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一起約騎,是不是應該要有領車&押車


nowayker wrote:
本身騎車不算久~大約...(恕刪)


如果真的實力差太多,乾脆就自己騎或是加入比較休閒的車隊

免得看別人都在休息打屁,自己又不開心



怨念聚合體 wrote:
這種事情只要提出來討...(恕刪)


你誤會我的意思了,我是說是不是都會有這樣子的作法,還是說不一定

騎的快就一直騎,騎的慢的就慢慢騎

前面的不用管後面,是這樣子嗎?

還是說 大家都會有自發性的行為,多加照應後面的人

我從頭到尾 沒有提到 "義務"&"規定"


igor1508 wrote:
人家有哪個義務??
...(恕刪)


我沒說 義務、規定




怨念聚合體 wrote:
這種事情只要提出來討...(恕刪)


朋友都是騎了好幾年的人,都是騎公路車

哪裡跟得上,我才騎2個月

也不是天天騎 腳力當然有差阿

更何況 都只有星期天騎車,突然要你參加 破百公里的路程

腳都不會酸嗎?


希望晴天 wrote:
版主... 我真對你...(恕刪)


我的想法是,如果只是單純車友,那就算了

如果是認識好幾年的朋友,換做你自己是騎快的人

你真的都不會 想要轉頭看看 你的好朋友離你多遠嗎?

都不會想要 給後方的人有點照應嗎?


derrickl wrote:
站在別人的角度想,這...(恕刪)


你誤會也很深,

當然不能單方面的,依照自己意思 要求別人一直等你

作人當然不能這麼自私,這樣沒有人會想要跟你騎車的。
可能我文字敘述沒有很清楚,大家誤會了

這並不是我單方面自私的要求大家等我


我的意思是指,是不是大家出去騎車 都會自發性領車或押車

如果沒有,是不是每個車友都會有相同的想法,會想要這樣做




如果是你的好朋友或同學,你會不會自發性押車、領車


如果不是長期都在騎較長路線的人

你要跟上,當然會有問題

更別說 來回公里數破百

去程約有30幾公里 都沒有設休息點,也沒有提前告知

********************************************

騎的慢 是我個人問題,我在文章中完全沒提到 "義務" "規定"

這樣太偏頗了

我沒這麼自私

真要這樣,誰還願意一起騎車

單純只是想法 想問看大家 是不是一起約騎 特別是朋友約騎 的情況下

是不是會有 領車&押車?

會不會 自發性的 領車&押車 照應 較少騎車或經驗較少的朋友

*********************************************

請看清楚 題目!
這個看騎車的型態啦 .. 如果是 ..沒時限的休閒騎 .. 應該是會有人 " 回頭" 去關心一下
但是如果是訓練的話 .. 海放自己回家是家常便飯

你的問題是大概找不到 適合 陪騎的車友吧
既然是這樣就多找找看有沒有同好 一起騎

公路車 vs 登山車 本來屬性上就會有差異 看要不要翻臉一下換公路車 跟朋友輸贏一下
nowayker wrote:
本身騎車不算久~大約...(恕刪)

小紅鹿 wrote:
這個看騎車的型態啦 ...(恕刪)


我是有這想法(換公路車來練,以後再電回去)

不過衡量 自己腳力 還不是很夠,所以還是先騎登山車 慢慢練!


更何況 換公路車就又是一筆花費。
會不會 自發性的 領車&押車 照應 較少騎車或經驗較少的朋友

會有.....但~ 是兩種情況
一種是能力 "狠" 好...........有能力在隊伍裡前後顧及
一種是...........................他(她)也落隊才能一起押車

至於我在休閒騎還能幫忙顧前後
強度高的話就是要讓別人等囉!!
像鹿大那樣的訓練....那我一出發...就直接說~ ~~ 請在目的地等偶


回頭問自己?當自己腳力夠了......是否會忘了初衷?

我的相簿http://album.blog.yam.com/igor
如果是正妹的話...一路上都會有專業的陪騎......開玩笑啦..
長距離騎乘...通常也都是約定一個休息點...

我個人是覺得主辦人是不能悶著頭猛衝,至少要照顧一下後面落隊的
至於是否一定要人自發的領車和押車 那倒是不必
現在手機那麼方便...有啥狀況打個手機 連絡一下....
除非是到那種深山裡面 OFF ROAD 不然一般地方 手機鬼地方也會通

到休息點集合後 大家也是會等最後到的人...
畢竟一起出門 有人想衝 有人想慢慢騎 總不能要求大家都配合一種速度

定點休息是很常見的模式....
你想要慢慢騎 就別怪人家衝很快 海放你 然後在休息點聊天打屁
不然就跟前面人講的一樣
找各速度跟你差不多的團 再去跟吧...或是跟限速團...

不過有的限速團到最後面都會變成詐騙集團....

nowayker wrote:
如果是認識好幾年的朋友,換做你自己是騎快的人

你真的都不會 想要轉頭看看 你的好朋友離你多遠嗎?

都不會想要 給後方的人有點照應嗎?


這問題,你應該去問你朋友。





我們都是山下一句「山頂見」。

和78歲的鄰居出遊我會自發性的全程押隊帶路及觀察身體狀況,曾9小時只騎40幾公里.
和同輩騎車就沿路約地方就好了,沒到再電話聯絡或回頭找,沒那麼脆弱到須要捧在手掌心啦!

樓主和車友的速度相差太大也要想辦法縮短差距.先不須想太多,多騎幾次就跟得上了,那時樓主就是正牌的押隊了.
你的狀況很簡單 就是你跟這群一起出門的朋友對騎車的認知有很大的落差
說真的也不能埋怨別人在那邊等你聊天 或是不等你

很多時候一些騎乘是要一鼓作氣才有用的 是一種節奏的感覺
像我就很不喜歡到了那個山腳下大家還要休息一下再上去這種 我覺得我會很卡 我通常都是到就直上了
而且長距離很怕身體冷掉 要是騎北海岸這種更是這樣 30公里就休息一次這樣不見得適合每個人

你沒有問題 你的車友當然也沒有
建議你下次挑幾個志同道合 至少體能接近的一起出發比較好
歡迎到我的網站看看!!https://www.flickr.com/photos/gemini_wu/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