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ant Fastroad e+ 2023年新車款首騎體驗分享

男款車子顏色是寶藍色與紫色混合, 就看光線照射角度, 等於有兩種顏色.

https://www.giantcyclingworld.com/news.php?id=20635036
Fast SR e+電池是側拉電池EnergyPak Side release, Fastroad e+則改良為管內電池EnergyPak Smart compact, 電量相同, 但是開鎖後有按扣卡住, 不會立即掉下來, 必須按下暗扣才能取出.

充電器也從原本的4A快速充電器, 進化到4A智能充電器(下圖, 4A Smart Charger), 充電速度更快, 可以在2.2小時内為電池充80%電池容量, 電池充放600次以後會自動調整為慢速充電, 以延續電池壽命, 也有60%充電功能, 可提供儲存電池前的準備.
最近也在考慮要入手這台車 . 不過很久沒有研究新的電子設備了...請問一下, 若之後買功率計, 可以和車上原廠那個彩色螢幕車表整合嗎?
marxking wrote:
最近也在考慮要入手這(恕刪)

其實Fastroad e+彩色碼表中也有功率數據, 可惜是顯示馬達即時的輸出功率, 並非源自踏板上的踩踏而來功率.

碼表雖然有藍芽功能來連接手機, 做為串接google導航指引之用, 是否能用來顯示功率踏板數據, 最好還是詢問Giant 客服專線吧.

個人認為此車已經踩踏不太吃力了(開3檔以上), 連爬超級陡坡都變成了6~8%的坡, 因此踏板功率數據的用途是否有用, 我是很懷疑的, 供您參考.
7/27, 及7/28下午抽空進行測試, 從新店國史館(中生路口)騎到北宜公路的中間高點二格路口, 路線長度約9.2km, 爬升高度約400m, 以1檔(Eco, 助力50%), 2檔(Tour, 助力100%)與3檔(Active, 助力175%)進行耗電測試, 結果分別是11%, 18%, 以及28%, 小小結果提供大家參考, 也可以推測未來爬山的電量使用估算, 或是自己是否需要增購第二顆電池(價格約16000).

另外一個發現, 就是原車馬錶可以顯示功率(每秒更新一次), 在開啟助力時, 會顯示馬達輸出功率(客服回答, 但是我存疑), 經查原廠公告馬達功率是250W, 因此250W可能是平均功率或是持續輸出功率. 但是在關閉助力檔時, 碼表其實還是可以顯示數據, 但是此時功率欄位依然可以出現數字, 猜測這時應該就是人力踩踏的功率, 等於原車附贈了功率計, 站立抽車時最高約600W多, 此數據不論助力開或關均會顯示此數據.

PS: 增加7/28以1檔測試結果, 及碼表觀察新發現.
redlane
請問大大功率如何顯示?我在車子上的馬錶只有顯示基本的速度 迴轉,里程那些而已~
這真是一台好車...昨天去試騎了~20km, 包含台中中科的松鼠坡. 不過25km的速度限制是個美中不足之處.
讓在平路的騎乘體驗沒那麼好(之前試的其他車都是解鎖的), 也讓我陷入買車與否的困擾....看樣子若不爬坡, 其實一般車就夠了, 平路會比電輔車還快! 唉...爬坡及高速難以共存...若沒有25km限制, 這台車會是我目前最理想的車....
25km/h是台灣的法規, 你也沒辦法.

25km/h真的是很慢, 如果騎士本身騎不快, 想在平地能跟上一般的車隊也是跟不上的.

美國這台FastRoad E+歸類為Class 3, 最高電輔速度可達28mph (45km/h), 這種速度連去跟環法車隊大概都快足夠了. 看看你能否買得到美規車?

不過美國各州規定不同, 有的州禁止Class 3, 只能允許Class 1 的20mph (32.5km/h). 比如說Fastroad E+在賓州其實是違法的, 只是警察似乎對這種車檢查不嚴. 不過至少Class 1這個限速還是比台灣與歐洲的25km/h合理多了.

美規Fastroad E+ 電輔速限45km/h
Monte920 wrote:
25km/h是台灣的(恕刪)


是啊...速限沒辦法...但是25km/h真的太慢了. 若能提到36km/h左右我就能接受...目前只好繼續觀望 :(
Monte920
你還是可以騎超過25km/h, 就是靠你的腳力罷了. 平地我騎一般車大約都在27-30km徘徊, 電輔車則是29-33km/h之間, 所以訂定32.5km/h(20mph)的速限適合大多數人的需求.
問一個外行話,即便是電輔車(中置),可以換碳纖輪組減個一公斤嗎?
marxking
可以!
Stetho wrote:
問一個外行話,即便是(恕刪)


除了一款登山車eBike (Trance), Giant到目前為止都沒有電輔碳車. 其他大牌子像Trek或Specialized都有.

以Trek Domane+ ALR來說, 鋁車, 重量15.21公斤, 價格$5050美金. 而碳車是Domane+ LT, 重量是14.24公斤(少1公斤), 價格$6550美金 (多1500美金).

Specialized Turbo Creo SL Comp E5 (鋁)重量14.9公斤, 價格$6000美金. 碳車是Turbo Creo SL Comp Carbon重量是12.3公斤(少2.6公斤), 價格$7000美金 (多1000美金).

Specialized的碳電輔車甩重較多, 價格增加較少, 似乎比Trek划算. 但是7000美金的價格, 再怎麼說貴就是貴!

Giant的電輔車哲學跟上面牌子有點不同. 它配置的都是Yamaha至少60~70Nm以上的強力馬達, 電池也都是500Wh, 不是其他牌子只有35~40Nm的扭力, 250Wh的輕型電池. 所以Giant的重量都不輕, 據我知道, 好像沒有輕於17或18公斤的電輔車, 大多數都是將近20公斤.
Stetho
Giant可能要走Toyota路線。
Monte920 wrote:
除了一款登山車eBike...(恕刪)

後來我又試了幾款ebike. 感覺在台灣不太容易買到世界上名牌的電輔車. 但相對的, 有許多外銷白牌車可以選.
其實Giant的扭力大, 我在一般平路騎行時能感受到輔助力會有一點點"急"了點, 據說現在新的設定是在到達速限前3公里,會以漸減動力的方式達到速限,不會如以前到達速限時直接停止動力輸出. 但我還是能感覺到助力跟沒助力中間的"頓點". 而我試的白牌車(也是有閃電標章的), BAFANG M800中置電機, 200W, 55Nm, 480wh電池. 鋁合金,整車<16kg. 騎起來很舒服, 完全沒有頓點, 也感覺不到電動助力有突兀的地方. 而我最感冒的25km限速...嘿嘿..就不多說了. 其實我在平路也不會騎太快啦...頂多就是30~35km/h, 只是25km真的是萬萬不行. 等車來了後, 再好好研究及感受其中樂趣吧!
CONA24
電輔車其實對平地的騎乘體驗不是太好,因為會有電機的黏滯性,所以騎乘平地的時候相較於傳統自行車會有阻尼感。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