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MAVIC COSMIC PRO CARBON EXALITH 一問

用了3年超過8千公里的分享:
上山會拖,速度過低(15kmh)會明顯感到有拖力。
剎車太大聲,沒解,介意就不要買。
剎車邊會磨損,我也希望見識一下。
唯一優點只有帥氣不怕燒框,不如考慮碟剎吧
max33 wrote:
用了3年超過8千公里...(恕刪)

真的有這麼不好嗎?
最近剛好很喜歡它的外觀
會拖是重量比較重還是剛性不足
感覺15以下就該覺得到是蠻誇張的

sporplo wrote:
真的有這麼不好嗎?...(恕刪)

新版本花鼓設計有改,可能會有改善。
畢竟它不是全能輪組,不要期望上山會輕。
要帥又要專注爬山就不要考慮。

丘陵地形才是它的發揮空間,帶速度爬坡得心應手。速度30以上呼呼的切風聲,爽。


max33 wrote:
新版本花鼓設計有改...(恕刪)


會考慮這組也主要是因為平常都是自己騎乘,參加活動也不太可能會有補給車

若是使用管胎的話,不太好攜帶備胎,但或許可以用事前補胎液,或是帶一瓶事後的,關於這方面我也是很困惑

若我之後買了這組應該也會用無內胎系統(不確定要不要用襯帶)

所謂的丘陵大概是只怎麼樣的坡度呢?

我目前是用Mavic Ksyrium Elite 4D 大概1550g

但這組新板SLE卻有1650g,我想爬坡我應該會更吃力

有點想換C40當全能輪組,C40管胎版1389g,open胎版1527g,感覺比較好一點

sporplo wrote:
會考慮這組也主要是...(恕刪)


我的意思是速度超過20-25上坡,過一段再下坡那種丘陵地形,感覺輕鬆。
爬坡速度低於20,會有拖感吃力,習慣就好了。
另外要注意mavic的軸條會生鏽,我那組sle有一半的軸條出現了,與個人使用習慣有關。

至於胎的選擇,內胎換20條也不夠一條管胎貴,何必呢?
無內胎沒用過,不評論。

max33 wrote:
我的意思是速度超過20...(恕刪)


感謝提供資訊,我可能也先把腿力練好,目前這組Mavic Ksyrium Elite平路也只能30左右,上坡更低

看起來若換上更重的輪子可能吃不消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