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酥雞 巴比Q wrote:謝謝大大的資訊,不過這個瓶子真的太像實驗室裝溶液的瓶子。而且PET的還是不太適合當水壺。 +1況且很多塑膠製品都會標榜"食品等級的塑膠製品"我猜可能跟材質還有消毒與否有差吧.....
teng0419 wrote:請問大大1000cc的水壺在哪裡買啊,多少錢?我找很久了~請介紹一下好嗎? 這裡講的水壺就有500,750,1000cc三種1000cc的,我試過,硬擠的話是放的進水壺架,但蓋子會卡到車架..我是用500cc的,很好用!塑膠分類是"7"
塑膠回收標誌&食品安全:回收編號是「1」為例,寶特瓶的材質是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PET),大家最熟悉的用途是用來裝可樂等碳酸飲料。寶特瓶的耐熱量只到攝氏四十度,超過就可 能出現影響染色體物質,而且寶特瓶的設計多是瓶身長、瓶口小,清潔不易,避免孳生細菌,若重複使用不建議超過一星期以上。回收編號是「2」是高密度聚乙烯(HDPE),常見容器是牛奶瓶,雖然耐酸鹼,但也無法對抗高溫,溫度達攝氏六十度已是極限。回收編號「3」則是聚氯乙烯(PVC),最常見的容器是塑膠杯,材質穩定,但攝氏六十度以上可能釋出氯乙烯單體,長期接觸可能引起肝臟腫瘤,而最終癈棄處理的過程又會出現戴奧辛,建議避免使用。回收編號「4」是低密度聚乙烯(LDPE),常見產品是較薄的塑膠袋,同樣耐酸、耐鹼,但耐熱最多只到攝氏六十度回收編號「5」的聚丙烯 (PP) 相對較安全,也是微波容器常見的材質,可耐熱至攝氏一百卅五度。回收編號「6」是聚苯乙烯 (PS),泡麵的碗、養樂多瓶子都屬於這一類材質,耐熱最多到攝氏七十至九十度,建議避免用於高溫多油的食物,以免造成苯乙烯單體或化劑溶出。回收編號「7」是其他類,常見的容器包括水壺等,材質以聚碳酸酯為主,耐熱度雖高達攝氏一百廿度,但部分劣質產品會釋放出雙酚A,影響生理發育,甚至致癌。最後,建議購買有標示的塑膠容器,但外食及速食應盡量避免使用塑膠容器,愛地球又保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