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問]下坡滑行的速度差異從何而來?

icrtiou0919 wrote:
根據物理學的解釋﹦﹦

所以影響最大的還是風阻
再來才是組件設計上的差異
...(恕刪)


正解!~

再來就是"人"的因素了....
"人要比車兇"....把煞車剪掉, 你下坡就所向無敵了!
(比來比去, 摔死人不償命..)


其實這問題還是不要用在下坡來比較,
在平路也是同樣的道理 (除了加速度是人踩出來的外)
Sport X-over for 4 seasons of weather !!?? NO Sport! No X-Over! Only 4 Wheels
edison01 wrote:
..慣性大, 減速慢, 通常會滑的快.(恕刪)


慣性大, 不代表速度快 !!!

您說的 "減速慢"是對的, 但滑得快是錯的!

質量大, 慣性大, 表示需要用較大的力量去阻止前進 ,
這力量大表示需要更大的磨擦力, 更長的煞車距離.....

所以, 通常是滑的"較遠"所造成較快的誤解

若要自己簡單的測試, 可以自己用同一台車載重測試...
只要5公斤, 就可以讓你感覺出差別....


滑行速會相同, 滑行距離會不同...
Edsion wrote:
滑行速會相同, 滑行距離會不同 (恕刪)


速度會不會一樣不知道, 也沒有去對過錶

在車子差異不大的情況下, 重的人會滑在前面是ok的

通常也會跑比較快, 一起下山但是早早就到山下了


Edison
 
其實也不用試啦!

物理學上關於"加速度"這種東西在幾百年前就已經定論了

牛頓第二運動定律 : F=ma

另參考維基簡說...

慣性力是指當物體加速時,慣性會使物體有保持原有運動狀態的傾向,
若是以該物體為坐標原點,看起來就彷彿有一股方向相反的力作用在該物體上,因此稱之為慣性力。

因為慣性力實際上並不存在,實際存在的只有原本將該物體加速的力,因此慣性力又稱為假想力。

當系統存在一加速度a時,則慣性力的大小遵從公式:F=-ma (m為物體質量)

SO....慣性力只有在探討反作用力時才會被提到...., 是一種反向的作用力!

下坡還是慢慢騎最安全....

小命比較重要,「快」只是一時的....
只要是柏油路 都是RB的天下!http://xavier0107.blogspot.com/
車子行進不是自由落體運動,
而是滾動摩擦運動。
要讓車子前進時所做的功,必須要大於前進阻力的功。
F=MA,重量(M)越大,下滑所穫得的力(A,固定值),的確會越來越大(F)。
但是相對來說,重量越重,也是阻礙運動的一種負功。
這也是重量越重,一開始必須得多花點時間,或是外力,才能起動下滑,
跟上重量輕的速度。
好像是體重較重的人下坡比較快。
位能算一下就可以知道了。
上坡付出的能量,下坡時要在同樣的距離內還給你。
不知道這樣對不對(國中後就沒算過物理了)
huxley wrote:
體重較重的人下坡比較...(恕刪)

我也這樣認為....體重比較重的滑的比較快一點

跟同事出去過兩次,一個騎T3 一個騎T2 ,我騎D7

下坡滑呀滑的...我總是會滑到他們前面,一樣沒踩踏

就算我煞車減速後,沒兩三下我速度又會比他們快...

原因我想應該是體重
簡單的說,體重影響非常大!
別說雜七雜八的物理公式了,直接去試騎一趟就知道了!

上個禮拜與女友去東豐自行車道,沿路上有幾個緩下坡,我們的車是F20與F20-T3,我的體積比女友大很多,所以風阻一定比她大,但是相對的我的體重也重很多(30公斤),不管我騎哪一台,只要一到下坡路段,我一定比她快(不踩踏)。
純粹的位能與動能轉換~跟質量是沒關係滴
mgh=1/2mV*V 就可以得到 V=(2GH)開根號~所以只跟重力場與高度差有關
當然實際車子滑下來的過程沒那麼單純~如同大家所講的~會在許多地方消耗能量
比較重的人對於地面或輪軸的正向力較大~如果摩擦系數相同的情況下~位能因為磨擦所消耗掉的反而比較多
所以應該是比較慢~呵~以上僅供參考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