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段自行車道汽車闖入問題

謝謝大家的發言,很多事是依法行事,不管以前狀況如何,一切講求實情證據,不要用印象去說,誰對誰錯就難釐清,現階段是自行車道,縣府也有用肉粽塊防止汽車闖入,我們就依縣府規定行事,新北市也是有部落問題,也依法行事,既然都規劃自行車道,互相尊重禮讓路權吧,我去過日本騎車,日本人對使用路權的禮讓,是我們需多加學習,在日本騎自行車是很幸福的,大家不需再探討部落問題,這是縣府所管理,是否合不合法不是我們說了就算,既然縣府已回覆,車友騎到此路段就請多加注意,下雨過後還是別騎這段較好.
會討論部落,是樓主最先起的頭吧.


日本對路權的禮讓...

但不知日本會否做出把居民出入唯一通道,限定為自行車道這種事?



我看這事再爭辯300年也不會結論,每天寫一封信去檢舉讓警查來站崗,他覺得誰錯就開誰紅單吧。
不然就祈求下次颱風來把他全淹了,大家都沒的用就不會有爭議。
桃園現在的執法能力還真不是普通的雞落.

有人可能自己是原住民, 相當捍衛自己的行為, 還以為全台灣都是他的家園呢,
請拿出土地所有權狀來, 那個才是合法擁有的證明.

家園是要努力工作省吃檢用20年花錢去買來的,
不是拿著鍋碗瓢盆找塊河川地圍起來就宣稱是自己的家園.
當年以可以和自行車道共存的承諾換得免拆遷,
若承諾已毀是否政府就該執行原本該有的公權力.

再抱怨:以前鶯歌到三坑這段移動式廁所還不少, 朱立倫走後廁所竟長腿也跟他跑了,
桃園境內只剩大溪河濱公園有的尿尿,大溪到三坑的廁所全拆了, 濫到極點.

還是希望大家和平共存, 每次經過那裡看見原住民聚集歡樂烤肉,
會有台灣真是個安居樂業的好地方的感覺.



sx0800 wrote:
再抱怨:以前鶯歌到三坑這段移動是廁所還不少, 之後廁所竟長腿也他跑了,
桃園境內只剩大溪河濱公園有的尿尿,大溪到三坑的廁所全拆了, 濫到極點...(恕刪)


+ 1
sx0800 wrote:
我看這事再爭辯300...(恕刪)

我並不是原住民.

事情很簡單:
1.部落定居在那,至少是政府同意的.

會生活在那的人,已經夠社會底層,請別再拿什麼土地所有權狀來踐踏了.


2.偷懶也好,真有必要也罷,會開車硬闖自行車道,是因為要到田裡工作.

問題是,部落那附近的自行車道,兩旁多少農田菜圃違章建築,怎可能都是
原住民開墾.

樓主照片中的水泥路障,與部落之間已有一段距離,兩者關係可說並不大.


3.路上黃泥多,閃車容易跌倒.
那段路我也常騎,水泥路障那附近視野開闊,有汽車要闖入很容易提前發現
,正常情況稱不上危險.

若有沒去過現場的人,從樓主照片也能看出黃泥的量算普通,並沒多誇張.

在大溪橋附近遇過滿地臉盆大的牛糞堆.鄉間山區路面經常這樣冒出地雷,
本來就該小心減速通過.


--------
碰上無端摔車受傷這種事,誰都會生氣.

開車的人確實也不對.

但有空請留意一下車道旁農田跨溝渠的古舊水泥踏板.

那些稻田早在自行車道之前就已存在.

是自行車族闖入當地人的生活,而非當地人故意找自行車族麻煩!
看來這條路線也毀了說。
之前帶小朋友去騎了兩三次,路況不錯,風景也好,並沒遇過樓主說的糟糕狀況,大概有一兩年沒去了,沒想到已經有點危險了,不太適合親子騎了,可惜!
在台灣就是這樣,大多數的人都不愛惜自己的家園,而政府機關也是沒能好好維護自己建立的設施,我們看看各個風景區就好了,剛完成時風光開幕,但是幾年後,有多少是維持當初的狀況呢。

es4241 wrote:
漢人就別在原住民前提...(恕刪)


南島文化的土著霸佔華夏土地就能稱「原住民」?別鬧了,拿出中華民國核發的土地所有權狀再說吧...
看到有人回"社會底層"讓我有深深的感觸(純屬聊天):

此部落的人有房遮風避雨免租金免房貸免稅金, 自己種菜養雞鴨, 假日族人聚集喝酒烤肉歡唱......

而都市的小百姓每月要繳萬元左右的房租, 有些人存錢幾年買了房子月繳房貸2,3萬,
吃菜吃肉要上市場花錢買, 假日要去加班拼命賺錢貼補開銷.....

是小百姓更底層還是他們不懂得過生活?


sx0800 wrote:
看到有人回"社會底層...(恕刪)

嘆...要過跟部落裡的原住民一樣生活還不容易嗎?

前途事業,未來規劃,子女教育,家人的醫療,什麼都拋開,
找個荒郊野外撩下去就行了.

那是多少年來被壓迫,苦慣了,你以為原住民天生喜歡這樣啊.



------
再說啦,為什麼樓主摔車,會扯到部落日子過太好,該不該在當地存在?

那整條車道,從鶯歌-大溪-三坑,都一樣時常在車道上遇到汽機車.

而會從撤鳥部落那開車進入自行車道的.又不只有原住民.


對,這次造成意外的是原住民駕駛,那下次是若是一般人呢?

原住民造成意外,整個部落該死,沒必要存在.

一般人造成意外,怎麼就沒人這樣牽連!

三腳阿喵 wrote:
嘆...要過跟部落裡...(恕刪)

出國剛會到家,看到大家的發言,也看到三腳阿貓車友的熱烈回文,肉粽塊附近的黃土,下雨過後,表面看似乾的,但隱藏底下是爛泥巴,等我看到那爛泥巴已來不及,自行車碾過邊邊爛泥巴,難以控制瞬間滑倒,哪天你去騎閃汽車,看會跌倒否?我鋪此文章是要大家小心此大溪路段,看大家討論又去自行車道一趟,開車進入此路段原住民居多,當然也有守法汽車停在外圍的原住民,新北市對水利地已都整地完成,並加以綠化建休閒公園及棒球場,大溪汽車闖入本就不對,原住民合法與不合法,大家不用討論低層否?政府已很照顧原住民,一般的人是沒這福利,此問題不是我們百姓所能討論處理,我主要是討論自行車道改進的問題,利用縣長信箱上言,一切就交由桃園縣政府去處理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