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sonrj wrote:
看完發現前面兩個好像比較傻....拼了命的騎
後面兩個直接扛車跑,最後那個牵著車跑,感覺都比較聰明一點.....
這是頂尖與普通的差距
別人必須牽車,但前兩位可以直接硬幹上去,且速度沒有比較慢
何者厲害?很明顯了。
看了後面有用扛的用牽的
那前面騎上去的
到底要算他強呢?還是笨呢?
去環島.....遊山...玩水...注意安全
wilsonrj wrote:
笑死我了XD
看完發現前面兩個好像比較傻....拼了命的騎
後面兩個直接扛車跑,最後那個牵著車跑,感覺都比較聰明一點.....

守護者5425 wrote:
看了後面有用扛的用牽的
那前面騎上去的
到底要算他強呢?還是笨呢?

Stallings wrote:
這是頂尖與普通的差距
別人必須牽車,但前兩位可以直接硬幹上去,且速度沒有比較慢
何者厲害?很明顯了。


這也反映了一個進化的趨勢
當肉體的極限不能再突破時
只好發展智力以補不足
真的很好笑
我笑翻了
尤其是直接下車抬車
經典
諸位的發言未免也太淺了一些

首先用騎的多半是比較快一些
雖然好像騎的比跑的更慢
但是少掉了上下車的時間

為何前兩位跳過障礙然後繼續衝
後來的都用扛車或牽車?

因為cylcocross是一種繞圈賽
時間也較短,多不超過2小時
中間有柏油路的部份
終點也是設在柏油路上
所以不像登山車的44大盤
通常大齒片會在46或者48以利衝刺
像影片中可以清楚看到第4位的大盤
那搞不好是50齒的也一定
有些車手會放棄柏油路的衝刺
用很小的大盤以利跳躍障礙
像影片中第一位
可以看到他的大盤很小
極可能是單片42齒+護盤
有些偏激的選手還會用ct裝上32齒單盤
這種作法還有一個額外的好處
減短鏈條增加強度

用較大齒數的車手
對跳障礙比較沒有自信的
通常會選擇扛車或者牽車
這一點都不好笑
這是很常見的景象
不信去youtube找一找影片就知道了
畢竟一撞到大盤
輕則損失10幾秒
重則受傷,或者損傷到大盤或者鏈條而退賽
而且這是他們友人拍攝的影片而非官方轉播
並沒有拍攝到後三位上下車的畫面
要用扛車或者牽車
上下車的技巧也是非常重要!

總歸以上
硬抽和用跑的和勝負強弱並沒有絕對的關係!

這是因為國內單車發展較晚
直接跳入登山車的時代
加上沒有相稱的環境
ps國內的offroad路線,多半是太激烈,動不動跳落差,都是FR級的,不適合搞cylcocross
所以大家沒見過
沒機會玩

這賽事還有一些怪地方
要爬樓梯!
有時故意選在下雪舉行
用跑的有比較快嗎?我怎麼看都是騎車的快~~
顯然是前兩位比較快沒錯
不過快定竿的狀態
的確有一兩秒比用跑的還慢
但是總體而言是比較快
Cyclocross牽車很正常,
不過不曉得有這種經典賽的人,會覺得好笑也不奇怪。

UCI Cyclo-cross 網頁描述的很清楚, 可以參考

http://www.uci.ch/templates/UCI/UCI5/layout.asp?MenuId=MTI1OTg&LangId=1
是一小時以下歐
看來我有少年痴呆的問題!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