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車只是載具,騎單車只是單純的運動,不了解騎個車而已,還要加上那麼多包袱?還要自省一番?「減碳」「環保」等愛護地球的口號,這些不應該只局限於單車活動才是。愛單車,不代表要了解造車工藝、技術,愛騎車,不代表不能抽菸、不能亂丟垃圾,單車,就是喜歡它,然後騎遍各地而已,跟其他議題都無關,別跟著政府、廠商或媒體起舞了。PHP的創造者Rasmus說:「simple is hard」,別把事情複雜化了。PS.我沒亂丟垃圾唷,從騎車前就是這樣了。PS2. carbon車架也是工藝、多種技術的結晶,不是復古才叫工藝。
Thanks for Carry Me's help !I always remembered those days - in Paris last summer .躺在聖心堂的斜坡上 , 看著那些玩極限單車的小朋友表演 ; 一如在凯旋廣場街舞的年青人 . 多元和包容 , 和身旁越南留學生談到 : 因經濟因素只能學成才回去探望親人 . 但他們臉上的靦腆及對未來的期盼 , 是我所羨慕 , 也希望我的小朋友以后也能擁有 !
基本上二個輪子 , 加上連結車架, 傳動鏈條 , 操控把手和剎車 ; 便是一台單車 .變速系統 , 輪組 , 車架占約80%成本 .先天上的限制 , 產業的命脈在外銷 ; 品質和安全是製造者的本分和責任 .在欠料的情況下 , 以同級品代料是正常的應變之道 ; 但若因不當的採購造成大量瑕疵庫存或貪圖低價 , 而以不適零組件組裝 , 造成產品的安全有虞 , 危及消費者的安全 .一方面固然政府怠忽職守 , 廠商心存僥倖 (內外銷檢驗標準有別) , 消費者的沉默更是助力 !台灣雖有消費者保護法和公平交易法 , 但形同具文 !不管單車 , 玩具 , 服裝或食品 , 安全性是最基本的 ; 一如米有毒便不能下肚 , 不合格的零件和不當的設計或使用 , 絶不可能有騎乘的樂趣可言 ! 生命是最可貴的 , 也不能重來 .別告訴我騎車爽就好 , 也許你的痛快正是他人心中的痛 , 除非不會危害到別人 .........多言無益 ! 但我相信多數平凡的小人物 , 一個安穩 , 能信任的社會 , 是你我之輩最大的企求 !
樓主說的是對的,然而我不反對但也不特別支持樓主的主題。樓主說的論點在所有範疇都一樣,玩汽車,玩相機玩所有東西,什麼都不玩的人,也一樣。純粹就是人民素質,道德水準問題罷了。無力改變的,吵也吵不完的,不如悠然點,從自已做起,自已快樂就好,其它多想何益。倒是louiselisa兄說的好。
其實樓主講得很好,我也很認同...但其實自己的觀念才是最重要,當初為了要減肥想買小摺,去k牌問要破萬,去d牌問也一樣,心中不免疑惑真的有那麼貴嗎?還是背後....後來這兩牌都沒有買去買其他的牌子,我朋友還虧我說你是d喔買這牌,我回應他<另北宋>就好,任何事不是這樣嗎?有錢買高級沒有錢就買可以騎的....
只能說,想太多了...乍聽有理,實則捨本逐末..何謂價值?價值在於心理,而不在於實相.一台單車5萬->很貴?....2千->便宜?一部機車50萬->很貴?....5萬->便宜?一輛汽車2000萬->很貴?....50萬->便宜?心理的立足點不同,所謂的價值也就會跟著不同.一個人的心跟著事物變動而價值觀,本身就是一種偏差.一個偏差的心怎能拿來評價一切的事物.無分別心才是正道.如果一切追求道德化..那更應該從自己心理做起,不然談其他事也只淪為空話.施主,當你認為騎車的人不懂車的當時,相對於專業車手你不也是個不懂車之人?山能接受各式各樣的人來來去去,你更應該學習山的偉大,而不是評論人的卑賤.用偉大且包容的心才能同化其他人,這才是慈悲.曾有人提出"破窗效應",是一種簡單的驗證實例,對人性有興趣的人可以去谷狗找出來看看.
一樣米養百種人一樣人吃百種米有需求 有供應 是必須的看樓大的牢騷 小弟只感覺各取所需 物盡其用文中提到 角板山 那一段確實 國人需要再有品一點國家的整體氣質 是需要大家一起提升的大家加油 我以後不會在亂丟煙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