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車上的零件除了車架之外,大都是品牌商品(最低階的那一種)。所以要升級應該不難,真正的〝難〞在於自己的心態。
曾經的想法
自行增加可變速的大齒盤
後來因增加機械複雜度(多了一组前變)、前後變速器配合的順暢度(原車只有6速,運作非常順暢)
,鏈條長度可能不夠而作罷。
單純加大齒盤
對現有的的爬坡力又會消弱許多,令人感到遲疑。
當下,真有跟1600大大相同的困惑,我真的買錯車了嗎?
回歸理性(因為沒有錢

我想無非就是享受4輪+2輪的樂趣。
以自己來說,我沒有與摺疊車共乘大眾運輸工具的需要,所以重量就不那麼計較。
4輪+2輪原本就是輕鬆探盡美景的做法,一昧的追求速度好像又失了悠閒的本意。
在高雄,每天也只是負責買便當、飲料、宵夜、水果。半徑不超過一公里。
每星期回鄉下,汽車不用掛車架即可輕鬆帶回家。
原廠車的低齒比,也許就是要告訴你,不管在山上、海邊,上了這台車就是要放鬆自己。
因為它就是道地的散步車,可放在汽車行李箱的那種。
快速這檔子事,我想就留給公路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