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自律性的問題,今天發生在關渡大橋旁的單車道

自行車道如果有警察有交通條款的話,大家都會說在亂搞 (搶錢之類的......)
我或許是那個阿北,不記得太多細節.但樓主描述的時間,地點,重點情節和我的境遇幾乎完全符合.只記得當時一隻狗在步道右側蹲著,在我騎近不到2,3米時突然起身横向竄出,距離太近無法閃閉,一時間直覺反應兩手同時剎車,就這麼後輪蹺起整個人如蛙跳般彈飛出去,重重貼摔地面,兩手軸兩膝內側痛徹心扉,幸未昏迷.只覺有二三位善心車友在身邊關心照護,在此深深致謝.特別感謝一位身材壯碩約莫30多歲車友將我和車安置至休息區直到我無礙方離去,樓主您就是那位嗎?若是,老哥再次說聲"謝謝","安主鞋",3Q","阿里阿多".不經一事不長一智,摔車嚇不倒我,安全裝備再加強,驚覺性再提高,一定是快樂出遊平安回家.

啾噗追趕跑跳碰 wrote:
或許行人跟腳踏車的規劃路線要再調整一下><
...(恕刪)



最好劃分
"成人單車道" (騎快車的)
"兒童單車道" (慢車)
"跑步專用道"
"散步專用道"
"輪椅專用道"
"遛狗專用" (還得分惡狗跟乖乖狗...)
......
......

分不完了....
分完了,大家也不照著走,有用嗎 ?

總之假日想騎稍微快一點的,請遠離熱門的自行車道 , 改騎鄉間小路/山路/濱海等等
假日去自行車車道,就抱著時速 5~10 km/h 的速度前進 ,
慢慢騎,走走停停看風景照照相 , 吃吃喝喝 ,
看看美眉....反正看看不用錢 , 有問有便宜 !(這句話是開玩笑, 別 K 我)
不管是騎哪裏,專注路況、隨時保持警戒心、遇到有疑慮的路況時不客氣不猶豫的發出警戒(善用車鈴鐺、嘴巴)、減速觀察應變而後伺機快速遠離高危險人種、車種,騎車上路(不管是哪種路)本來就有極高的風險,只能善盡些人事與安全裝備來增加安全,放慢速度並融入身邊的環境美景是騎單車特能獨享的休閒方式,如想體會運動奔馳的樂趣時就要挑些冷門的時段比較安全些,各位騎車的初衷為何呢?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