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騎24小時正妹極速環島 -->建議不要學習

24耐環島,為臺灣年輕機車騎士流傳的挑戰活動。是指24小時完成機車環島(繞行臺灣全島一周),
中途不睡眠。

起源與風行

24耐環島並非正式賽事,大多為學生同儕之間相約出遊的挑戰活動。其語源可能仿自日語,源自簡稱「鈴鹿8耐」、「8耐」的日本最盛大機車賽事ー鈴鹿8小時耐力賽(鈴鹿8時間耐久ロードレース)。在揉合之下產生此一新名詞。在機車論壇中,1999年已有24耐一詞出現,並有許多摩拖車團體如東吳機研/成大機研等爭相挑戰。[1]由於繞行臺灣環島公路一周近千公里,且機車無法使用高速公路及部份快速道路縮短時間,以機車環島即大約需要24小時,故而得名。

2007年10月一名賴姓男子完成以車齡10年的50cc輕型機車(俗稱小綿羊)環島,耗時24小時16分鐘,里程1,021公里。在網路上發表後造成轟動,被認為是24耐的開端。[2][3],使得環島出現新的挑戰方式,族群則以大學生為主。[4]
[編輯] 爭議

24耐環島以高危險性引發大眾不同觀感。由於臺灣東西岸由連綿山脈阻隔,路況複雜。且因臺灣實行東砂西運政策,時有砂石車爭道。其餘路段又多有單調筆直大道,長途路程及沿線路況皆易使機車騎士感到疲勞。在疲勞和注意力不集中時騎車不只威脅自己更會威脅其他用路人安全。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局(NHTSA)研究顯示,接近80%的車禍和65%的差點車禍與事件前三秒駕駛不注意有關,瞌睡是不注意的主要因素之一[5]。而英國交通部(Department for Transport)的調查顯示,疲勞是10%所有類型車禍和20%公路車禍的主要肇成因素。[6]

2007年12月8日,一名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學生(當時21歲)在讀過賴姓男子遊記後,遂偕同朋友24耐環島卻不幸於台2線臺北縣金山鄉路段因體力不支打瞌睡,撞上路標後不治。死因判定為腦部重創、頸椎斷裂。[7]此事件再次引發網路及BBS上對於24耐是否有意義的爭論。


原文連結wiki
就像我在這串討論裡面的第一篇所說的

我騎摩托車環島

跟人家分享

跟同要愛騎摩托車出去玩的人分享

放在網路上跟人家分享

寫成遊記讓大家感受一下

我心靈層面的成長與和過去不一樣的地方

換來的只有幾位同樣瘋狂的網友支持

換來的卻是更多的批評與砲火

同樣都是寫遊記

同樣都是2X耐環島

看在兩種人身上

卻是不一樣的反應

因為人家是女生

而我是男生

因為我在當時算是宅男世界的一份子
(非常宅)

而當時

人們大多都會說~

這樣做多沒意義

這樣做也玩不到什麼

這樣的挑戰根本是浪費人生

這樣說好了~

在我環島時

我去跟記者說~

我20耐挑戰環島

記者搞不好連鳥都不鳥我

差別待遇呀....

現在的往路比較有"人情味"呢!!!
四年前版上有人分享50cc二十四耐環島,有大學生效仿卻發生悲劇,這能怪原PO分享者嗎?
只要利用交通工具行駛在公路上就有一定程度的風險,更別說環島,甚至限制時間的環島(24耐、19耐、16耐..)
這都是需要事前做好完善規劃才能付諸行動的事。臨時起意而衝動行事,出了事只能說不意外。

她發這篇文章純粹是分享吧?從頭到尾都不覺得她有鼓勵別人效法她的意味。
想砲這沒意義,拼命趕路欣賞不到風景的人,我想是沒花時間看完人家的文章。(她有9天8夜的環島經驗)
我相信會接觸使用網路的人應該都具備基本的是非認知與判斷能力,要說這樣一篇文章會害死別人有些言重了...

騎車長途旅行最重要的首當精神狀況與體力是否能負荷,當感到疲勞時就應當立即休息,逞強而造成悲劇的話只能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吧?畢竟沒有人逼你去做。

24耐環島僅為個人挑戰的一種行為,自己辦不到的事,別人做到了,是我會給點鼓勵,但我不見得要效仿他。
也用不著去酸別人...騎車在外會有什麼樣的風險,我相信只要是有駕照的正常人應該都明白。
天生翹孖管 跑格儀表板 浪花對四鉗 單貳後碟盤  十三吋胎寬 高壓金油管 中置六連桿 三向發電盤 南訓大型重機班116期
反對者:連續狂飆二十幾個小時加上疲勞駕駛很危險
贊成者:出來騎的(開車的)要是自摔還不是會造成他人危險

既然有爭議,不如做個危險分級表讓大家評分一下好了

危險程度1-10級,1最輕微、10最危險
1.沒事跑去登山,對其他用路人的危害你認為是在哪一級?
2.依照交通規則駕駛車輛,對其他用路人的危害你認為是在哪一級?
3.連續狂飆二十幾個小時加上疲勞駕駛,對其他用路人的危害你認為是在哪一級?

有興趣的自己做答吧....
怨念聚合體 wrote:
反對者:連續狂飆二十...(恕刪)


小弟搶答.....

1.一級

2.三級

3.八級

酒駕-------->十二級

熬夜喝酒+酒駕----------->十八級

asoonchai wrote:
四年前版上有人分享5...(恕刪)


的確~辦到了普通人沒時間甚至是沒想過會去辦到的事

她成功了~我也覺得很棒~

但是相對之下

往反方向思考

第一個~

她並非超過一人在環島

以短時間的極限活動來說

我是非常不建議

要是她有先提問~

而我有看到

我會投下反對票

原因很簡單

她對自己的身體狀況真的了解嗎?

出了事沒人能照應呢?

今天出了事~最少也得有個證人吧?

特別是對象是一個女生

恩....抱歉~我並沒有歧視的意思

但事實上~

一人行的活動

女生的的確確比男生還要不安全許多

而有時候~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

所以~她這樣我真的覺得~不太妥當

她辦到了~值得鼓勵

但不建議有下一次
覺得p妹的遊記裡是有鼓吹的意思在吧.

文章開頭就是:

>>直到環完島回來,陸續去了很多地方,才發現..."24耐最終是環島人的夢啊!"


末尾:

>>24耐真的很累...但真的不難...........

可能怕被批評,才在結尾加幾句"並不是鼓勵,不安全...不會再來一遍了"


但是...後來又新補了一段:

>>6/6 啊哈哈~很多版友指出我的極北點是雷達,不是燈塔,一整個很囧
>>所以!!我6號又跑了一趟,去補了回來給大家!!!
>>欠你們的就是要環你們


又跑了一趟
回文的各位,我相信你們一定是基於關心才會回覆,雖然大家的意見不同,但是最終的還是關心版主

-------------------------------------------------------

有人持贊成版主的立場:
是因為版主在出發前有先把功課做足,美中不足的是失眠(其實我每次要出遠門前,也是會失眠),版主在東部時体力和周公快要跑出來時,也有自覺真的不行時,就慢慢玩回去也行....,這就不會增加發生事情的機會...

但不少人也持反對的立場:
你們反對版主的行為,也是在關心她和不贊成大家盲目的跟進,但是~~你們知道嗎?其實每天還是有很多人是在精神不足的情況下,開著大客車一路南北跑,每天才睡四五個小時,如果是你要上他的車,你敢嗎?還有很多大卡車,砂石車,小客車......等等,是這個社會的各個行業所不為人知的辛苦面,你們平時有在關心嗎?不要用一個標準來限制所有人,因為這個社會是很多樣化的

在這裡,我只會跟版主說一個贊,雖然年輕就是本錢,以後在規劃上還是要多多的搜集他人的經驗;不要像之前本版有位大大,在十七歲前要出門騎腳踏車環島,而且目標是三天完成,出發日剛好颱風又要來了(那棟大樓還蓋很高咧),還是堅持一定要走....結果到東部就爆膝蓋了,那個小朋友...唉~~,就是不良示範了
三腳阿喵 wrote:
覺得p妹的遊記裡是有...(恕刪)


不要太在意吧!良藥苦口,哪個孩子愛喝藥呢?我想p妹最大的問題就是只是《24耐吧!》

囫圇吞棗就是那樣,無法深刻感受旅行的涵意及獲得內在修為!

反倒另一個女生的六天五夜《CUXI環島之旅》,我給予高度評價。

但是,總是平安就好!

在以前有位姑娘鼓吹《只要我喜歡沒有什麼不可以》,結果造就不少叛逆少年!

又有人倡導《人不輕狂枉少年》,也讓不少年輕人誤觸法網!

不知道又有多少猴西嬰仔拿飆車當測速,但是這種行為一直都是存在的!

只要沒有人因為出事後具體指控,因某某人鼓吹才發生,大概就高掛無事牌。

所以p妹才在結尾加幾句"並不是鼓勵,不安全..............



becool996 wrote:
24耐,發生意外瞬間...(恕刪)



竟然說山難造成其他人的危害!?這點我笑了.....
救難隊不是人?他們要是出事拜誰所伺?

誰說只有機車24耐會摔下山?單車不會嗎?
誰說出現疲勞狀態 = 一定遭殃?


"話說以前我朋友在山路看到一個騎單車的下山速度為之奇快.煞車不及一頭摔往彎道草皮.起來還說我的單車......愛車成癡我看八成危害其他人也是先為自己單車找想"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