gogopass wrote:
實際上路的狀況,確實大對大常常用到的,尤其是使用CT盤。
比方上橋前是用前50後19,迴轉率90rpm,時速30km/h左右。
上橋為維持迴轉率90rpm,時速20km/h,
第一種方式:
此時就僅會遞增地,調整後飛輪到25t~27t,時速從30到20km/h,這就已達到大對大的情況。
第二種方式:
是多個動作,上橋前先切到前34t,然後飛輪要快速地從19t切到13t,再遞減地,調整後飛輪到19t,以維持迴轉率90rpm,時速從30到20km/h。
很明顯地第一種方式會比第二種快上許多,更別說上橋後的平路加速,第二種方式的反應一定慢上三秒以上。
當然相對在爬長坡時也是一樣:
面對34t對19~25t常態的長坡,偶爾突然出現的平路,也不可能會馬上切到前50t後19t來用,通常仍是前34t後12~15t在用,如此迴轉率的變化也不會太急遽...(恕刪)
剛騎車時,很堅持不要「小對小」「大對大」
後來騎久了,腳力變好了之後,在爬緩坡時,
大盤變到只剩一檔時,心一狠=>「大對大」
真TMD方便,直接「硬」騎上去,
不但方便,又有成就感 => 用大盤爬坡 ~~~
( 順便 催眠自己,我離環法選手,又近一步
)
小弟買了二台車都沒理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