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搞不懂,為何政府都沒辦法客觀認命的務實發展台灣的體育方向,

華人的體格跟種種就不是非常適合籃球棒球等需要肢體碰撞或者壯碩型身材的運動,

台灣人講白點就是適合小球運動,技術性層面高的,撞球 桌球 高爾夫球 羽毛球等類似的...

不是說籃球等沒機會,但是相對的小球的運動台灣人機會真的比較高...

那些運動反而都沒有被重視跟倡導,如果多放點心在類似小球運動上面,

我相信台灣之光會多好幾盞

但是馬總統看民意去更改政策跟說話的方式,會說要推廣籃球也不意外,

看看現在最夯的林書豪,跟收視慘淡的SBL,不是球員不努力求好,

只是台灣的比賽低廉的門票市場跟傳統文憑為重觀念,

沒辦法支持這種需要豪華大型場地,大量死忠球迷,跟巨額運作資金的相關運動
應該是有機會,只是你要怎麼去定義就是了。如果以熱度知名度來講,絕對是不會有機會的。你在單車運動闖出一片天的意義不像在NBA闖出一片天來得驚人。

但如果是講成就的話,以林書豪在NBA的成就,換算一下單車大約等同於騎進環法賽。這樣的話,不是沒有機會。也只有台灣有機會讓一個家境不好的小孩在單車運動出頭天,比如說台灣一哥一姊。台灣是單車王國,贊助商多,零配件只要你不是想玩國外一級品牌,很多東西讓你挑。前幾年單車熱撒下的種子,我是覺得十年內也許有那麼一點可能。

ggchao wrote:
湊個熱鬧趕個熱潮 ....(恕刪)


華裔的可能性比較高...

一個從小在台灣長大的台灣人想要打進最高殿堂?

父母:你別作夢了,快去寫作業!

除非父母有錢到後三代都不用為了錢煩惱

才可能讓自己的小孩全心投入他熱愛的運動...


好想騎車 wrote:
華裔的可能性比較高....(恕刪)


可是林書豪賺到的錢確實可以讓他後三代都不用擔心了阿 @@
單車跟麵包你會選哪一個???
這就考驗人性啦~家裡有錢當然做啥事都是林書豪,反觀場地普及率以及這個老是喜歡這運動就胡亂開支票的人,都是三分鐘熱度,真要是這麼好,當年王建民也不跑去美國打棒球,吳珈慶也不會放棄台灣,這是因為有些家庭為了要栽培這小孩子,把自己祖產全都花光了,這個例子台灣也有,也跟體委會建議過,只是後面處理相信這邊有些是國家教練的朋友也會來看,台灣是可以發展但就是因為少數人關係所以這運動才無法帶起來,不然場地老早就會出現,經費也不可能沒有,錢跑到哪邊去??知道的人心知肚明~~~每個運動都是三分鐘熱度,以前還有啦啦隊拿到世界冠軍,結果這些人現在也失業,也跟著大家領失業給付,這社會是現實的

ggchao wrote:
湊個熱鬧趕個熱潮 ....(恕刪)


一定有
但是這個人應該不會是
"台灣籍"的台灣人

應該是在歐洲出生的
在那邊接受自行車訓練..

在台灣不太可能教出這種能人
教育太狹礙,眼界太低
萬般皆下品,只有讀書高...
土城加藤鷹
tmydisk wrote:
因為他打過大學系隊
我們下次一定要選個有在騎腳踏車的人當總統。

* 一杯咖啡,一根煙 * wrote:
可是林書豪賺到的錢確...(恕刪)



打進NBA的薪水絕對是非常的優渥這是肯定的

但是在台灣,運動員的薪水頂多就是能讓自己過著比較好的生活

而且如果沒有到非常有名的選手,退休後的出路大多都不是非常的好

當一個家庭的收入普普,家中還有貸款

當小孩子說以後要當運動選手

講難聽點,有多少的父母會想到自己的小孩能夠打到"出國比賽"?

況且很多的運動都是要砸錢下去投資的,器材、教練、出去比賽的支出

有些家庭根本沒辦法負擔的起

倒不如走比較保險的一條路,上學、讀書、補習,找個穩定的工作繼續生活下去

重點根本不是林書豪打進NBA賺到後三代不愁吃穿

而是之前不砸錢培養的話,又怎麼會有傑出的選手?

難道選手可以在小的時候跟人借錢,然後說我以後會變成職業選手賺很多錢還你嗎?
一堆政府官員從上到下只會想沾光罷了.....如此而已....
youstudy wrote:
我就搞不懂,為何政府...(恕刪)
政治人物的話聽聽就好!!
想去年也說要振興高爾夫(曾雅妮)然後呢???
再想想王建民...
政治人物無非是想要順應民意,順應潮流,但是真正做了些什麼 我們拭目以待...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