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可以壓車的三輪車一樣需要具備會騎兩輪車的平衡能力,
所以變三輪只是能增加載貨量,並不具備降低騎乘技術門檻的那種功能喔...
像6&7那種可壓車的雙前輪單車以前有學長做過專題,
實車幾乎和你的圖完全一樣,也是用四連桿加彈簧來達成可壓車的功能~~
我實際騎的經驗發現技術要求比騎兩輪的還難一點,
過彎必須像ATV般先反打前輪讓車體外移,再回正前輪然後壓車過彎,
不然直接彎滿容易因為雙倍前輪的[陀螺歲差力]而翻車,
對突發狀況的反應要求比騎兩輪的更高...
不過因為有兩組前輪,所以壓車時高速過彎的抓力極限比較高,
但直線真的就很重很龜,算是純山道下坡式樣車....
你設計的那些BUGGY和ATV是算不錯,
不過跟台灣一些做BUGGY和ATV的廠商產品一樣,
都算是中規中距的等級,太溫和太闔家歡樂不夠暴力,
所以老外不太會有興趣下單....
他們有興趣會下單的是那種很極限的等級,
像那種有長達一米的避震A臂配上一米的避震行程,
可以飛到幾米高再落地,在沙灘上催油起步可以拖孤輪....
因為BUGGY和ATV是不能掛牌上路的,得要用四驅貨卡載去荒地玩,
若是那BUGGY或ATV的暴力等級和那四驅貨卡差不多甚至更溫和,
那就直接開四驅貨卡下去衝就好了,又何必買BUGGY和ATV呢??
台灣廠商太保守只敢做老二不敢拼重鹹當老大,
偏偏這極限車輛界只有拼老大夠重鹹才能生存....
另外插一下題外話:
請問你是用OSD (One Space Designer原Solid Designer)畫的嗎??
因為我是用這套,而且以前在國外也是從事這類車輛設計~~
不過在北台灣(尤其是大台北)做車輛設計的廠商真的很少,
最近想脫離軍火設計回歸本行來做交通工具設計,卻找不大台北有這類職缺....
當然去新店的華X是個選擇,但是上網看似乎薪資距離我的生活需求還有段差距....
做量產汽車固然很好很穩定,但就是缺了一份激情....
不知你或其他大大有沒有這類工作機會可以介紹一下的啊??
Roger陳
基本上你若是有看過Dune Buggy是怎樣在沙漠裡狂操高飛,
你就會認同長達一米的避震行程是有絕對必要了~~
而且在鬆軟的沙丘上起跳時,落地時常常會是側傾達45度的狀態,
若是車寬沒有兩米多,那就很容易翻車,非常危險...
真正在玩Dune Buggy的人根本不敢開這麼窄的BUGGY,
因為軟沙像水一般是流體,一旦車子不夠寬而翻車,
就算有防滾桿也是一樣將人倒蓋在車子下,一兩分鐘就窒息了....
台灣廠商沒人在玩根本不懂這點,只一味想省運費縮材積而縮車寬,
結果做出危險的產品而不自知...
而且只有幾十公分的避震行程跟四驅貨卡差不多,那又何必買這台??
野花若沒有比家花香,那又何必大費周章去偷採??
這是個存活市場的問題,性能沒有超越市面所有能掛牌的越野車輛,
誰要買這種不能掛牌還得靠能掛牌的來拖的呢??
所以真正能讓人熱血沸騰傾家蕩產買下去的BUGGY,
才有生存的空間~~
當然你是拿人薪水當然是沒有辦法,只能在既有限制下去做最佳化,
不過你若是能夠向上建言讓台灣廠商都進步才是台灣之福啦~~
Roger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