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和公路車的差別??

bbstop33 wrote:
真的 以前騎腳踏車...(恕刪)
加油,有心肺基本爬坡沒問題,騎就對了,找附近車隊請教,幫忙調整,你有計畫環島,運動為主建議舒適長途(後叉會有長度跟纖細差別),或是介於兢速跟舒適中間的,第一台車建議找大品牌,因為有興趣想升級好脫手,輪組還沒開始騎無法給你建議,不是貴就是好,我自己經驗同一台車,同一個人我自己,平路跑0竟然成績輸給一個30mm5千多臺灣手編輪,但是跑0山路卻大勝,只有你自己知道要騎什麼路,還有你能發揮輪組多少,淑女車也可以海巴公路車,我就被刷過,淑女車瑞典女生騎的,成績女子組第一,打死最少9成公路車哈哈

雪snowman wrote:
喜歡哪一種類型的車...(恕刪)


喜歡哪一種類型的車?-->才剛剛了解自行車種類...我想應該是公路車優先吧
騎乘路面?-->先以河堤車道為主,山區或環島等我比較有時間的時候再考慮,目前一週能騎1~2天算幸運了
預算大約多少?-->這我比較不知道該怎麼抓,2萬左右的預算可以買到較高檔的嗎? 想要一次買到位這樣

禾勝 wrote:
加油,有心肺基本爬...(恕刪)


之前也騎過朋友的自行車,但我也不懂他是什麼車型...反正就是他借我一台,然後我們2人一路從新北騎到嘉義,大約花了15小時就到了,感覺上體力還可以,這樣的體力算OK吧?
bbstop33 wrote:
喜歡哪一種類型的車?...(恕刪)
一次到位 ?實話不可能,喜歡就好。我跟你說我自己公路車5800,6800鋼管碳纖,一級鋁車都有,我最喜歡騎的反而是陪伴我22年老車,輪組也是美國製第一代偏心框,世代差距技術下放早期一級車早就連等級都排不入,但是我只能說我都還無法發揮出她真正實力
車要喜歡願意騎,了解這台車特性,發揮不是壓抑車輛一開始設計才是重點,順著車特性騎,比方後叉42的你要他爬坡找死,但是平路長距離她卻給你源源不覺力量。爬坡車後叉40.5你要她騎長途,自己先累死
沒有人會知道你要騎什麼,往後要如何騎,經驗告訴我無法介紹
自行車是一個統稱,然後再細分公路車、登山車、折疊車、小徑車、單速車..等等,應該是這樣吧~
另外現在很多人都是車架和輪組分開買的了
一次到位要看你騎乘目標是什麼?

河濱悠閒散步騎

2萬多當然可以買的到,但不用去在意什麼輪組零件等等,開心地去河濱騎就對了
這個價位的單車,對於把單車當運動而不是停捷運站的通勤工具來說,只能算是最最最入門等級,但如果真的終身期程目標就是悠閒吹吹風
那也算是一次到位了


至於真正的買到一次到位,單以價位來說,兩萬內買一張坐墊 可以找幾張千元而已

bbstop33 wrote:
自行車和公路車的差別?...(恕刪)


腳踏車=自行車
公路車也是腳踏車
公路車比較輕騎起來比較快
不回應底下小留言、廢文及討戰文
單速車 公路車 小徑折疊車 登山車
全都是自行車

如同幾位前輩說的
你騎什麼地方,大多騎多久,預算多少
不一定公路車最好用,也不一定登山車 小徑折疊車最難用

我個人只有代步通勤用,騎一般有避震的26吋登山車
這種車也不貴,一台不到4千就有
這邊很多大大應該一個輪框就比我車還貴的...本人只騎的起便宜低價車
換1.75胎 鋁合金煞車把 裝個後貨鐵架 換舒適點的椅子
就很實用了
我沒有追名牌迷思,也沒要參加比賽
謝謝前輩們的賜教,原來自行車的學問還有這麼多
先研究看看,等懂了更多之後再買好了
河堤租借也方便,可以先練練體能和耐力
感謝大家
你誤會我意思了,研究過喜歡就買?就第一台車而言,我想只能先行動,當然功課是要做,只是大概,2萬也可以買到好車,臉書或這裡二手區看看,先借由車了解自己,等知道需求騎個一年以上,你就會了解,有衝動就行動,問不一定符合需求?高檔無法發揮也是沒用,我說過我自己經驗,好輪組用錯地方也是沒用,比5千輪組用對還不如
等真的了解我只能說20萬都不夠,因為沒有全能車,喜歡就買注意尺寸,騎了才知道自己要的,車買就是要騎,騎久了就會了解 ,那時候在問比較實際,現在研究在清楚無法實際配合也是沒用
比方光一個五通強度就是一門學問,強度好一級車要他騎200公里以上會很累,但是二級雖然軟,但是長途卻非常舒適,這些都是騎了才會知道,更何況有人迷戀鋼管彈性,有人喜歡一級鋁車反應,有人喜歡碳纖車的輕量,沒有實際經歷研究只是看見,每個人體重腿力不同,就算同一台車感受也不同,所以才說喜歡就買,往後了解,經驗會跟你說你需要什麼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