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作博美 wrote:
剛google了一下, 找到了這一篇....話說...葛林藥局的補給好豐富喔!
原來葛林藥局補給品那麼多, 所以有力氣搞笑
葛林藥局??這是哪裡的藥局呀?
轉角遇到女鬼 wrote:
葛林藥局??這是哪裡...(恕刪)

Orica
Greenedge


狂熱風火輪 wrote:
我有個構想,單車活動的主辦單位在賽道上設立補給點,車友自備補給袋(數量依主辦單位設立的補給點),此袋比照路跑的寄物袋,容量小一點,也有號碼牌,想補啥,自己裝進去。報到時,交由主辦單位派車托運至各補給點。...(恕刪)


這個構想在今年五月的CHALLENGE TAIWAN 226鐵人賽已經在做了 (國外應該也都是這樣做的)。賽前選手放進自己的補給品,吃的(飯糰,能量棒),用的(肌樂,風衣等)到大會給的補給袋,在單車終點前有一個補給站,專放這些補給品,參賽者可以自己進去拿,有工作人員幫忙。

因為226一般選手可是要花十幾個小時。
Ironman 賽事有兩個 SNB (Special Need Bag),報到的時候交給工作人員,會在賽程中由義工交給選手。第一個是在自行車段,第二個是在路跑段。看選手覺得自己到時會想要什麼東西通通都可以放進去。

看看範例

不過因為氣溫的關係,要是放什麼巧克力棒之類的應該會完蛋。
Apple=王道 機器人=抄襲 窗戶=死定
轉角遇到女鬼 wrote:
國內自行車競賽或活動,都有提供補給站

國內花東聯賽也是沒有補給站
完全是隨身保姆車動態補給!


補充~
sular wrote:
PRO騎很快拿補給袋也是要練過

不但騎行者要練
其實連補給者要交付補給袋動作也是要練

(一)
轉角遇到女鬼 wrote:
國內自行車競賽或活動,都有提供補給站

記得全國俱樂部聯賽的菁英組是「不落地補給」,但看影片,環花東的「市民組」似乎也是不落地補給(水),也就是「行進間接水壺」,和traveller777大大說的「有補給點,不過是以吊袋傳送補給品。」有異曲同工之處,參見「環花東第二日 - 市民組第一集團」、「環花東第二日 - 市民組第二集團」。

2011年MAXXIS 太魯閣登山賽,選手好像也是「不落地補給(水)」,參見4分53秒處寫著Feeding Zone,4分56秒處選手丟掉空水壺,4分57秒處接下工作人員之水壺。此乃「不落地補水」也。


版主轉角姐提到「國內自行車競賽或活動,都有提供補給站」
國內自行車競賽有分很多種,補給方式也不同,茲分析如下:
1.公益性質: 1919愛走動。單純為公益而騎。

2.休閒性質單車活動(有補給點): EX:通宵自行車活動(30KM、60KM)補給點有綠豆湯、水、香蕉,參加者非常廣泛,有騎淑女通勤車者。

3.觀光性質單車活動(有補給點): EX:郵局萬人單車活動、遊山觀海、雲林母親河,補給點有水、香蕉,但由於非競賽,慢慢騎即可。除了有大會收容車、維修車,車隊也有派自家車來補給。

4.自我挑戰性質(有補給點): EX: 環高雄、環彰化、極限三號、紫南宮百K。 有晶片計時,關門點時間雖說綽綽有餘,但如果是平常騎河濱者,恐無法完成,加上距離長、天氣炎熱,因此大會會規定須平時有長距離騎車者,方適合參加。 而補給點的部分有「水、香蕉、餐包、肌樂」讓參加者有短暫休息、補水之地方。

5.競賽性質(繞圈、計時): EX: 台72線自行車大賽。 除了40KM團體計時組規定嚴格(且也沒時間停下補給)之外,自我挑戰組也嚴格,禁止車隊自家車開進賽道,也無大會維修車。(自我挑戰組有補給點)

6.競賽性質(有積分、或獎金)(無補給點); EX: 各縣錦標賽,市民組開放給一般人士參加,但大多無補給點。 全國俱樂部聯賽,看簡章似乎也沒補給點設制。參見「2013全國俱樂部聯賽 阿里山自行車賽

需注意; 競賽、有獎金的競技,保險不理賠因競賽而受傷之事宜。


(二)
traveller777 wrote:
有補給點,不過是以吊袋傳送補給品。
在路邊會有工作人員,把袋子舉高,讓選手抓過去

轉角遇到女鬼 wrote:
請問..環法賽...有設補給站嗎?

看影片【環花東第二日 - 菁英組主集團】,有環台賽、環法賽的FU,選手後面跟著許多隊車,選手騎車的時速也不低,有40~50吧? ...之前看環義大賽,除了有traveller777 大大說的「定點補給點送吊袋」,還有「隊車送吊袋」,車隊騎士一人放慢速度退到後面,接過隊車送來的吊袋數個,然後再加速騎到集團之中。 不知全國俱樂部聯賽的菁英組是否也用隊車送補給品?



(三)
danny07 wrote:
記得可樂是車隊指定的補給飲料
有咖啡因提神,有糖份提供燃料,有氣泡有口感容易飲用
我騎車休息一定會喝一瓶可樂效果很好
試過沙士的效果較差(檳榔攤大部份沒賣可樂)

可樂,在郵局萬人單車活動之西濱,檳榔攤有可樂。

2012 AMD環花東國際自行車大賽Day1,三分10秒~13秒處,有外國選手喝可樂。

這位外國選手的可樂應該是放車衣後口袋,或是動態補給時拿到的,因為車架已經放了兩支水壺。


需注意: 可樂、礦泉水等「寶特瓶」請勿放置於水壺架,因為寶特瓶比較小,會跳出水壺架,造成後車的危險。

參見簡章:「郵局萬人單車活動
●「鐵馬騎跡,一路有您!」感謝全國車友情義相挺,期待103再創單車奇蹟。
●活動當天氣候晴朗炎熱,請車友多補充水分及電解質,避免中暑。
請車友使用標準水壺勿放置寶特瓶於單車水壺架,因容易造成脫落,嚴重危害行車安全。
pao.chu wrote:
國內花東聯賽也是沒有補給站
完全是隨身保姆車動態補給!


補充~

不但騎行者要練
其實連補給者要交付補給袋動作也是要練

pao.chu 大大晚安

請教:
若是市民組的個人參加,沒有隊車隨行,那如何補給?

還是說,只有菁英組是「動態補給」? 而市民組是「定點補給」?

謝謝。
轉角遇到女鬼 wrote:
謝謝大家指教~
果然是國際賽,補給也不一樣呀~

pao.chu wrote:
國內花東聯賽也是沒有補給站
完全是隨身保姆車動態補給

pao.chu wrote:
補充~

不但騎行者要練
其實連補給者要交付補給袋動作也是要練

誠如pao.chu 大說的「全國俱樂部聯賽的自行車大賽」,都是「動態補給」。

有一次到車店買水壺,看到老闆店內掛滿獎牌(老闆個人的),和他聊單車活動,他說他們車隊要參加環府城大賽,並且說強度很高,一般人恐無法完賽,且參加選手沒有「白袍袍、秀綿綿的膚色」,每個都是「曬黑到不行」,加上追逐、輪車意外性危險高,受傷在所難免,大腿、小腿都嘛有「戰績」(傷痕)。

他說真正的競賽選手很少上01的,不過,今日有pao.chu 大大這樣的「PRO選手級」為我們解說,真是榮幸。
【麵包超人】 wrote:
(一)記得全國俱...(恕刪)

你回覆很詳細


【麵包超人】 wrote:
請教:
若是市民組的個人參加,沒有隊車隨行,那如何補給?
還是說,只有菁英組是「動態補給」? 而市民組是「定點補給」?
謝謝。


若是個人參賽只能靠親友們協助了
(這兒要看個人平時人際關係摟~)

花東賽沒補給站不管是市名組或精英組
影片上看到的完全是隨行車隊移動式補給

亦或是加入那些車隊平時一起練習。。。


【麵包超人】 wrote:
他說真正的競賽選手很少上01的,不過,今日有pao.chu 大大這樣的「PRO選手級」為我們解說,真是榮幸。



wow~!
誤會大了!
我不是選手柳~ 是愛耍嘴泡的車手!


4.自我挑戰性質(有補給點): EX: 環高雄、 環彰化、極限三號、紫南宮百K。 有晶 片計時,關門點時間雖說綽綽有餘,但 如果是平常騎河濱者,恐無法完成,加 上距離長、天氣炎熱,因此大會會規定 須平時有長距離騎車者,方適合參加。 而補給點的部分有「水、香蕉、餐包、 肌樂」讓參加者有短暫休息、補水之地 方。

贊同
但是,行前要看一下地形高度分佈圖。如果中間山地走不完,補給點離很遠,就得先在半路上的商店買食物和飲水,不然還沒撐到那邊,就先餓肚子。
恆春半島挑戰賽就是一例。

還有,參加長距離賽事之前,建議先徹底檢查車子一遍。要是煞車線鬆掉、輪框偏擺,騎起來萬事皆不順。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