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的根本應該在於台灣沒有所謂的自行車教育吧!
大部分的小孩,青少年,都是靠著自己的想像力和速度感自己在路上亂跑...
我今年20歲,目前正在讀大學,
十幾年前,我剛在家門前學會騎腳踏車的第2天,
我家老爸拿了一個玉米桶,讓我每天沿著玉米桶繞圈圈學轉彎,
再3天後,玉米桶多了一個,換繞8字,
1個禮拜後,實際上一般馬路學交通規則,
1年後,開始到郊外的上坡學變速,
2年多後,開始練習矯正踩踏的方式和配速...
高一暑假,從補胎開始學怎麼整備保養卡打車
各位父母,如果您打算讓您的小孩騎單車,請先給他足夠的知識和技能,
自行車絕對不是"非常安全的休閒活動
話說,我一直認為,大部分的自行車道當初都是規劃成"休閒"型車道,
這不是路權的問題,而是像河濱,東豐等地方已經不適合一般運動目的的BIKERS了...

什麼叫做"必要之保護與協助"?請定義之!
我從來不認為,必要之保護與協助包括"縱容"。
前面我已經說得很清楚了,遇到守規矩的小孩,對我們來說,只是慢下來等一下而已,並不會造成我們的不便。
我所無法容忍的,是那些縱容小孩胡作非為的父母。
社會中,兒童真的是最弱勢的嗎?兒童後面的大人,不都很強勢嗎?
動不動就告老師,找民意代表告學校,好像全天下的人都對不起你家小孩,兒童何弱勢之有?
那些辛苦教導兒童,卻被告上法院的老師,不弱勢嗎?那些辛苦搶救生命,卻被告上法院的醫療人員,不弱勢嗎?
在法律上,兒童無行為能力,那兒童後面的大人,就要善盡"保護"與"管束"的責任,而不是只有"保護"而不必"管理"或"約束"。
"這個社會只重個人感受,無法忍讓一個兒童在成長學習過程對成人休閒的不便"
反過來看,既然知道兒童在成長學習過程會對別人造成不便,何不在兒童成長與學習完成後再帶出來?
一定要在他們還沒成長學習完成前,就帶出來造成別人的不便,也增加兒童自身的危險?
到底哪一個才是保護兒童的做法?
你可曾在捷運上,看過與老人搶位,而且是家長示意默許的兒童?你可曾在自助餐,看過把餐具與餐點弄亂,而大人卻不加以糾正的兒童?等這些兒童長大,你會希望他們多守法?在河濱公園騎車橫衝直撞的小孩,你希望以後他能多遵守交通規則?
沒錯,河濱車道就是個小社會的縮影,我始終都認為,有受過教育與沒受過教育的兒童,就應該得到不同的對待。既然你的父母不教,那就由這個社會幫你教,你也不要怪這個社會對你的小孩殘酷,是你的小孩先對這個社會不友善。
vios92 wrote:
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恕刪)
vios大,
如果多花點時間, 再看一回 開版大大的內容. 再想想自己的發言是不是"過當了"
開版大有提到 大部份車友 遇到小孩都會先"減速". 對父母,小孩來說 這是一種 "恩澤". 我們心懷感念.
開版大也提到 隨時照顧自己小孩.叫小孩小心"靠右". 當然不希望小孩蛇行亂騎.
會注意自己小孩行為, 除了自己安全 也不會影響他人權益.
但對"高速行駛" "大車逼車" "大聲咒罵" 的騎士. (相信大大也不會是這種人).
是否就全盤是錯在小孩 或 父母身上?
大大提到,
"你可曾在捷運上,看過與老人搶位,而且是家長示意默許的兒童?"
"你可曾在自助餐,看過把餐具與餐點弄亂,而大人卻不加以糾正的兒童?"
"等這些兒童長大,你會希望他們多守法?"
"在河濱公園騎車橫衝直撞的小孩,你希望以後他能多遵守交通規則?"
"社會中,兒童真的是最弱勢的嗎?兒童後面的大人,不都很強勢嗎?"
"動不動就告老師,找民意代表告學校,好像全天下的人都對不起你家小孩,兒童何弱勢之有?"
當然這些問題, 每人心中都有答案. 社會自有公評.
這些例子跟"一位父親的請求" 是否真的可以相提並論. 就看你用那個角度思考.
"沒錯,河濱車道就是個小社會的縮影,我始終都認為,有受過教育與沒受過教育的兒童,就應該得到不同的對待。既然你的父母不教,那就由這個社會幫你教,你也不要怪這個社會對你的小孩殘酷,是你的小孩先對這個社會不友善。 "
對人友善, 總會有相同回報的. 自行車道上的車友,多半都不認識. 但相遇總是微笑相對. 相互幫忙.
但如果總是是惡目相向,或惡言相對. 殘酷的事, 不見得大大就不會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