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在店裡面買車老闆都會請你試騎看看,你可能忽略這個動作了,雖然老闆沒有義務幫你裝一個腳踏給你,但我遇到的店家都會送一個便宜的給消費者.

我也覺得龍頭只有很好的店家才會幫你換,並竟那是成車.
看完樓主的買車經過,有點不太明白的是,樓主決定要買車的原因是......
感覺上樓主好像是在買車後,才開始對單車有興趣的
因為對我來說,單車能不能騎,車架大小是關鍵,但是坐墊、龍頭、握把等的調整也是關鍵
沒有“調整好“,上車試騎確認沒有問題,怎麼能付錢離開?

買車最重要的可能是價格
但再來應該就是車架尺寸與調整
尤其是調整
調整的問題可大可小
鬼隱忍 wrote:
那我騎那麼遠來要幹麼?拉高坐墊我不會用嗎?

調整坐墊位置就是其中之一(不只高度唷,還有前後位置與角度)
龍頭不夠長?把坐墊往前移一點也會有幫助唷
還有過了一段時間,當你的運動強度漸增,也有可能會因為柔軟度增加的關係,需要進一步調整這些

再來就是龍頭長度,角度
還有握把寬度與形狀
購買成車,可以享受比自組車更便宜的價格,當然也有些缺點
而這個部份就是樓主所謂服務的重點
老闆賣成車,把所有零配件完整交給你,算是他應該做的事
願意協助你更換某些與個人身材有關的配件,這就是服務品質了
當樓主與老闆談論車價折扣與配件折扣時,老闆可能就將樓主定位為對於購買單車很清楚所有狀況的買家
自然就會認為基本故障排除,車架配件調整等問題可以自行處理(會不會是這樣?)
而且其實服務都是有其價格的
會不會是因為樓主對於折扣的堅持,讓樓主以為應該有的服務與熱忱也打了折扣?


還有就是要提醒樓主
每個老闆做生意的眉角是不一樣的
有的人講究的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每筆交易都要有合理的利潤
有些人講究的是建立交情,細水長流
四萬買碳車,的確是便宜又大碗
但是想要騎車騎的安心又舒適
如果自己不想完全自己動手自己來
還是得要找家車店,找個自己不討厭,能配合的老闆

騎車愉快唷

我那時候就是太快付錢了.太笨了.其實老闆也可以先裝個舊踏板讓我先坐上去做各基本調整.完畢在拆下來也不會怎樣吧

當時店內也沒其他客人.為什麼不幫我用呢.先基本調整坐上去看坐管高度.手臂跟龍頭長度適不適合

其實也不會浪費他太多時間.幫我調整一下kimochi(心情)也爽

而價格是老闆直接說的先打九折在扣掉1840的配件折扣.並不是我硬坳的

還有我是想騎公路車 也喜歡fuji這台車才買的.龍頭換不換不是重點

重點是他是那種只管賣車懶的幫你調整跟售後服務的那種.車子有聲音請他用看看或騎看看先

他只能說你不知道在哪我也沒辦法處理

一家車店會沒有固定車架坐上去踩的東西嗎?問我聲音從哪發出來的我只能跟他講個大概

我要是知道聲音在哪我還要問他喔.還說我不清楚你再講什麼.就跟他說有一種聲音了.騎看看他就知道了

不想就是不想.懶的用就是懶的用

害我從后里騎到潭子火車站那邊去.用各五分鐘就想打發你了



免費換龍頭~一定也是換個同級的給你~殺頭的生意有人做賠錢的生意沒人做拉~原廠龍頭值多少??放上網拍就知道了~

1年前看看有沒有人會換龍頭??車都不夠賣了~還換龍頭~
豁達的人生..才是人生..
我想版主想強調的重點是一個「服務態度」吧!

許多車主對店家都想要有些特別的服務,而這些服務與零件事實上都是需要「費用」的,如更換龍頭,踏板,fitting等等,店家比較為難,所以還是要有「付費」的觀念。

不過版主對的部分是,店家本該提供一些基本的售後服務,例如車子有聲音,就該幫忙檢查,有時只需要上上油,或是鎖一鎖,而交車時雖不會完整的fitting,但基本的設定總該有吧!而讓客戶有好些的心情,也是應該的。

當初我買公路車時(雖然已經賣掉了),店家就告訴我,最初的一個月內要多騎,一有問題,一不順,就要回店裡調整,從不囉唆,讓我感覺到「服務」這個詞,所以當時所有的零件,就算比網路價貴,我也是不會猶豫的在店家裡買。
我也覺得買車不要急
先談好在買 比較有保障吧
就好比說A店家會做免費更換適合自己長度的龍頭
不代表B店就一定會有
或是買完會幫你做專業的FITTING
那種最好買時先談好在下訂 不然車來了 錢交了 在來跟車行灰要什麼什麼
我覺得很容易把彼此搞僵 最好訂單一條一條列出來 這樣比較不會有爭議
樓主說的那些 有的車行會願意做 有的不願意
不然換下來那隻 沒賣出去就是虧錢
反正樓主要退也是不可能了 和不去跟老闆溝通怎麼解決異音
畢竟妳在他那邊買 他有義務幫你處理好吧

阿宏哥哥 wrote:
我想版主想強調的重點...(恕刪)當初我買公路車時(雖然已經賣掉了),店家就告訴我,最初的一個月內要多騎,一有問題,一不順,就要回店裡調整,從不囉唆,讓我感覺到「服務」這個詞,所以當時所有的零件,就算比網路價貴,我也是不會猶豫的在店家裡買。


服務本來就是要用錢買,不然堅持只賣九折還能生存的店家要怎麼生存?而且通常看到的Fitting也只是做做樣子而已,真的要騎下去才知道。
普遍來說,自從幾年前單車熱潮興起一直到開始退燒的今天,最大的受益者始終是大車廠;許多小車店的業主或許前幾年也頗有賺頭,但是後來賠錢、倒閉的也不少;至於消費者,我不管怎麼看都覺得是最大的輸家。車子漲了那麼多就不用多說了,前幾年熱潮的時候店家沒空服務你,因為每天店裡都是客滿;後來熱潮退去了,上門的人少了,但有些店家覺得沒錢可賺一樣懶得鳥你消費者。

一台車那麼貴,車店老是在唉嘆生意難做,老是在說沒錢賺,老是在說快撐不下去了,那到底......錢都誰賺走了?一台自行車動輒一、兩萬塊起跳,然後還經常有消費者得不到應有的服務,這是什麼道理?資本主義不是老是說市場競爭就會帶來更好的商品與服務嗎?不是說會創造更多的利潤嗎?

小弟我對這行業其實並不熟悉,但我在想,你們各位經營小車店的商家們是不是應該考慮聯合起來向大車廠抗議,憑什麼錢都是被他們賺走,而你們售後服務做到死還沒什麼錢可以賺。形式上你們看似自己開店當老闆,但實質上,你們會不會覺得自己也只是在大車廠掌控之下被剝削的苦力。

YMTGTR wrote:
普遍來說,自從幾年前...(恕刪)


基本上售服本來就建立在金錢上
有的賺一成售服就做的不錯
有的認為他投資的店面 跟硬體 要賺三成以上才算賺
不過在台灣打折打習慣了 銷價的後果就是服務2266
反正雖的還是消費者

tieniu wrote:
服務本來就是要用錢買...(恕刪)



是這台KUROI本來就有打九折.只是網路上他不會跟你說太多.要到店面老闆才會跟你說

這不是老闆的堅持.是本來就這樣了.打九折.折扣配件.而且不是每一台都有打折喔

服務要用錢買?要看什麼服務吧.買單車.應該跟買機車.汽車一樣吧.剛買的時候哪邊有聲音有問題

一定都會叫老闆看看吧.如果不是很嚴重老闆真的會跟你收錢嗎?也沒換什麼東西.而重點是那個老闆根本懶的幫我看.可能我也有錯.我沒有據理力爭.只能抱著不甘心走人

買成車也是人阿.基本的調整.測量.維修店家要幫客人用吧.一台要也要3萬多.才剛買2.3天而已

老闆就這種服務態度.以後會好我也不太相信了.我也不想在去那間了.遠又懶的幫我用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