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球或者慢跑之類的運動
只能限於在一個小小的筐筐
騎車可以到處走
而不限於一個框框
心情也會變比較好
而且騎車也是個趨勢
可以愛護地球
讓地球不提早老化
騎車也算是交朋友的一種
也可以自我挑戰
挑戰爬山
我想騎車可以讓心理和生理多方面的提升

但是騎車是個錢坑
這是不可否認的事情
而且時間可能要比其他運動排出更多時間


這是小弟騎車一個月的心得

我喜歡的原因很簡單,倒是沒有要節能減碳那麼崇高的理想。
我只是單純喜歡去逛一逛,只是單純喜歡那用自身能量前進的惑覺。
不是靠汽油,也不是用電力,完全都得靠自已的雙腳來作動力。
想享受快速度就得踩快一點,想悠閒一些就放慢一點。這種以自身體力作為動力,帶我到處去看山看海的
感覺還真是不錯。
我不知道這樣有趣嗎? 但是我喜歡。
新北市三重區有4條捷運線,蘆洲線已通車~機場線~新莊線已通車~環狀線CP值最高,謝謝.
騎單車沒有樂趣,而且要戰戰兢兢,騎單車只是另一種運動。

會覺得有樂趣的,應該是:
1. 並排騎乘聊天
2. 騎的慢又不靠邊
3. 左轉彎必切 (逆向)
先說說我自己吧

以前我也不知道騎腳踏車的點在哪
但是我從跟朋友跑山路之後
在做運動同時,我也接受山上空氣,肺部一整個舒服(可能我喜歡山)
後來我愛上騎山路(平路反而少騎)
對我來說騎單車不是省錢(買水巧克力反而比其機車油錢貴)
但是總是想一個星期找一天去山路清一清我的肺(心理作用吧)
去郊外走走(但是換工作之後好久沒騎了)

騎腳踏車不是為了要跟誰證明什麼(某某山路不落地)
也不是要說服別人腳踏車好在哪
只要自己覺得好就可以了,如果你找不到,那別人說在多也沒用

騎腳踏車可以讓你慢慢觀賞沿路風景
這跟開車或是騎機車不同
開車騎機車時速最少都是50公里以上,你會漏掉周圍的感動
但是腳踏車,你會發現沿路風景(當然不是城市裡),會有一種感動存在
經過鄉村時,聞到泥土味道
騎山路時,可能會聽到蟬叫聲
遠一點山上,會有蝴蝶,會有鳥陪你騎
甚至老鷹
這些.....等你經歷過了,你就會發現騎腳踏車的美
這不單只是運動流汗,也是一種感動

祝你早日找到騎腳踏車的樂趣
dacll wrote:
但夏天那麼熱,我騎機車吹風都流汗,騎腳踏車更是飆汗
而且如果是去找朋友滿身汗,又累,我覺得很沒意義
...(恕刪)



我媽也覺得我是瘋子...假日有車不開,偏偏要去曬成黑人...

至於樂趣??嘿嘿.............不告訴你....

我覺得最大的樂趣就是海放別人,或被別人海放.
另外我很喜歡騎在美女車友的後面,看扭屁股.(順便降低風阻)

還有一個樂趣是車友都很和善, 你到台3線羅馬公路起點那理的7-11 就能強烈感受.

另一邊是重機 very cool ,這一邊是自行車 very Hot
剛好昨天閃光也問過我這問題,不過那時在騎機車,要注意路況,只好說不知道...

騎車有趣嗎?

有趣在那? 喜悅在那? 感動在那? 成就在那?

就像登山客攻頂成功,就像打籃球攻進致勝的一球,就像跑長跑到達預定的目標

當對一件事有興趣,持之以恆,便能發現它能帶給你什麼

當然凡事要循序漸進,不然只要一次就會讓你對騎車失去熱情

就像我同事和我們第一次騎就去攻平等里山路,回來後就沒再和我們出來騎車了

===廢言1結束,以下開始廢言2===

至於對我來說有趣在那裡?

當攻上各大山路的那種喜悅

當在細雨和大霧中慢騎的那種驚喜

當第一次連戰劍南、中社、風櫃嘴的那種自虐

當第一次騎新路線的陌生

當每次相同的路線,有時進步有時退步那種複雜的心情

當騎公路車懷念登山車的輕鬆,當騎登山車時懷念公路車的暢快

當騎完北橫下到蘭陽溪邊的那種解脫...(這是假像)

騎單車對我來說並不只是有趣,途中的一切,不管是喜悅還是折磨,都很令人回味!!



我想跟其他運動最大的不同來自於到處走走,也是它最有趣的地方。
在台灣開車騎機車總只是在幾條大路上行走,所看到的風景不外乎就是死硬的人為建設,有人生活在台北一輩子卻連河邊都沒去過。

騎單車就是讓你開始認識自己環境的時候了...20公里速度看到的景色跟5公里或50公里的感覺絕對不同。
dacll wrote:
可是不管你騎機車 腳踏車 汽車
老實說,在桃園市區,空氣髒要命,騎機車,腳踏車
倒是沒差別,

你的世界太太.....太小了..... 小到騎車運動範圍只在桃園市區?

我也在桃園, 我會騎到新竹尖石, 五峰, 橫山, 或者, 三峽......去,
光只是騎桃園市區的話, 那只是免不了的路過, 不叫運動.....
你在桃園, 去過復興鄉了嗎? 羅馬公路騎過了嗎? 沒有的話, 去回來了再說吧.

運動, 不就是要流汗嗎, 流汗是是一定要的啦...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