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車外胎(700×23C)標胎壓:120psi,那是要打氣到120psi才適合,還是100~120psi都可以?

樓上各位不要再自己亂猜了
打多少胎壓請依照胎寬與體重設定
參照這個pdf檔
http://www.bikequarterly.com/images/TireDrop.pdf

舉例來說, 公路車+騎士, 前後配重約4:6
我體重75kg, 車重10kg, 前4後6就是前34kg, 後51kg
按照上面pdf寫的, 23c輪胎負重51kg時, 胎壓約117psi, 負重34kg時, 胎壓約78psi
如此可以達到15% tire drop, 也就是舒適度與操控最平衡的胎壓
而我自己平常則都打前90後110
很多人前面都打超過100, 但我覺得沒必要, 前面太硬震動會很明顯, 騎起來更容易疲勞
plasmasq wrote:
聽說「氣嘴環」沒用處,交車時車店老闆建議千萬不要鎖緊、或直接拆掉免得破胎?!
這麼危險,到底「氣嘴環」有何實質功用?
打氣前要先把氣嘴環轉進去 (接觸到框但不要鎖緊)
作用為固定那根氣嘴
當打氣筒的嘴和氣嘴結合好,就可以把氣嘴環轉鬆了

這個東西有塑膠材質的
如果拿得到,不妨採用,可以減少一咪咪的轉動慣量
不太建議拿掉啦,這樣每次要打氣不就還要找一個環來套
而且那個環也可以稍微擋一下雨

hotscalefly wrote:
一直覺得很奇怪...為什麼沒人做塑膠的
又輕又不會刮壞輪圈...成本又低 @@a
有耶,我看過
但很罕見就是
我也不太懂內胎廠商為什麼不附塑膠的

另外,其實,氣嘴蓋更是完全沒用的東西
把嘴鎖緊後,雨水不會跑進去啦
meridian wrote:
樓上各位不要再自己亂...(恕刪)
但台灣路爛
前輪又首當其衝
胎壓稍高一點會比較保險,降低爆胎機會
其實胎壓的標準視個人喜好及騎乘習慣而定,沒有一定規範,輪組不同,車架不同,體型不同,需求不同...感受當然也不同,參考別人經驗以後,以自己實際騎乘經驗心得和需求做適當的調整,這樣或許較為恰當...
最近又開始搞高胎壓了~~
後輪Max標130psi,現在天氣比較涼了~我都給它打到135psi拔掉,後輪外胎跑了5000多公里榮退(0破)
之前夏天我都打125~130,山照爬下坡照衝也是都OK阿~震一點而已.
前面有人講說打高壓容易爆,打高壓會爆的原因不外乎: 1.襯帶太爛或是已經破損需要更換; 2.外胎老舊或品質不佳
不要再相信打高壓遇到路不平會爆掉的鬼話了~ 襯帶先檢查確認沒問題及不要打超過上限就好,打高一點反而不容易破(尤其是前輪,胎壓不夠高遇到伸縮縫或高低落差被蛇咬[註]你就知道). 伸縮縫連環爆(3分10秒後)
而且打到125psi以上騎起來彈開石頭時會有用管胎的那種感覺,open胎也能有接近管胎的路感,很爽

最近剛拿到一條維多利亞的胎,上限是145psi,天氣再冷一點就來給他打個140,順便測試一下跑五的剛性別鞭我~~
讓車子變成氣血循環機是我的嗜好~

不過如果要上高山的話還是不要打這麼高~會很危險的. 我是會隨著當日路線的海拔而調整出車時的胎壓;去武嶺的話我就會乖乖的打120psi
ex.一條上限130psi的外胎,我的胎壓調整:
平地~海拔1000M: 夏天125~130psi; 冬天130psi甚至超過一點點
1000M~2000M: 125psi左右
2500M以上: 120psi

[註]由於胎壓不足導致輪胎圈的側邊和地面的突起物衝擊,結果就是內胎就會出現兩個大洞,看起來很像被蛇咬到所以就叫"蛇咬"
當胎壓不足,輪胎遇到障礙物如石塊或人行道高低差的90度角時,因為胎壓不足,撞擊後,外胎及內胎被擠壓向輪圈,中間的內胎就被輪圈的兩邊擠壓破裂,形成兩個小孔,因為剛好像蛇牙的寬度,就像被蛇咬一樣所以就叫“蛇咬”;如果因蛇咬導致兩孔之間也一併裂開就叫“蛇咬爆胎”,這條內胎就報銷了,這種情形常見於輕量化的內胎。

xpv54897xpv wrote:
最近又開始搞高胎壓了...(恕刪)

我平時也都直接打到外胎標示的max值(130psi)
騎山路也常常有彈走小石頭的感覺.
因為拔掉氣嘴瞬間會損失5~10psi.
另外我的內胎有附一種類似橡皮筋的氣嘴環.
這種材質應該會比較安全一點.
曾經看過有人 維多利亞入門管胎(MAX 145PSI)
因為誤認220TPI 為胎壓上限 打到220PSI 用了兩個禮拜
沒任何問題...........也許胎壓上限值 還有很大的安全空間
本人用TUFO S33 都打到170PSI 也是沒破過胎
因為碰到異物都會彈出去 死硬的很
高胎壓不僅不舒適,滾動阻力也比較大,適當的胎壓可參考各家提供的建議值
Luke Chen wrote:
高胎壓不僅不舒適,滾...(恕刪)
對我來說,能降低破胎機率那我不會去在乎多那麼一點震動和幾乎感覺不出來的阻力
況且高胎壓會未必會多增加阻力
在本期的某單車雜誌有針對胎壓對輸出功率的影響做實驗測試
在幾乎相同的外在條件下,胎壓90psi與140psi測試出來的輸出功率相差僅0.1w,算在實驗誤差內,所以幾乎是沒有影響的
有圖有真相:



況且要比快的時候誰還會去在乎什麼舒適性,差不了多少的

真的要追求低阻力又舒適的話,那直接去用320Tpi的一級外胎+Q死人不償命的乳膠內胎不就好了??

會打高壓的原因就是因為部分的人喜歡很直接的路感(我就是),而且輪胎或輪組一有狀況導致路感改變馬上就感覺的出來
自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