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這是計時車還是三鐵車?

Hippo201 wrote:


以下就用捷安特來...
但hcr2大大您文中的措詞,讓小弟心中略感不舒服
近來在01上,發分享文會被酸,回技術文會被吐
果然在01認真就輸了,我輸了~還是出門騎車比較實在些
(恕刪)


對於閱讀問題與討論,用準確的話表達質疑、並參與對話,
可以從上下文判斷是非、各取所需、截長補短,
我針對是內容本身,不是您本人~~


迷失回憶 wrote:
如果大大您有疑問的話
可以提出您的疑問
但是口氣也稍微注意一下吧


這就是所謂正義魔人嗎?
對於這種批評指教,謝謝…

***

這系列對於hcr2的措辭批評,不再回應,我認為就問題本身討論比較好~



雖然還是不知道GIANT職業車隊用的原型計時車之幾何規格
但是
http://www.giant-bicycles.com/en-US/bikes/road/2346/32196/geometry/
插入http://www.giant-bicycles.com/en-US/bikes/road/2346/32196/geometry/
Trinity系列後下叉長度390mm 已經比所見一般公路車還短了~

BH CG aero系列的車架幾何後下叉更短(375mm)~立管隨座椅可調整74~78度
BH GC
GC 的引言(story)中,也是說明此車架就是給計時和三鐵所使用,沒有區別~

至於FELT 以三鐵車起家的車廠,後下叉(405mm)~ 立管角度的也可以做到77度左右
重點是後者的分類目錄上兩者就是放在一起,端視使用者怎麼運用~
FELT TT/Tri

後下叉長度和座管角度的關係不是絕對的,各家廠牌有各自的理由
就您的推論到小結,可能需要再三斟酌~

Hippo201 wrote:

由圖片可明顯看出Giant TT Prototype的後軸長度非常的短

TRINITY A0則沒有刻意縮短後軸長度,軸距縮短了,後上叉角度便不同,座管角也不同

後軸長度越短,車輛加速性越佳,但在鐵人三項中,單車只是其中一環,並不可能像計時賽一般需要全力耗盡

所以在一般市售鐵人三項專用車不會有那麼短的後軸長度,(恕刪)




hcr2 wrote:
這就是所謂正義魔人嗎?


原來這樣就可以當正義魔人喔!
害我苦惱了這麼久…
也難怪最近的分享文、技術文越來越少…
用心分享了之後還要受"用準確的話表達質疑"…
光是想到就累了…更無心去分享…



不過針對這個"標題"的問題
其實MCR是淑女車…
貼心低跨點設計…上下車更為方便…

這是聽某位國手說要把MCR改成淑女車後給他的母親大人騎…
hcr2阿!這年頭社會亂象多,就是因為太多像你這樣動不動就把「我是針對你的言論,不是你個人」

這句話無限上剛成「老子我愛說什麼說什麼,你不愛聽就閃遠點」這樣想法的人拉!

小學老師和家裏沒把你說話禮貌教好阿是不是阿?沒家教!
Eltnegnam wrote:
  不小心在一家車店...(恕刪)
捷安特十一年前的經典車.....mcr1
只在97~98年上市過就沒了!當時車上是配全套dura ace傳動系統,八萬就可入手.....
只是那時花八萬買自行車 會被當成神經病!

MCR我記得在1997年,ONCE車隊有拿它出場過環法的計時賽.

現在的TCR車系 早期就是運用MCR的概念,而另推出的鋁合金車型!
hcr2 wrote:
兩種選手的姿勢或許有不同(因為我們很少見到同一位選手 在兩種比賽場合的照片)
但是你所歸納的(紅 、黑線條)的比較,我覺得有道理…
但是那部分是選手的姿勢調整
而不是
車架設計本身...(恕刪)

不是非常懂
不過個人淺見計時和三鐵最大的差異在坐管角度
而坐管角度基本就決定了Hippo201大大貼的那張姿勢差異圖
其他感覺應該差別不大都可套用, 畢竟設計之初都是以獨推為出發點
各家廠商為了賣錢, 都很會吹

剩下的主要是設定問題, 造成騎乘姿勢非常不同
計時距離短, 偏向極限, 追求最大空氣動力
三鐵距離長, 偏向舒適, 強調長程續航

Terk, Cerevlo, kuota因為坐管可以翻轉, 創造兩種以上坐管角度, 就計時鐵人通吃
Giant TRINITY的坐管是做死的, only for tri, 不會有選手拿這台去參加計時(以專業的來說)
而Giant TT看起來坐管角度也是不可調整的, 所以也只適用計時, 拿去參加鐵人可能會搞到無法完賽


hcr2 wrote:
BH CG aero系列的車架幾何後下叉更短(375mm)~立管隨座椅可調整74~78度...(恕刪)

這邊有點語病,
不是坐椅可調整, 應該是坐管本身可調整, 能調的就能通吃, 不能的就單項專用
如果只是單純坐椅去調前後, 那所有車都可以當三鐵車了

Hippo201 wrote:
夏威夷鐵人賽冠軍,史戴勒及他所騎乘的KUOTA KALIBUR鐵人三項競賽車

突然看到史戴樂的照片就會異常熱血
以42km的均速獨推180km, 再加游泳和跑步.......這傢伙真不是人
他現在好像改騎Scott了
玩球囉~~~
是騎起來會[隆隆]響的MCR耶~~~
改計時把也不錯看~~~

以前還沒禁來禁去的時候, 單車真是[百花齊放, 鑼鼓齊響]的情況呀~~~
有時想想, 如果沒有這些限制, 搞不好競技單車的發展會更快...囧rz
不過應該會變成只有選手能騎到吧...平常人買都買不起...
就算是上班族也能保衛地球的和平!!!
Jalabert wrote:
MCR我記得在1997年,ONCE車隊有拿它出場過環法的計時賽.


小弟因為有緣收到一支MCR的ONCE圖裝車架,
因為一直不知要如何下手,所以放到現在﹔
現在看到這篇文章,又點燃我組車的念頭.............
Jalabert wrote:
捷安特十一年前的經典...(恕刪)


沒錯 這應該是97年左右的頂級車款 (TRC再上去那款)
這台原先是為了個人TT而設計的車款
(早期UCI並無 "車架必須要有八根管,及650c不得使用的規定、手把上不得裝休息把)

但隨著車手(藥物?)越來越強 及一些危險的情況一再發生
所以才將許多規定複雜化 變成現在的TT車種不像早期如此的豐富

印象中我家還有G安特的型錄 小小一本 車子的後方是藍紫色的星河背景
懶的找了 ...
這篇文很不錯阿~~很有內容的一篇文

其實網路上的文字不像說話般有表情有語調

所以有時候難會會造成些不快或誤會

不過至少兩位大大都是言之有物


比較讓人生氣的是哪種什麼論調都說不出來

單憑自己的~想當然耳的~認知~就說話很大聲的去質疑別人的那種人

而當你說出自己的一套理論時~那種人還是繼續駁斥你~卻依人說不出什麼理論依據

總之~這篇人讓人漲了不少知識~~很棒
尊重彼此的價值觀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