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ejohn wrote:以坡度來說,這一段坡...(恕刪) 補充100% 坡 =45度 每前進一百公尺 上升一百公尺10% 坡 =4.5度 每前進一百公尺 上升10公尺環西有一段23%坡,選手們就已經感覺是在騎牆壁了.....視覺是會騙人的唷~
之前有看到這東西分享~沒想到真的變產品了如果適度包裝這真的可以變成逸品~因為1.重量很輕.......這種RC無刷重量很輕(無刷本體可能只有1~200克)~比起傳統鼓轉馬達電動車(裝在輪圈中央那種)要輕太多(約2公斤)2.無阻力.......看影片就知道~啟動時轉軸才與輪胎接觸不使用時則離開輪胎~完全無摩擦(其實我嚴重懷疑鼓轉馬達號稱無阻力)不過這東東真的不便宜~還有安裝固定方式可能未達理想
jonchannile wrote:這個坡, 應該是在天母從天母國中後門, 往文化大學的方向...很陡是真的, 因為下坡路段常會有車禍但, 又很像是在北投^^||| 我也覺得是在天母但不是jonchannile指的那條產業道路(那條路我大學騎了4年)應該是天母北路190巷兩旁都是好野人的別墅住宅走到底可接上水管路步道最後可以接到上面那條產業道路我走過1、2次幾度、幾%我不知道讓人想講彰化是真的janssen_su wrote:看了你這樓..我直接看影片二....XD 影片二看了2次(是為了確認是不是我認識的那......條路)影片一 忽略(沒有正妹背書呀XD)
開發個輔助器產品的人小弟我認識當初他在測試時曾多次跟我有很強烈的爭辯,爭辯內容:1.這個產品誰要買,一般騎乘單車的人要不高單價,要不通勤低價位,會購買的族群不夠明確定位不明2.無碳刷馬達要達到高效能要使用LI-PO電池來驅動,控制器需高階可程式化電子變速器驅動,成本非常高且模組需由CNC切割,售價自然無法壓低請問誰要買/要買的人買的起嗎?3.起動由微動開關起動可調速,但關閉輔助器時就發生問題(來不及關閉或誤觸造成爆衝)4.一般USER對LI-PO鋰離子聚合物電池的保存及使用都無概念,容易發生過充或過放及爆炸的危險但經過幾次爭論之後,我同意也接受他的論點(但也不完全同意)1.目前市面上電動輔助單車種類很多,但最常見的族群全為青壯年人,高單價碳纖維車或名牌車買的起但不願裝/買為什麼?因為很丟臉有失顏面,單車就要雙腳踩才叫騎車,而且固定在車上難看又容易傷車架,再來非常願意裝的人又買不起為什麼?一臺單車才幾仟塊或近萬元,雖然騎不動非常需要,但整組價錢近2萬,當然需要的人只是看看就好那真正會買的在哪裡?收入高但年紀已過40或50歲的人,想騎單車但體力又不足與長途騎乘與四處逛逛,靠輔助器幫助他騎上連一般年輕人都很難騎上去的地方,開發的人當初就是自己過50歲想騎車但騎的很累,有一次跟他女兒外出騎車,在我們一般有騎車的人看似簡單的坡,但他女兒卻是痛苦萬分甚至牽車才能完成,所以他才會想開發出這個輕量化體基小的輔助器幫助騎乘,但也非從此不用踩踏,也是需要透過變速及踩踏來完程路程所以這個輔助器是給體能不足/上年紀又有經濟能力的族群來使用2.無碳刷馬達的概念,它與一般量產產品不同,他的概念來自電動R/C 的輕量化高扭力轉鼓無刷馬達為主要動力,但輕量化與高效能它後面代表的是高成本,像開發者與我都是在玩電R/C,相對對於電裝搭配有一定認識,所以沒有困難但對一般使用者你如何灌輸及教導他正確使用呢?賣產品簡單但後續客訴及抱怨,跟使用者不會使用造成損害,後續維修成本絕對高出於你的銷售成本,百害無益3.輔助器有誤觸及操作錯誤造成爆衝危險,雖然在產品可依使用者操作放是修改程煞控方式來關閉輔助器電源,但也只侷限在V煞跟C煞系統可以達到煞控功能,像油壓碟煞就無法做到煞控,這樣反而後續會有更多糾紛產生我曾經想買過一組來使用,但使用者是我家女王,而我呢?我是屬於買的起但不願裝的那一群,因為裝這個會被車友笑,但為啥還買?女王的車是鋁車架我的是全碳車架,裝鋁車架較不易傷車架結構,但裝在我的碳車架我怕哪天車架變成兩截(雖然可塑模合車架但我還是怕怕),當跟女王一同外出遊騎時就不用再只騎河濱路線跟人擠,女王可以跟我走更想走的路線而不用去擔心路線過於艱難或長途造成勞累女王霸騎,所以我會想買是給女王用,但等我年紀到了還想出去騎也可以裝,哪時別人的眼光已經不重要了其實這套輔助器跟市面上所以電動腳踏車不同也是有區隔的,開發者強調他是輔助器不是電動腳踏車的改裝件,使用者還是必須以踩踏來完成行程,另外遇到爬坡還必須經過適當的換檔來完成,只是一般人已經爬得喘吁吁上氣不接下氣,你只要用一般人騎略高於平路的體力來完程即可,所以這套系統"勇腳"及"青壯年"人並不適合到此小弟先聲明:我與開發者純為R/C的飛友,但我騎車時間較長,當知道他要開發這套系統時反對聲音最多反而是我,我會回覆並不是替朋友推銷也沒必要(單車市場已萎縮,推銷賣不出去的產品只是跟錢過不去),如果你要買反而我會叫你不要買,因為這種產品對於一般人要了解還有困難性應該讓G牌或M牌他們去開發,小量製作自己用就足矣,但我看有些車友的觀念有差異,我才會雞婆想要上來說,至於朋友這套產品目前的: 銷售/售價/取得 我完全不知,但我非常贊同朋友開發輔助器的初衷,畢竟單車也算是全民的運動不是嗎?用輔助器可以使弱小族群也有征服高山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