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n38 wrote:
我不是來罵你的,別緊張...(恕刪)
不好意思我嘴賤害大家耳朵痛了,自己的意見很反常,所以常常就....
想想為何有「座位」需要「博愛」?問題根源是否因班次過少而導致無位可坐?那麼業者應該是提昇服務以符合需求吧!而不是是用「博愛座」方式「侵害其他乘客權益」來達到目的!這樣是不是利用製造「可以坐」「不可以坐」的「階級對立」方式來規避業務義務?
白話文就是:貼告示+椅子漆藍色,讓乘客們去「狗咬狗」就好了,運輸業者不增班免成本好輕鬆喔~爽
所以「狂鞭」那2位車友坐「博愛座」的適法性在哪?抱歉我真的找不到!車沒折應該是他們付了80元吧,付了80元就是當腳踏車進站,所以沒停中柱2側就真的是不對了。
這些問題如果用「道德」層面去推論就更可怕了!乘車補助的「社會福利」措施可是「受薪階級」繳納「稅捐」支應的,俗諺「吃果子拜樹頭」這廂變成了「吃果子踢樹頭」(多踢一些果子下來吃 <--> 不但要乘免錢還要坐免驚)是怎麼回事?也許應該建議內政部改成「乘計程車補助」吧!
1928樓提到了「大眾捷運法」,其適用對象包括「公車」嗎?我原文只提「公車」沒提「捷運」啊~
「低落的法治教育」這句話確實不妥,改成「相對較低的法律素養」比較適合。
「鄉民文化」依維基百科解釋:
「鄉民」(網路用語)用以指稱一些不懂得判斷事情是非、只跟著群眾起鬨的網友。
「文化」是對一個人或一群人的存在方式的描述。
好了啦再講下去換我被鞭到死....

免責聲明:
以上言論為玩笑話,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亦不代表本人真實意圖,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