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來我想通了各有優點 V煞好 還是C煞好 莫提碟煞

看煞車塊大小就知道了...
V夾煞車塊很長一條,表示制動力很強,需要煞車強的需求使用車型,如登山車..

C夾煞車塊短,但並不表示煞車力不好,而是煞車按下去的瞬間到停車時間會比較長一些..像公路車或小型車...

但為什麼目前小型車如小折及有些小徑都配V夾,原因是V夾機構簡單,成本也較低,但是急煞的危險性高,所以國外某些高級小徑車都是配C夾...
至於小折呢? 小折的設定本來就不是以騎快或爬山為主,像是小折大盤很少有三盤是量產車的標準(註:三盤是登山車的設定),小折配V夾摔車的不少,不知廠商在想什麼?或者說是騎車的在想什麼?

這樣明白沒??

呵呵呵


c夾重點是減速用的。
v夾重點是維修方便,大部份車體適用,煞車力道強。

但v夾裝在700*23車胎上…下坡真不敢想像…哈哈哈!
瞬間速度到40好了,用v夾煞,速度掉太多,胎皮也很傷,危險又是另一回事了。
大概只有四樓說的比較好 23c接地面積夠小了 用性能很強大的煞車 沒有必要加上造成自己的危險(不是人人都是賽車手) 就像125cc小機車 有看過人家前輪掛雙碟盤加上兩個鮑魚的嗎?(視覺系除外) 一樣是沒那個必要的意思

光是想像一堆皓呆下坡煞車一把抓就知道
e20863 wrote:
為什麼 登山車大都是V煞?
為什麼 公路車大都是C煞?...(恕刪)

抱歉..提醒一下..在一定等級以上的 登山車 大多是 碟煞才對..

依小弟的認知..
以價格比 碟煞 > V夾 > C夾 (價格這個東西..當然沒有絕對..不能拿賓士比MARCH)
以煞車力道 碟煞 > V夾 > C夾
以重量比 碟煞 > V夾 > C夾

所以..
一般來說..公路車因為追求輕量化 且 輪徑大 而車架小 的原因..多採用C夾..
另一說..如果公路車採用 V夾..煞車太緊..容易造成後輪打滑..

V夾則是較適中的選擇..
一般登山車 / 小徑摺車(406輪組)
蠻常見的..

碟煞在登山車上的優勢在
1.高壓車胎再連續長下坡時,夾具對輪框直接摩擦產生高熱..內胎的胎押容易因為冷縮熱漲..產生爆胎..
2.在登山車騎乘 offroad 時,常因路面泥濘,把輪框弄濕弄髒,如果用V夾C夾時容易煞車失效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e20863 wrote:
而越來越多平把登山車換上C夾 ?...(恕刪)

這一句我有疑問,有人把登山車的V夾改C夾的嗎?
印象中在01好像還沒看過,我想如果有的話應該也不是 "越來越多" 吧。好奇中...@@a

skyseazero wrote:
這一句我有疑問,有人把登山車的V夾改C夾的嗎?
印象中在01好像還沒看過,我想如果有的話應該也不是 "越來越多" 吧。好奇中...@@a


原PO應該是指一些406粗胎的小徑車,原本車架是登山車系統V夾的
但是車主要改成公路車設定的451細胎,V夾夾不到框了
再來細胎也不須V夾過強的煞車力,甚至是換煞變把了,這種才會去裝C夾吧

不然一般登山車改裝,還真的幾乎沒見過把從V夾改C夾的
破除明星光環 消滅偶像神話:http://diary.blog.yam.com/akd0021

Lanxlot5475 wrote:
哈哈哈,真是好笑的標...(恕刪)


自行車這東西相信大家都是零開始學習的,
每個人都曾經歷不懂的階段,
學習不就是不懂就請教他人嗎?
有必要回覆他人問題時先嘲諷一翻再回答嗎?
試問當初你發問時別人也是這樣對待你的嗎?
將心比心吧,
試著回覆時不要加上令人嫌惡的字眼,
這樣除了是幫自己積陰德、結善緣,
也是在幫忙mobile01這個大家公認的學習平台維持正面的形象。
他說得沒錯阿
輪胎寬度是影響煞車力的關鍵之一
自己有用過C夾V夾
登山車1.90用V夾在緊急煞車時(只用食指)後輪常常鎖死造成輕微的失控
公路車23C用C夾在緊急煞車時(用食指跟中指)已經壓很大力還是有點煞不住,但從來沒鎖死過

另外曾經看過有人騎公路車摔下山掰掰的照片,路上留了一條細細的黑色煞車痕直通懸崖,這證明了就算是C夾煞太大力還是可能會鎖死,更何況是V夾

有點像是防呆吧,因為你公路車用V夾可能輕輕一按就鎖死造成危險,用C夾因為煞車力小很多可以減少鎖死的機率
1515145151515151515
一年來我想通了各有優點
C頰較具美感
像是大白金戒指
或是白金粗項鍊或是手鍊手環般璀璨亮麗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