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老師 wrote:哈哈沒騎車前...騎車以後...睡覺醒著都在騎車(恕刪) 這下好了...有車友跟我說....連作夢都在騎車...這...........是不是車癌啊迷之音:車癌...有分初期&末期嗎....
開始騎車,是從大陸回台工作,應該是2004年,因為住桃園,有參加健身俱樂部(桃企),後來桃企倒了,就有更多時間騎車,之前玩過的運動很多:桌球、羽球 不過要找球伴比較麻煩。現在頂多陪陪青少年打。游泳 太單調,而且同一水道有不同速度的泳客,有些慢的可以,游起來很不起勁。露營 家裡小朋友已經是青少年了,好像不太喜歡這樣的活動。汽化燈汽化盧都晾起來了!!吉普車 口袋不夠深,重度越野回來,車子的關節常常會受傷。現在就是留著全家騎車時當補給車。風浪板 十幾年前,結了婚就沒時間了,放假沒風、有風又要上班,樹林柑園的攔砂壩是北部內河風況最好的地方,不過幾年前颱風沖壞就不修了,所以漸漸也不玩了。如果柑園攔砂壩可以修好,我一定會有風玩風浪板,沒風時騎車。三重的微風運河,風太亂,八里的帆船碼頭,不好停車,所以還是非常懷念柑園。跑步,四十多歲了膝蓋會痛,雖然已經增購了LP的護膝, 不過盡量不跑太遠(膝蓋不痛時也跑不了太遠。健身房,一直陸陸續續有在健身房維持身體的狀態,我們家的青少年,還好也喜歡鍛鍊身體,所以偶爾會跟家裡的青少年一起上健身房。騎車,是家裡的壯丁都可以接受的活動,跟家裡的青少年一起踩過 羅馬公路 紫薇森林 雙北 ... 希望今年基測過了,可以全家一起來個環島。女王因為對路上呼嘯而過的車子會有恐懼,所以理所當然就是補給車的車長了!!!
辣老師 wrote:您呢?....在還沒騎車前...都都從事哪些休閒呢? 回想一下出國前打網球出國後,依序是羽毛球、健身房,高爾夫、薩克斯風、攝影、鋼琴、騎單車。現在醫生吩咐不能打羽球已經是胖子,進健身房也沒用高爾夫成本過高薩克斯風的噪音太大小朋友長大了,不作爸爸的人像模特兒鋼琴練不起來,打算放棄越來越懶,車騎的越來越少,騎不遠,也爬不了什麼坡了。想一想,快變木頭人了...
六前速手排 wrote:在努力矯正右偏球在努...(恕刪) 一般正常人高爾夫練到一個程度,最常發生右旋球和挖地瓜的主要原因,是在於身體向左側移。最簡單的解決方法是將左膝蓋鎖定,揮杆的過程中,專注讓你的左膝蓋鎖定住,不要上下左右移動。最好再請一位朋友用手機或數位相機錄下整個揮杆過程中,左膝蓋的狀況。如果左膝能鎖定,基本上第一個出現的狀況,會是打到球頭。糟糕,忍不住在單車版面聊起高爾夫球,所以...騎車啦,找天約騎,到山上再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