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剛買的M1,騎車騎到手會痛...

wantrv+01 wrote:
同事身高號稱160CM.....(155CM)
也是騎14吋的M1....騎了三天...覺得太小....
恕刪)



有圖有真相!~~~請po一下155cm騎十七吋車架的樣子來瞧瞧
小弟身高162,也是騎17吋的M1,並無覺得任何不適,
最近把座墊往後調,換成10CM的水平龍頭反倒更舒服一點,
也許是樓主尚未適應M1的騎乘角度或是柔軟度還不夠,
加上M1的出廠設定就跟登山車不盡相同,但每個人身體各部
比例不同,還是做一下比較精確一點的fitting會比較好,
一點淺見僅供參考,如有錯誤請不吝指正。
ming03.tw wrote:
潛水潛了好久...
...(恕刪)

我今天也牽了M1回來~剛交車的時候一上座也是感覺手把及座墊的位置很不舒服!
在店裡跟捷安特師傅討論調教位置到自己舒服的位置,雖然沒有個標準也不知道這樣調整對與否,問師父他也說你試試看舒服就可以!變速把手及煞車好像也沒有標準位置,剛開始感覺拇指無法很順利的調整變數手把,經自己的感覺與調整的效果後,覺得調整真的蠻重要的,剛剛騎回來里程數約5K還沒有很不適的狀態!倒是未調整前騎不到1K就覺得手酸有點拉不到手把的感覺!
我覺得自己準備內6角比較快!自己調看看真的不行,再找更專業的技師~~
我是156cm的哈比人,現在還是小肉腳一個

我的車子是m2 14吋
剛騎的時候也是有手腕易酸的問題
本來以為是太趴的問題
後來換了人間肉球以及加手套
狀況馬上改善了不少

最長一次騎60幾公里時,
把重心放在屁屁,姿勢也會不時作調整
那一趟下來手的狀況還好,屁屁也沒事
倒是同行的一位男生(跟我一樣是新腳)
屁屁已經痛到不行

之後適應了車子及騎的方式
現在不會覺得太趴了....

對我這個新手而言,
騎單車的經驗就只有之前騎淑女車通學的經驗
對單車也不了解
更遑論知道那種車架適合自己了
只能說幸好店家不錯,沒有亂推一些有的沒的

再加上多上01找文章看,慢慢改善囉
ming03.tw wrote:
潛水潛了好久...上...(恕刪)



HI~我的身高也是163cm,剛好也是騎17吋M1的女生。


買車前我有做過很多功課,知道M1車架比一般車小、前叉無避震效果,
但因他符合我的各項需求,所以我從沒有改變初衷,去車店第一眼看到他後,就直接帶他回家:P
從買車直到現在,我對我的愛駒非常滿意,從沒發生過妳這類問題(我的騎程距離可能比妳想像的還遠)。
(我沒改過龍頭、也沒改過把手)

無法明確知道妳的問題在那裡~~~~~提醒!!!!!【【【大膽假設,也要小心求證】】】
一、【單車部份】:
1.建議妳可以回原車店,請專人再幫妳量一下各項高度(需當場試騎看看,直到調整OK)。
若專人幫妳量過、調過或改過高度後,
還有此類情形發生,建議妳再換一家店試試。
(((最好明確了解原因再換車架尺吋,否則換了後悔就麻煩了,17換14就很麻煩,更何況是再換回)))
2.【視需要】換具避震效果的手把、坐桿、龍頭。


二、【車主部份】:
1.正確了解騎乘姿勢(可自己上網做功課,網路上很多此類資訊 OR 請教車店 OR 請教車友)
2.購買具有避震效果的手套。
3.每次開始騎單車時,先慢慢騎,熱身一下再加快速度騎乘(或事先做其他熱身運動)。
4.增加耐力 或 先縮短"單次"騎程距離。
5.遇到坑洞時,善用人體避震器(即手彎身體隨之擺動)
6.不要將重心放在同一個地方,要隨時視路況或需要做變換,或短暫之重心轉移休息。
7.身體不舒服時,需要馬上停下來"適度"休息。
8.人車合一是很重要的,這只能意會無法言傳,邊騎邊了解您的愛車,調整您騎乘時的各項需求。


最後,祝妳騎車愉快 ^_^ 騎單車是很棒的運動,希望妳也可以愛上他!!!


我身高164 也是騎M1 17吋
買車後約3個月就參加KHS拉拉山挑戰賽
從石門水庫出發 當日來回騎了112Km
感覺很好...

我認為您手痛肩酸的情形有以下方式可以改善
1. 將可調式龍頭調至最仰的角度 以減少下趴的姿勢
2. 坐墊稍往前調一些
3. 帶手套有減震的效果
4. M1配25X1的細胎 胎壓調至80~85psi 左右
5. 立骨盆弓背 盡量減少手下壓至把手的力量 手只是控制方向而已
6. 漸近式的方式騎乘 畢竟不像登山車有避震器
7. 多騎..... 達到姿勢的改善

平常很少騎車
今天若給您一部size的完全合適的腳踏車
我相信也不見得不會手痛肩酸

17吋 M1的車架其實比一般登山車還小
所以我的看法是店員的提供17吋的建議是對的
只是一些地方稍加微調以及騎乘姿勢上稍做調整
我相信您會愛上它的





1. 因為上半身與下半身的比例差異,同樣身高的人,不代表適合同尺寸的車。上半身較長的覺得OK;較短的可能覺得太趴。
2. 不同用途,對車尺寸要求會有不同(越野車會較小)。M1 屬於街車,對於一般 160cm 高的人,似乎也還 OK (17吋=43.18 公分)。
3. 比較 M1 與其他登山車,其上管比較平,是否因此影響車架尺寸標示?
---------------------------------------------------------------------------------------------------------------------------

朋友先前牽了一台 18吋的車,一開始也覺得太大(他約 168cm)。與他討論後(因為他以跑公路為主)在沒有更換任何零件下,調整了龍頭、煞把、座椅位置,他也很滿意那部車。
潛水 ........
嗯...這兩天把車子改裝了一下

1.換了一個人體工學握把加牛角
2.換了一個軟一點的坐墊,並把坐墊位置調到最前面
3.裝了一個龍頭增高器(聽說強度有安全性疑慮..先暫時頂著先..以後再想辦法),並把龍頭角度轉到最高

另外,輪胎的部分我在買車的時候就已經先換成馬牌1.3的了
今天又牽出去騎到中和城市綠洲來回18公里...
感覺手上的壓力有一些移到屁股上了
除了遇到凹凸不平的路面手比較痛之外
其他都還好...下次再試試遠距離的騎乘看看...

另外再仔細看一下保證書
裡面寫了車架與尺寸的對照表

身高 , 中管尺寸
145-160 , 14"
155-170 , 17"

按這個保證書說明,店長的推薦是沒錯的
也許是我腿短吧...
所以先不公佈該店家為哪家店
我會再多試騎幾次...再多做一些調整看看..
謝謝大家的關心....
之後總公司有任何消息我會再跟大家講的..

PS.這不是我第一台車,淡水我也騎過好幾次了,除了淡水之外也會騎一些其他的河濱或
自行車道,換了M1這台車以後手才有這麼疼痛的感覺,讓我更能體會到,不同的的車種,
除了功能性質不一樣之外,騎乘的姿勢也會差很多..
(之前我的車是一台16"登山車和一台VENZO 2028折疊車...)
支持應該用力跟總公司客訴,呼籲車友要團結一點,關渡碼頭有賣車燈的老闆說:把你的車車依重量去換算單價,每公斤的造價相信不低於雙B的名車,可是某些經銷商服務品質跟技術實在還有待加強。
正常現象
你可以調整一下煞車手把的角度
這樣手腕才不會有太多的衝力
手掌的話就買副手套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