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腳踏車齒盤都要做右邊??

剎車左右問題是可以對調的,這請車行幫你處理就可以了,會的話自己處理也ok
但左右腳出力問題,我覺得是你心理因素,不會有哪邊踩踏比較重,所以只能自己去習慣了,除非你的車有問題
我也是左撇子,但上面兩樣對我來說都沒有發生

battery0922 wrote:
為什麼腳踏車齒盤都要...(恕刪)


稍微翻了一下資料, 現代自行車為什麼將傳動機構 (DRIVETRAIN) 設計在右側而非左側, 有兩個原因比較多人提及:

1. 人們上馬的習慣: 古時人們騎馬多由右側上馬, 由右腳先踏上馬蹬, 左腳再跨過馬身, 一屁股坐到馬背上, 完成上馬 (下馬) 的動作. 因為這個由來已久的習慣, 讓早年自行車的傳動機構, 選擇安裝在右側, 讓騎乘者上車後, 可以依靠右腳蹬上自行車的力量推動自行車前進.

2. 齒片螺牙的設計: 另一說是齒片螺牙的標準, 1800 時期, 英式 (法式) 牙紋的設計是順時針旋轉是緊, 反時針選轉是鬆, 為了讓自行車騎乘時更安全, 許多工程師接受這一個標準, 將傳動機構設計在自行車的右側, 讓騎乘者騎乘時, 齒片螺牙能保持在旋緊的狀態, 而不會越踩越鬆造成安全問題.

當然, 這都是早年歐洲人因習慣所慢慢型塑的"標準", 也因為這一個"標準"能夠讓當時的市場參與者廣泛接受, 因此, 也漸漸的成為現代自行車的雛型.

好了, 以上的都是網路抓來瞎掰用的, 可以預備開砲, 轟 !!!




遜弟 wrote:
螺絲...(恕刪)

在繼續往螺紋方向探討之前,可否先問一下,大家都知道英日規的BB牙紋(就是現在最常見的那種,正式名稱為BSA),本來左右邊牙紋就是一正一反嗎?這種設計原本就是為了讓它不會越踩越鬆,也因此右側drive train似乎和′常見的′螺紋方向無關...
BB左正牙右反牙自有它的道理, 萬一鬆了還可以歸家;
如果造成左反牙右正牙的話, BB一鬆珠盤就往車架內縮, BB不就鎖死了麼.

當然這狀況不適用於現代通常的cartridge bearing.
如果一開始全世界的規格是左邊的話
我想現在可能也會在左側
但至少現今右側已成了世界標準規格了
網路讓世界透明,但許多資訊卻是僅供參考!

battery0922 wrote:
為什麼腳踏車齒盤都要...(恕刪)


這問題...好妙!
用生產及組裝的思維來想可能會比較接近(這只是我純粹用製程角度猜想而已,不一定對)
在右側,大盤及飛輪在上鏈及調整時會比較容易順手,右手會比較順暢-轉大盤及掛鍊條
久而久之就成為不成文的規則吧
就像把後煞把裝在右手邊的道理一樣,這樣師傅在調鏈調變速時,手就不用伸到另一側去按煞車了
方便了許多
單速車確實是可以裝在左邊啦

我還看過有人兩邊都裝(沒錯 就是兩邊都有裝大盤跟鏈條!)

個人是覺得完全沒有意義...
battery0922 wrote:
為什麼腳踏車齒盤都要...(恕刪)


印象裡二輪交通工具都從左邊上下,
應該是慣用右手的關係,
右邊上車從沒試過,
右邊下車就幾乎要倒車!
因為左手不慣施力的緣故。
一向都是左邊上車右腳起步,
下車時左腳先落地,
右腳脫卡再抬起橫越坐墊下馬。
駐車架是附屬品,
裝哪裡應不影響設計意志,
第一台公路車駐車架還裝在BB後方正中央哩!

自行車機械結構複雜所以設計在右側應該不成立,
機車結構更複雜卻傳動在左煞車在右,
有些設計取決於當初發明家的一念之間,
後來者或許有意改動但已約定俗成成爲習慣,
小眾的趣味單品或許有,
但是市場主流還是很難改變。

四輪二輪發明者都是法國佬,
害我跳錢坑也是他們,
要打小人請多扁兩下~

battery0922 wrote:
為什麼腳踏車齒盤都要做右邊??


跟螺紋向右為轉緊有關,如果齒盤在左邊的話,傳動零件很容易鬆脫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