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頸鹿"的愛好者請進,說說你為何前叉上管留很長或是用龍頭增高器。

若評論長頸鹿的論點是因為安全上的考量
那我覺得提醒一下是無傷大雅
若只是因視覺上的喜好去譏笑別人的設定
那就真是很無聊的行為....
好看不見得好騎
好騎不見得好看
何況造成斷裂的原因並不只一項
誰能保証一定是因為設定太高所造成的??
PowerRock99 wrote:
所以單看頭管長度材質材料就決定一切?
還是想表達這又是一國產之光?
質量超英趕美?

力矩力臂什麼的都是狗屎?
都不用考慮在內了?
這又算啥?
張飛打岳飛?

.誰他X的騎那台小徑能把頭管切到一拜的?
傻啊?
腦袋讓驢給踢了還是被門板給夾了?
..(恕刪)


講了一堆,你到底想表達啥??

材料:航翊小於等於TREK
切面結構:航翊等於TREK
頭管長度:航翊遠大於TERK
施力點受力點:同樣都是使用1-1/8無牙頭碗,1-1/8龍頭(長度不限)

在這3個比較起始點,以你的論點航翊頭管早就不知道斷到哪去了.....

問題是我寄給香港的某支小徑車隊的6/7支車架裡,比賽車,還沒看過斷的

長頸鹿公路車會斷的理論,用在小徑車就不適用??你的物理現象遇到小徑會轉彎?

張菲打越飛?這形容詞用在這裡也怪怪的

你的癥結點到底是國文問題?邏輯問題?還是物理問題?
AM TSR/BF PR/BIRDY Ti/BIRDY Capreo/BROMPTON M6L/DAHON PSL/DAHON Jxp/DAHON III

PowerRock99 wrote:
樹大必有枯枝啊真是林...(恕刪)


原來閣下說的是那兩個墊圈喔
好吧,是長頸鹿,然後呢?

davihuang wrote:
張菲打越飛?...(恕刪)


這個張菲最多是打胡瓜或豬哥亮....
越飛又是哪位?
拿我較熟悉的捷安特舉例,TCR ML size的頭管高度為17公分,Defy ML size的頭管高度為18.5cm,柔軟度不好的人選DEFY再裝支0角度或是向上角度龍頭,很容易就能達到原本把TCR裝成長頸鹿的把手高度了
大块头 wrote:
180cm身高買座管...(恕刪)

Luke Chen wrote:
拿我較熟悉的捷安特舉...(恕刪)


這個就必須要斜上管壓縮架了......水平上管出於安全考量,至少要比胯下低一點。因此如果要使得握把跟坐墊得到等高,假設前叉角度是70度,水平上管高度等於胯高,龍頭是上抬10度10公分長......大約龍頭安裝點的高度還是要比上管高10公分......沒法不用長頸鹿
davihuang wrote:

這是航翊小徑車架,以一般長頸鹿的標準來看,這種頭管長度已經長到不知該怎麼形容了
要說結構,這頭管外徑1-1/8,內徑通用一般膨脹器,所以頭管切面的結構部份看起來是標準規格
要說材料,說這些大廠的一級車架碳纖用料比航翊2萬餘元的車架差,我看大概也沒人會相信



如果以各位的臨界標準來看,這種頭管應該斷了不知道幾次了
可是我看過的6/7輛車裏面,好像還沒斷過的
我的意思不是說長頭管一定不會有問題
而是以我切身觀察的經驗來看
有些人實在把長頭管易斷的結論過分誇大了


這台超離譜的小徑車當年出的時候我早就很想說了

沒有斷的例子並不代表不會斷
斷的人泰半是羞於分享...
再不然就是車主也心裡有數知道這車的罩門
自認會操爆的人也一開始就不會買....

也許這前叉在下段龍頭不會用到的地方加厚了吧...我亂猜的

說真的一些很天兵的品牌出的各種神車也不是一台兩台
例如只直接用一般公規輪組和前叉,後叉規格的協力車...
航翊有沒有測試過這支前叉的安全性不得而知,但很多全碳前叉的手冊裡白紙黑字地寫明墊圈高度有限制,硬要挑戰原廠的規範,就不要前叉斷了再來怪強度不夠...不看零件說明書就硬上或者自以為比原廠懂得更多似乎是國內許多單車族的毛病
奇怪了
我之前編輯的東西沒編輯進去

我後來是要補充
搞不好是這前叉在下半截做了加厚設計

另外一些怪怪廠牌出的天兵車也不是一次兩次
例如100/130的協力車
前叉和輪組也是沿用普通的公路車零件
iwasafool wrote:
沒有斷的例子並不代表不會斷
斷的人泰半是羞於分享...
再不然就是車主也心裡有數知道這車的罩門

我後來是要補充
搞不好是這前叉在下半截做了加厚設計


...(恕刪)


嗯嗯....

斷的人?泰半?搞不好?
這樣實事求是嗎?

....請問到底是斷了沒?
還是說已經有人斷了,只是你剛好都不認識??




AM TSR/BF PR/BIRDY Ti/BIRDY Capreo/BROMPTON M6L/DAHON PSL/DAHON Jxp/DAHON III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