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包超人】 wrote:
但是後燈扣在座墊袋上,遇到減震條,會不會有跳車的情況?


看情形
像我用的這款
反而是座墊袋/後袋/背包...也就是有布質扣袋專用的,另一個裝法是快扣座鎖貨架
想要直接座管或者後下叉反而不行
前者裝法 其扣座加長又有倒鉤
想跳車也難

不過肯定會有人嫌這款大又重啦...

遇到減震條就跳車這標準未免太低
就算直接拿在手上用力甩也很難掉

~~以下編輯~~
補圖





樓上的大大,您的相片焦距不太對。
我的座墊袋目前放的是急救包,因為有過兩、三次的摔車受傷經驗,另外再放一付組合式工具。至於補胎的設備則沒有空間外帶。
會~~~
還加帶一組舊快扣(應急用)和打鏈器...

我發現騎登山車出門~還可以不必帶挖胎棒
Schwalbe Rocket Ron 2.1
最討厭常把「聽說」二字掛嘴邊的「人」了
我不是一個鐵齒的人

但是一個人騎車機會比較多

所以會帶內胎及工具組跟打氣筒

雖然裝在帥氣的公路車會變得一點都不帥氣

自從騎車三年多 兩條內胎都是幫不認識路邊車友換的

所以 我還是會一直帶著 幫助需要幫忙的人

幫助人後 覺得騎車會特別輕鬆!
隨手拍拍~到處走走~ 不會帶走一片雲彩~ 只想留下美麗回憶~ http://blog.yam.com/ipistalent~
昨天跟朋友去西濱騎車 , 出發不到11公里 , 我的管胎就因為壓到東西而爆胎了 , 雖然有帶事後補胎劑和CO2鋼瓶 , 問題是破洞是整個從側邊裂開了約3CM , 根本沒救 , 只好由朋友先騎車回去再開車來救我
經此一次 , 下次再出門我會乖乖的準備好一條管胎和黏管胎的雙面膠了

另外 , 這條胎還是新的啊 , 才騎不到150KM耶....

DieForLove wrote:

另外 , 這條胎還是新的啊 , 才騎不到150KM耶....


這種心痛的感覺,我懂,一條EVO CX剛好騎到100km就跟我說掰掰了...

西濱路上真的很髒...

趴趴熊~ wrote:
我不是一個鐵齒的人 ...(恕刪)


挖~~ 世界上多一點妳這種人就好了

鼓勵鼓勵(拍手)
D90 KIT, T124, N35, N70-300, and SB-800.
趴趴熊~ wrote:
我不是一個鐵齒的人

但是一個人騎車機會比較多

所以會帶內胎及工具組跟打氣筒

雖然裝在帥氣的公路車會變得一點都不帥氣

可選購打氣筒顏色和車架色同色系的款式。

另一方面,我發現像AMD環花東國際賽、馬吉斯太魯閣登山賽、國際環台賽...的不落地補給賽事,選手發生破風,都是直接CALL機動維修機車來換整輪。

參見【 2011 環花東國際自行車大賽 Day 2 】(4分59秒~~5分5秒處)

好奇的是,大會提供的輪組,飛輪T數如果和選手的不一樣,變速會順嗎?

而登山車越野賽的選手,輪胎破風,繞圈賽,沒時間換,照騎。
敝人11月18參加美利達盃單車嘉年華的「非競賽組」,雨中騎完「非競賽組」之後,大會開始正式比【競賽組】,乃登山車越野賽,我在淋雨中拿名片型數位拍了數十張選手英姿,發現越野、跳石階、壓樹枝...登山車也容易破胎,而選手展現【真男子氣概】照騎。(繞圈賽沒時間換胎)

登山越野賽為何不能和公路車賽一樣,馬上換輪?



linc1030大大說「真男人 !!後輪沒風照騎」
BY:【P字道賽事,號碼牌一定要這樣掛嗎?】,P2。
linc1030 wrote:
真男人 !!

後輪沒風照騎



趴趴熊~ wrote:
自從騎車三年多 兩條內胎都是幫不認識路邊車友換的

所以 我還是會一直帶著 幫助需要幫忙的人

幫助人後 覺得騎車會特別輕鬆!

Miles Ho wrote:
挖~~ 世界上多一點妳這種人就好了

鼓勵鼓勵(拍手)


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