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公路車爬坡與登山車爬坡的齒比差異

齒比是不是要大於1才有意義呢?

前面大盤配上後面飛輪小於一的話...那只是在空踩踏板罷了!
踏板踩了一圈後輪組走不到一圈,
下來牽車的速度還比較快!
陸軍憲兵少尉 預官43期 何排
爬坡要看坡的%數和長度

短坡~不論是公路車或登山車可用速度慣性~重齒比抽上去

5%以上,長度500m以上就要看你的當時腳力和齒比配合

輕齒比速度慢、耗費時間長,....重齒比速度快、時間短,這2者路線一樣~所輸出的功率差不多


公路車如果有登山車齒比,爬坡一定比登山車輕鬆~

henry999 wrote:
爬坡要看坡的%數和長...(恕刪)


SHIMANO
有出三盤套件
50-39-30
前提是後變要搭配長腿後變
Tigra可以支援到32齒
105最多只到28齒

另外SARM
雖然沒有三盤
後變有支援到32齒
搭配CT盤50-34
比105的30-28還輕

最後 我自己用三盤的公路車
一開始是真的會用到救命盤
可是騎久了,第三盤就完全沒再用了
原因很簡單,齒比太輕,完全沒辦法抽車

現在除非這坡太陡太連續,不然我很少下到第三盤的~~~
minesuka wrote:
感謝以上車友...(恕刪)

簡單算算齒比 有錯請指正
公路車大盤30 飛輪25 齒比G=30/25=1.2
登山車大盤34 飛輪18 齒比G=34/18=1.8889
登山車大盤34 飛輪21 齒比G=34/21=1.6
換句話說 登山車大盤34 飛輪21騎起來 會比公路車大盤30 飛輪25還重腳, 若登山車飛輪換28T 則與公路車大盤30 飛輪25 齒比差不多(不過 通常登山車重 輪胎又大 騎起來還是會比公路車重腳些)
至於會不會落地 與腳力訓練 有直接關係 常騎山路 慢慢練一陣子 自然大有進步.我的是TIAGRA 50/39/30 小盤目前基本上用不到 只是拿來救命的. 而以前騎山路 可是相反呢 ! 一路都小盤到底 飛輪有多大用多大@@ 所以 多騎多健康囉
簡單算算齒比 有錯請指正
公路車大盤30 飛輪25 齒比G=30/25=1.2
登山車大盤34 飛輪18 齒比G=34/18=1.8889
登山車大盤34 飛輪21 齒比G=34/21=1.6
換句話說 登山車大盤34 飛輪21騎起來 會比公路車大盤30 飛輪25還重腳, 若登山車飛輪換28T 則與公路車大盤30 飛輪25 齒比差不多(不過 通常登山車重 輪胎又大 騎起來還是會比公路車重腳些)
至於會不會落地 與腳力訓練 有直接關係 常騎山路 慢慢練一陣子 自然大有進步.我的是TIAGRA 50/39/30 小盤目前基本上用不到 只是拿來救命的. 而以前騎山路 可是相反呢 ! 一路都小盤到底 飛輪有多大用多大@@ 所以 多騎多健康囉

冷月寒 wrote:
簡單算算齒比 有錯請...(恕刪)


感謝你提供的計算數據,這樣一來我還是買3盤公路車較保險了
至少不會中途下腳就採不上去了
我在買公路車前也和版主有同樣疑慮,怕腳力不夠有些坡上不去

但是,齒比輕到某個程度就沒意義了,就是用走的都比用騎的快,那不如就下來牽車了

我現在用50/34的CT盤,配11/32的飛輪(APEX全套),感覺已經接近"有意義"最輕齒比的極限

我本人爬坡時牽著車走時速約4km/hour,當我用34配32時速還是只剩5km/hour時,接下來就準備牽車了

供您參考
其實要看速比比較準,因為同樣的齒比,不同輪徑騎起來感覺會大不同,輪徑x齒比=速比

我有一台16速小折(451輪組),24速登山車和一台700C的公路車,下圖是我之前用excel算的表格

供您參考


minesuka wrote:
感謝你提供的計算數據...(恕刪)


不知你的體重是多少?這是個很重要的指標

如果你常會出去遊山玩水,動不動就遇8%以上的坡,且日行百里

我的建議,75公斤以上用三盤,以下用ct盤,68公斤以下可用標準盤

若在85公斤以上可能就要用"卑鄙盤"了,這要自己DIY

後飛輪的選擇有11-23、11-25、11-28、11-32,印象中105等級的1500有找

以台灣的地形11-28似乎是比較多人的選擇

挖係~大歐~啦 https://www.facebook.com/joeou2012
感謝各位車友的分享

我的體重大約是90KG 所以目前騎登山車減肥中

預計減到80左右就要入手公路車了

目前選定的是三盤的公路車

不過對於SORA Tigra 還在煩惱中 預算問題只能大約買兩萬以下的

但SORA怕退檔不好退 想直上Tigra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