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購車 , 一萬五的預算 , 該購買平把公路車還是登山車 ?

多謝各位前輩熱心建議 , 小弟已經過了追求速度的年齡 , 目前舒適與輕量是主要目標 , 看來應該是登山車比較適合我.
經爬文看到多位前輩提到前剎避震無法鎖定會影響爬坡 , 那是否應該挑選有線控鎖定的避震比較好 ? 假如沒有線控鎖定 , 是不是就會騎到上坡前還要停下來手動鎖定 , 這樣不就沒辦法一氣呵成往上騎坡了 ?
等版主騎到一定程度後

就會忘了前岔可以鎖定的功能

除非要騎那種很變態的坡
看喜需求吧
本人是騎登山車是真的很舒適,但我也蠻想換公路車
畢竟大部分人騎都是騎馬路或自行車道上,路面很平坦
登山車是在路面崎嶇的道路上比公路車來的好騎的多
至於舒適度,你椅墊換好一點,在台灣一般要騎碎石路的機會也很少吧,
所以避震真的是不太常用到我都一律鎖死
至於省力和爬坡部分,公路車基本上通常都比較輕,他的輪組又比較細所以是會比較省力的,
爬坡就是看個人腳力和齒輪比了,你的培林和輪組用的好通常效果是差不多(小折爬坡會更輕鬆)
建議你先熟悉一下,看能不能接受灣把公路車的騎乘姿勢,不然你就考慮平把公路車禍是登山車吧
看你個人需求,和"預算",真的就是一分錢一分貨,先決定要哪一種車款在多爬文看看需求規格,以免之後改車會多花很多!
總結,台灣的路況比較適合公路車行走,雖然我是登山車愛好者,
如果你也是騎長途的玩家,建議輪組選用培林式的,腳踏改大面積培林式踏板,和一體式大盤,
騎長途的話感覺差很多,代步或是短程散步的就沒差了。
登山車買的時候看一下齒輪比,大盤最好到48t,飛輪11t,雖然不追求速度但是太慢也受不了吧,登山車很多齒輪比大盤只配44t甚至到42t的。
如果路線是以自行車專用道為主的話還是建議騎登山車,因為路況實在是... 但輪胎倒是可以更換為一般的道路胎 (胎寬以不超過2.0為佳),騎起來比較輕鬆...







你的需求買登山車你一定會後悔,

你走的路況根本就不需要避震,選

登山車除了可以不用管水溝蓋以外

沒有任何好處,上坡拖平路慢,只有

下坡比較爽,如果沒有要騎超陡產業道路

跟碎石沙路,買登山車真的很蠢,戴個

手套就不那麼震了

11多謝各位前輩熱心建議 , 小弟已經過了追求速度的年齡 , 目前舒適與輕量是主要目標 , 看來應該是登山車比較適合我.經爬文看到多位前輩提到前剎避震無法鎖定會影響爬坡 , 那是否應該挑選有線控鎖定的避震比較好 ? 假如沒有線控鎖定 , 是不是就會騎到上坡前還要停下來手動鎖定 , 這樣不就沒辦法一氣呵成往上騎坡了 ?

這跟年紀無關,實際路況比你個人更重要。
我這邊還是有老爸爸騎平把公路車一起出團,50公里還是輕輕鬆鬆。
河濱快到淡水車站有一段清朝留下的石板路,
騎窄胎公路車晴天震的爽歪歪,雨天恐怕升級到摔的爽歪歪,
以淡水河濱為主千萬要選登山車,而且不要換成1.5以下細胎.


alen0827 wrote:
多謝各位前輩熱心建議...(恕刪)


我之前和你一模一樣的情況 我買了登山車 但我後悔了...
因為我還是想追求速度 想刷卡別人 哈哈
離題了...

除非你有要挑戰大坡度的山路之類的 不然公路車真的是比較好的選擇
原本我在屏東念書 當地路面狀況滿糟糕的 所以我買了登山車
但騎乘之後 原本附的巧克力胎很黏 覺得騎起來 很吃力 我換了光頭胎
接著有時候覺得前避震會吃掉我出的力 上坡尤其明顯 所以後來前避震都鎖在最短的位置 根本就沒再用避震
簡單點講 我這台車有點像很重的公路車...
小弟的建議是登山車。
剛開始建立體力與興趣,
登山比較不用去擔心路上的坑洞,
可以可專心在訓練與風景。

在體力有一個程度後速度也起來了,
也許你會想追求更快的速度更遠的距離。
身邊朋友或版上諸位邪惡的大大會勸你換公路車。

我的登山車還留著,
畢竟心裡還有個小男孩,
偶爾會去騎點不一樣的。

騎了多少上破就能享受多少下坡
其實還有其他選擇
可考慮700c以上/胎寬2.5cm以上
寬胎平把越野公路車或登山車
胎寬氣壓低/路面震動會大伏減少
大輪徑700c/滾動效率高
平路速度到一個定點可以保持跟的上公路車的均速"輪胎重量慣性"
缺點是受限於重量
起步會較重
長爬坡較為吃力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