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下看之前, 先說明兩件事, 希望看官能了解我的立場。
首先, 我不贊成"立法要求腳踏車加裝任何其他的配件"。理由很簡單, 要不要裝什麼是我的自由。
第二, 什麼叫外部性*(externality)?
Externality causes incidental effects to others not directly involved in the activities and no corresponding compensation is provided to or paid by those who generate the externality.
Economics: Principles and Policy. W. Baumol and A. Blinder. 2003**
簡單來說就是, 我幹了某件事卻影響到不相干的人。好的外部性(beneficial externality), 我家門前種滿了賞心悅目的盆栽, 讓路人都心曠神怡, 但是他們沒有, 也不用付錢給我。不好的外部性(detremental externality), 二手菸, 應該不用多解釋吧!
政府制定法律其中一項目的是"解決外部性的問題"; 這當然是指不好的外部性。所以, 沒戴安全帽(^1)這件事基本並不會對其他不是騎士的人造成影響, 立法強制配戴安全帽的考量應該不是基於外部性, 而是希望騎士能多一分保護 (就是"我是為你好啊!!")。至於燈光和鈴鐺, 燈光是必要的, 但鈴鐺就免了。我一直維持慣有的立場, 燈光主要不是為了照亮大地, 是要讓別人知道有人/東西在那裡(^2)。鈴鐺... 就像前面很多人提過的, 用喊的比較快, 而且也更為明顯、明確(^3)。
另一方面, "責任"很重要!! 命是你自己的、小孩也是你自己的, 我們都有責任照顧好自己。命也是別人的, 小孩也是別人的, 我們不應侵犯他人生命財產。溫良恭謙讓, 日三省吾身。做不到, 那就別怪別人訂規矩。(雖然訂規矩的人也...&#^%@€)
我不贊成立法這個方式, 但我也不會舉反對牌, 畢竟此法一出, 不想戴帽裝東西的人會想其他的辦法; 沒有人會因為不騎腳踏車就掛在那邊。生命自己會找到出路。如果政府一直用汽車的思維來看速可達和腳踏車, 那社會就不會以兩輪車為核心發展。再多的無車日、"對地球好一點"都只會是休閒娛樂罷了...
最後, 政府高官你們可以再混一點, 基礎建設是你們的責任, 不要每次都說是我們不小心。
---
* 維基上關於外部性的條目, 看前言的部分應該就夠了...
Externality
外部性
** Baumol 和 Blinder 是誰? 請自己看維基上對兩位大師的介紹...
Baumol
Blinder
^1 安全帽/帶/氣囊/... 都沒有safety 這個字。這是一般人對安全的迷思。
^2 這或許是歐洲車到了美國都得貼上四塊貼布的原因之一。看看可憐的astra...
^3 如果我"戴" BELL, 這樣算兩種都有嗎? (可惜我的是NTD700的賊安特, 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