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騎中社路遇見沒品的自行車路霸

chiushiho wrote:
你說的這句話跟現在劃黃網線禁止臨時停車有差別嗎...?
設個禁止公車外的車輛進入牌子有用嗎...?這樣其他車輛就不會進來嗎...?


這些車輛一定會繼續闖進來呀..這不用問呀

但是當然有差別呀

有禁止進入的標誌,還跑進去那區域內給公車掃到

案子送行車事故鑑定委員會和在士林地院判下來的結果就會和黃網區發生事故的判決結果差很多呀

至少你同事不用拿到6萬出來賠,賠個5000塊差不多啦

如果你同事閒閒吃飽沒事幹,可以跑法院,搞不好連5000都省了

chiushiho wrote:
現在討論的是互相自我約束的自律行為


這根本不用討論好不好,會自律或自我約束的話,這裡就不叫台灣了啦

新加坡人早有覺醒,違規就是重罰,其他的廢話就免了,談什麼自我xx,全是做夢啦

英國人還在管香港的時候也早就看穿了啦

人行道和馬路間的鐵欄竿能裝多高就裝多高

現在還在夢想自律?

別鬧了

送交通局改標線標誌設公車專用站區還比較實際啦

夢想台灣人會互相自我約束,那我說老實話,你專心去簽威力彩中頭獎的機率,還比這個夢想實現的可能性高啦
PEUGEOT好?PEUGEOT妙?PEUGEOT聒聒叫? 切... 我又不是獅幫義和拳.白蓮教 少來這套
Edsion wrote:
dont touch...

哈哈哈哈 ~~~ ,這個影音 百分之1億推推推
老J wrote:
那塊黃網區在北市都計...(恕刪)


我看把事情搞複雜的人是妳吧?

又要通報公司,還要會勘,重新畫線,你當中社的人是白癡嗎? 里長是我選出來的,我不希望他將精神耗在這些無所謂上面,就因狂妄的鐵馬蠢英雄在那邊嗆聲....

公車迴轉區存在已久是事實,用路人就必須去遵守,也不需要因此而改變規則,我們和公車司機都互相尊重禮讓,從未在那上頭發生過甚麼爭執....但為何一群人開始騎來我們社區之後會有這些爭端,車友們要好好檢討一下。

我們和這群可愛的司機共生共存,用的是相互尊重,因為我們知道家中長輩和小孩都需要他們的幫忙和細心照顧,我們的家人才能安全的抵達目的地。這些司機在山上從未超速,從未爆衝,甚至因為公車需要緩慢下山,自知會擋到民眾的車還會禮讓後車先行,請問在台灣生活那麼久的你們,在哪裡看過這樣的公車司機?
大家應該給這樣的公車司機鼓勵才對,怎抹反過來指責了呢?特別是那些根本沒資格的人

中央社區是一個好地方,因為車少,空氣好,又安靜,有風景,所以大家才會想來這邊騎車運動,但這些都是鄰居們長期經營下來的成果,才會有這樣一塊地方供大家休閒,但是就是有人不長眼,不珍惜,那我們也可以不歡迎嗎?

並排騎車,聊天叫囂,狂放音樂,下山爆衝且並排,甚至超越雙黃線逆向下山,爆閃燈(對向車道會無法確切知道你們的位置,行進路線,眩光)
這些自行車所造成的問題都已經變成里民大會公幹的話題了,難道相互尊重有這麼難嗎?

再看著吧,原本中社是一個隱藏在山邊的小社區,卻因為單車熱潮而聲名大噪,吸引來的不只是單車客,還有摩托小飆仔(小綿羊),摩托大飆仔(重機),和從日本來送豆腐的飆仔,到時候通通都會來,我看你們單車放哪? 到時候是和誰吵?

我也愛騎車,幾年前,鄰居看到有人騎車上山,還會很佩服的打招呼,加油打氣,現在呢? 換來的是居民的白眼吧!

這邊不是討戰文,應該是抱怨文,所以想討戰的我不會有任何回應,但我會在中社用刺耳的喇叭回應那些並排的人!
Puki!Rocks wrote:
我也愛騎車,幾年前,鄰居看到有人騎車上山,還會很佩服的打招呼,加油打氣,現在呢? 換來的是居民的白眼吧!
這邊不是討戰文,應該是抱怨文,所以想討戰的我不會有任何回應,但我會在中社用刺耳的喇叭回應那些並排的人!

是阿~
去年 中社騎車的人沒那麼多也沒帶去那麼多髒亂,晚上在中社散步的住民也比較多 也很親切



現在中社幾乎變成北部車隊週三的團聚地...

很多人在山上抽菸,菸頭隨手亂丟.... 明明走幾步路就有垃圾筒的!!! 飲料罐 亂丟!!!

如果大家 再不願好好自制,中社頂的公車回轉道真封閉起來也不是沒可能~~~



練車 也不是只有中社,南深路 也是很好的地方
Puki!Rocks wrote:
我看把事情搞複雜的人...(恕刪)


Rocks大大, 請息怒阿!所謂人多是非就多(不是人紅是非多), 真是不變的道理.

我也是快要住 二十年的中社人了,你對社區的描述我真的是心有戚戚焉, 想必你也是為了維護這塊台北市的世外桃源而發聲的, 但實在沒必要跟那些不自愛的人去計較生氣, 太認真氣壞自己反而划不來.
自己也常在社區騎車, 也很歡迎大家來這騎車,看著大家一起努力的向上騎時也覺很開心. 自己騎車時遇有汽機車來一定馬上閃邊邊不想造成社區人的麻煩與對單車騎士的壞映像. 而自己開車時有遇到單車一定也慢慢的和保持一定寬度距離從旁邊開過怕嚇到他們.

我想大多的單車騎士應該都很自愛的, 不自愛的應該就是那些少數的人, 我要推一下這篇. 因為我不希望這些老鼠屎害到大家. 不要讓社區採取什麼管制措施讓單車騎士們少了這麼好的騎車路線與夜晚在空氣新鮮的中社頂聊天喇賽的美好回憶!

Rocks大! 有空可以一起約騎歐. 我先承認我是肉腳, 到時別海放我!
本身工作為職業駕駛 近來閒暇也投身單車運動
中社去過幾回 那一帶也曾帶著孩子們騎去所謂"劍中劍"風櫃嘴"過
相信大多的車友與公車司機都懂得互相尊重的道理就不多加贅述
上述討論莫衷一是 共同的願望都是安全第一希望快樂出門平安回家不樂見意外發生
大家也都知道大車死角多 直行亦復如此 更何況上去之後還要來個九十度轉彎外加倒車後再轉九十度下山
尤其又在坡道 大車倒車實際上除目視以外只能靠慢 奉勸各位車友不要預期"他應該會怎麼樣"的心態
既然稱之為有可能發生的"意外" 即非為心隨意轉乃意料之外
中間還有其他非人為因素需要考慮進去...萬一機械失控呢???
否則新聞就不會常上演一幕幕悲劇發生

另~前兩天參加一對兒女的小學校慶
校內張貼一篇文章深深吸引我駐足觀看
轉貼上來希望對大家有些幫助與省思


考試沒教的事》第一課:同理心 有興趣者另六門課可以逕行連結http://www2.lssh.tp.edu.tw/~lib/share/udn970827.htm
2008/08/27
土石流毀家園「教他們搬家啊」
【聯合報╱記者梁玉芳、賴素鈴】


教孩子關懷自己以外的生命,培養同理心,是教育的重要使命。 記者林錫銘/攝影

這一代的年輕學子面對的世界是他們父母不曾面對的新面貌:少子化之下,孤獨長大,獨立面對全球化的競爭、工作品種不斷變換、物質欲望高漲;知識以光速傳送與增長、夢想空間無限延伸。

但他們準備好了嗎?

現代家庭提供孩子優渥的物質環境,學校教他們應付升學競爭,但還有更多重要的事,是課本沒教、安親班不上,更是考試考不出來的。

本報採訪專家學者,為讀者整理出下一世代該具備卻沒有學好的七門功課:

◎同理心
◎生活能力
◎表達與應對
◎挫折容忍力
◎感情功課
◎永續學習能力
◎當錢的主人

作家黃春明說起不久前發生在他身上的小故事:
「有一次我從宜蘭搭火車回台北,瑞芳那站上來一群高中生,擠在廁所外說笑打鬧。我從廁所出來,車一轉彎,我撞到一個學生。『你怎麼搞的?』他很不高興。

「反正你快死」 黃春明心痛




「我說:『對不起,車子搖晃得很厲害。』他看看我,說:『反正你快要死了。』我心裡好痛,回家說給太太聽,台灣的囝仔怎麼變這樣?我就算快死也不用你這樣講。」

剛退休的暨南大學教授李家同今年初對菁英高中生演講時,談到印度窮人飢餓到必須跟猴子要食物的景況,台下學生大笑。李家同生氣了,斥責年輕學生:「我不是小丑,不是來愉悅大家;這國家總要有人告訴年輕人嚴肅的事,讓他們看見世界的真相。」

黃春明、李家同的心情,是許多人共同的憂慮:在優渥的生活中,在考試掛帥的競爭環境下,我們會不會養出了「沒有同理心」的下一代?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說,有個國小學生指著桌上的水果:「媽媽說那些個頭小的椪柑,不好吃,是給菲傭吃的。」洪蘭很吃驚,她當場剝了一個小柑橘和小學生一人一半,「你看,又甜又多汁啊。」

「為什麼不好吃的,是該菲傭吃的呢?」洪蘭感嘆,我們對弱勢者太不夠同理心了,身處優勢的人還視為理所當然,「大人教孩子對人有差別待遇,從小就學了看不起人」。

「我想印張名片,頭銜是:『晉惠帝培養專家』。我想,許多人都需要這張名片。」嘉義一位國小女老師投書聯合報這樣感嘆:我們總是給孩子最好的,卻不在乎他有沒有悲天憫人的觀念。

沒鞋的小妹 「再買就好啦」

女老師上課時放影片給學生觀看,片中小兄妹買不起鞋子,母親要臨盆了,小女孩得到對面山頭去叫產婆,光腳的她咬牙跑過尖石路面。

班上有個孩子看完的感想是:「再買一雙就好了,幹嘛那麼辛苦?」老師看著學生,「他腳上穿的是NIKE,用的是名牌,暑假去美國度假一個月,會有這樣的感想一點都不為過,他是真的不懂啊。」

女老師指出,大人在孩子面前嘲笑那些付出勞力掙錢的人:「你不好好讀書,將來就像這樣辛苦工作賺錢,沒有前途!」言語中對階級歧視沒有自覺。

無數晉惠帝 在你我身邊

「所以我們在培養無數的晉惠帝。也許很聰明,功課很好,但沒有同情心。」

高雄大學應用數學系副教授游森棚有類似的擔心。他曾在建中任教數理資優班,大部分孩子都體貼善良,但讓他擔心的是:那些M型社會右端、身處優渥的孩子,對另一端的苦難缺乏理解與同情。

有一年,土石流毀了部落小女孩的家,她原本每天走一小時山路去上學,但現在課本沒了,作業簿沒了,路也沒了。

有一頓沒一頓 富小孩不解

資優生「祖辰」在周記裡這樣評論:「誰叫他們住在那裡。他們可以搬家啊。」游森棚非常驚訝,建議學生要設身處地想一想,但祖辰回他:「我又不住山上。」

游森棚思考:祖辰家境富裕,一路順遂,「他這樣聰明幸運的小孩,一輩子都不須體會有一頓沒一頓的恐懼,也不可能體會拚命想卡住一個小小位置的辛苦」。

祖辰並不是個案。游森棚說,許多名校學生家庭的社經地位遠高於社會平均值,對他們來說,土石流女孩是另一個世界。

未來的菁英 了解世界嗎

游森棚憂慮,當這樣把優渥視為理所當然的孩子長大,站上社會的決策位置,他們的決策與思考也摒除了他們所不了解的真實世界。「將來,會是什麼樣子?」他們可能為社會不同際遇的人設想嗎?

「如果沒有教會同理心,教育是失敗的。」游森棚說。
單車族沒品的人或許是少數, 但因為單車族人數實在太多了, 這些沒品的少數族群人數也不少, 再加上守規矩的安靜去留,一般人跟本不會注意他們的存在, 沒品的製造髒亂噪音囂張拔 扈,讓人覺得到處都是(確實如此),所以應該說是一把老鼠屎,壞了一鍋粥吧
沒半法有的人的素質就是那麼差他們還認為自己很厲害真是丟人現眼阿
樓主大大我支持你
騎車是健康的運動休閒大家一起來推動
我不解的是看樓主的文章當時車友很多, 難道就沒有人去點醒那個白目的車友嗎?
出了社會後看的人多了, 覺得人可以分為三種:
一種是聰明的人, 總是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 什麼時候做什麼都很得體;
一種是笨的人, 誠誠懇懇小心的過日子, 對大家無害, 而且多是可以交心的朋友;
還有一種就是白目的人, 說白了就是又笨又無知,
根本不知道自己做的事有多可恥多白癡, 但是又以為自己很帥很聰明的人.
軍中有句話, 叫做不打勤,不打懶,專打不長眼的, 說的也就是這種人,
這種人很笨又不自知, 旁觀的人不點醒他, 讓白目的人繼續耍白癡,
我覺得那也是事風日下的一種表現.
已很久不去中社了˙˙˙˙頂上很吵˙˙˙放音樂˙˙˙把妹妹˙˙˙亂丟東西˙˙感覺很丟人˙˙

還好˙大湖上五指山的人比較少˙˙汐萬路上五指山的人少˙˙有時一路看不到幾人˙˙˙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