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土地比較大,也較不擁擠,氣候比較適合騎單車,種種因素都是比台灣有利。
相對的,台灣的市場和消費者比較淺盆,一股腦風行單車熱,很多買單車的只是一時興起,只是看到別人有騎自己也來騎,當作交通工具的其實很少,上次筆者去荷蘭考察市場,他們車站附近的單車多到爆,那才叫真正的把自行車融入生活、當作一個代步工具使用!大家試著想想,荷蘭人騎著一台幾百歐元甚至是幾千歐元(但是看起來並不是很貴的那種城市車、裝菜籃貨架大燈的)去車站坐火車或是什麼的,感覺很愜意而且是生活的一部分。
你騎個Carbon的登山車或是公路車去火車站搭火車像什麼話!(笑)
台灣的自行車工業全世界聞名,但是對於自行車文化的推廣,絕對不應該只是虛假地順應民意做做戲就算了,
更何況這個民意民情,還有可能是刻意營造的!
在馬路上跟汽機車搶道就不用說了,若走上人行道,我也禮讓行人。
而去餐廳,為了放桌子,餐廳內並沒有太多空間可以容納一台小折。回家時還下雨以致於我冒雨騎回家。
樓主說得風氣,我想要切開來,一個是單車休閒的風氣、一個是單車生活的風氣。
單車休閒這幾年已經抬頭,而我剛開始騎單車時,還是個國中生。同學聽到單車要兩三萬,莫不放聲大笑,怎麼單車會跟機車一樣貴?
但是單車生活,最直接的就是單車通勤。
以台灣,台北市的軟硬體來說,很難。
天氣、道路、環境甚至失竊等因素,很多人都被偷過車吧?我只能說單車通勤還是個遙遠的夢。
群青的高空......朱色的殘照......
飛舞而降臨的...白青之王者....
紅色沙塵----
白色的...火焰,光輝的
一個是生意上的買賣,進而做到全球的製造供貨商之一
對出產地而言單車風行程度的高低實在是沒什麼關係耶~
這是2回事吧!!
對3C而言,我絕的大多數人還是偏好日本製!
台灣製是第二順位!!而且很多東西也都是代工技術~
雖然國內3C消費產品也蠻多元化的也統稱為台灣製,但實為外國品牌!
就是因為交通工具百百種,所以代步工具會依個人能力跟現實的需求做改變!
日本也是文化很高的國家,卻幾乎每個人都會使用腳踏車通勤代步~
日本也有出產知名腳踏車,單車人口也絕對比台灣多
但是單車環境也沒特別好!他們幾乎不能騎到馬路上,只能在人行道上騎...
所以我覺得產業跟生活上的需求是兩回事~
"不一定"會成正比的相對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