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說的都對 wrote:
前幾天爬完山之後感覺...(恕刪)


騎車的目的是甚麼?


1-運動
2-養身
3-舒壓
4-娛樂打發時間
5-與人交流同樂
6.7.8.9....................

就是沒有折磨自己這一點,,我也被醫生判定不能再跑步,打籃球等激烈心跳的(活)動,所以騎單車,就以我覺得舒適的狀態去騎,碰到陡坡...我就抱著敬畏的心態,下車低頭牽車,別以為牽車就不累,牽車走上坡也是會喘的。

我2.3天就騎一次,距離不拘,看當天氣候及身體狀態,假日騎50-60公里,達到目的就好,畢竟不是運動員,也不是靠單車要賺錢活命,所以放輕鬆---適度就好。


但是腰痛真的要去看..我也曾經1整年被腰痛折麼,但是改變活動筋骨的習慣,不拿重物,不極度彎腰,平時保健,現在幾乎沒有腰痛的問題。相信復健醫生的話,持續去做就有改善效果。
其實也不用這麼絕望
我相信醫師在他專業領域上的素質,一定沒問題
但不見得熟視每一種運動

建議可以在多看看幾個醫生,聽聽其他的意見
最好是運動傷害專業的,有在騎的就更棒

很多時候單車帶來的運動傷害
是源自於不良的設定跟錯誤的騎姿
本身是復健科醫師
對於樓主的狀況,其實不必這麼悲觀
騎車4-5年了,從小折.小徑到公路車2年
騎過環島,武嶺數次,雙塔,瘋600都騎過了
我也算是單車愛好者
每每有喜歡單車的病患,總是不忘多聊兩句
所以建議您,接受治療後,還是能夠再騎著喜愛的單車

車友給的許多建議都很寶貴
但每個人的病況其實不盡相同,也不能同等適用
所以,期許您與醫師,治療師配合
需要一些時間與耐心
祝 健康
ourboy wrote:
自己的經驗

有一種爬坡重踩的方式,記得以前某雜誌也曾推薦,

就是雙手向後拉扯把手,屁股挪往後,腳用以近乎向斜前踢的方式踩踏,出力的瞬間,屁股幾乎離開坐墊,



出處: 單車俱樂部, 國際中文版, No 31, 2013, 08, 第22頁 第一段 第五行開始.

我在好幾個月前就把收藏的單車俱樂部都丟掉回收了, 剩下兩三本還沒丟, 隨便亂翻居然發現ourboy大的原文出處, 晚上來去買彩劵~~~
想當初還跑去該雜誌社從第一期全部買齊, 現在我連訂都不訂了, 全部丟掉~~



以下回樓主大,
小弟我上個月鎖骨摔斷了, 許多大大發言幫忙, 小弟我就拿自己的經驗來回報大家~
話說, 不能騎車快悶死我了

我好像常常看到有大大發文說膝蓋怎樣了, 脛骨怎樣了, 哪裡又怎樣受傷了, 我有時會想, 哪來有那麼多傷好發作呀, 會不會是因為不清楚基本的姿勢來保護自己.

我要說的是彎把的公路車, 其他的我就不懂了. 騎公路車的姿勢和肌肉的使用方式, 其實是有點小講究的, 在網路上看得到文字, 可是可能離實際做出來還有段小距離.

某城市每一區都有運動中心, 裡面有飛輪課, 我有時會想, 是不是因為在那邊參加了半年的飛輪課給了我基本的概念, 讓我騎了幾萬公里下來, 從來都沒有膝蓋怎樣了, 脛骨怎樣了的問題. (不過我當初剛開始騎公路車, 有很嚴重的下背部痛, 下面會講我土法煉鋼的方法)

體育系畢業, 高挑(170+)健美苗條的正妹教練教了什麼騎車的基礎姿勢, 我已經都忘記了(反正都內化成習慣就好了), 我只記得有一次她穿著低胸U領的爆乳上衣露出深深的乳溝, 還有兩顆沉澱澱的脂肪晃阿,晃阿,晃阿,晃阿的(有E跑不掉)站起來騎飛輪車的樣子, 讓我 @_@"..., 再來還是 @_@"..., 最後我還是 @_@"... (@_@" 是我的眼睛, 表示我看得目眩神馳的意思!!)

有一次她還口沫橫飛的在講去游橫渡日月潭的故事... 恩, 真的是個很開朗, 很不錯的人~~~ 不曉得現在如何了~~



恩, 好像離題了, 在討論區用文字打出 "立骨盆!" "膝蓋以下不要用力!" "股四頭肌往上拉" "由臀大肌發力"等等很容易, 不過要做得正確, 再來要讓肌肉做到變成記憶, 變成習慣, 這就不是在討論區打打字看看文做得到的. 所以我個人覺得, 真的有心想騎公路車的大大們, 抽個時間去運動中心還是健身房從飛輪練起, 有個教練在旁邊幫忙矯正姿勢和出力的方式, 可以省去日後很多的運動傷害, 至少我個人就是這樣. 如果一年只是一兩千公里的量, 可能就不太需要了.


好幾年前我開始騎公路車後, 就延續著正妹教練說的立骨盆騎法, 騎阿騎的騎了一萬多公里, 後腰(下背處, 屁股上方一些些)痛發作了四次還五次, 痛的時候連坐在馬桶上都沒辦法出力, 就是: 沒辦法出力把那條恩恩擠出菊花(就是沒辦法做 這個表情~)
走路的時候需要慢慢的, 小心的走, 萬一動到哪條筋就爽了~
有時仰躺著睡, 睡覺前沒事, 醒來後就...下背處就開始痛了 (後來我發現睡覺時側躺痊癒較快)

有次下背痛我還是照常去騎平常騎的小山, 真不曉得當時腦袋在想什麼


後來我上網研究, 把立骨盆騎法改成 骨盆前傾, 肩膀, 背部肌肉展開(想像自己有雙翅膀, 把背部肌肉如同張開翅膀般的展開), (公路車區以前的討論串, 有位大大有貼出一張圖, 出自某本公路車聖經內. 中文的公路車聖經就那幾本而以), 從此後就把後腰痛的問題留給山裡的野狗獼猴吃掉了~

對了, 坐高我有調低0.3還是0.2公分, 我忘了, (因為以前是拉高到緊繃, 甚至是過高了, 0.3還是0.2就有效果了, 說了可能有大大不相信, 不過就可以感覺到肌肉的牽引 移動有舒緩下來)

從立骨盆改為骨盆前傾的騎法, 對我個人而言是騎姿的大崩潰, 白話說就是要砍掉重練, 轉換過程大約一個多月吧, 我也忘了, 不過都很棒, 都是我騎車的過程~


以上是我土法煉鋼解決自己問題的土炮法, 謝謝那些一個月前我斷鎖骨時所有幫助我的大大們~





PS:
騎車要帶髕骨帶 不覺得一定是哪裡有問題了嗎?
就大腿的上跟下(拉和壓), 膝蓋不出力, 連小腿也不會出力, 膝蓋和小腿只是連接大腿和踏板的medium而已.

這您在看文的當下, 坐在椅子上 腳在辦公桌下 馬上試幾下就知道了.
t.y. wrote:
"股四頭肌往上拉"
立骨盆騎法, 騎啊騎的騎了一萬多公里, 後腰痛發作了四次還五次
把立骨盆騎法改成骨盆前傾


股四頭肌怎麼往上拉?
股四頭肌收縮會把腿伸直,
能把腿往上拉提的是髂腰肌。
弓背沒做好或其他核心肌群不夠強,髂腰肌發力會後腰痛的...
骨盆前傾,臀大肌較好發力,但髂腰肌會變得較難發力。
髂腰肌用得少,後腰就不痛了..
twoolin wrote:
股四頭肌怎麼往上拉...(恕刪)


我要說的意思只是: 把大腿往上抬/往上拉

表達錯誤, 謝謝twoolin大指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專欄 【運動知識】騎車酸痛不舒服 如何改善-下背酸痛篇
作者: Coach Ken
https://www.sportsv.net/articles/29918

看出來了嗎?我們的腰椎是在做反方向的彎曲,你怎麼會騎的舒服呢?
尤其騎乘時間又特別長,長時間讓下背的腰椎與下背肌群過度伸展,肯定不舒服的 
就像是右撇子,我叫你用左手拿筷子吃飯一樣,沒這麼擅長
但是久了其實也會習慣適應了    

解決辦法:騎車不要立骨盆,而是應該將骨盆轉動讓我們的腰椎與周邊肌群不要過度的伸展,
如何做到這點
良好的Fitter可以協助您使用正確的騎乘姿勢,
最好也可以找個教練指導您動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鐵人三項】公路車座管角度演化與 KOPS 之間的關係(2/4)
作者: 小樹自轉車
http://tw.running.biji.co/index.php?q=news&act=info&id=95142&subtitle=%E3%80%90%E9%90%B5%E4%BA%BA%E4%B8%89%E9%A0%85%E3%80%91%E5%85%AC%E8%B7%AF%E8%BB%8A%E5%BA%A7%E7%AE%A1%E8%A7%92%E5%BA%A6%E6%BC%94%E5%8C%96%E8%88%87%20KOPS%20%E4%B9%8B%E9%96%93%E7%9A%84%E9%97%9C%E4%BF%82%EF%BC%882/4%EF%BC%89


侏儸紀公園裡說過:”生命會找到出路”。是的,到 50 年代左右,騎士們找到解答了。我們來看代表人物,這個人大家一定不陌生。

猜出來了嗎? 對,這是日本自行車大師 森 幸春(2014 年 4 月癌症過世)。當時的解決會陰壓迫、髖關節角度過小、迴轉順暢度不足的方法就是:立骨盆~拱背 。

t.y. wrote:
我上個月鎖骨摔斷了...(恕刪)

我早你兩個月斷,算是同學嗎

我手術後本來復原好好的,一個月後難忍寂寞,想說輕鬆踩一下訓練台應該沒關係,也儘量避免骨折那手施力,沒想到越騎越帶勁,八周後強度幾乎回復到骨折前,也偷偷跑去爬了幾次觀音山,感覺好像恢復了...

上周回診(骨折第三個月),醫生說我的鋼板變形,螺絲鬆掉兩顆(共六顆),骨折接口開掉了,再觀察一個月,如果還是癒合沒有進展的跡象,可能要重新手術

心得:還是要多忍耐,等待徹底復原

sorry 歪樓了
ourboy wrote:
我手術後本來復原好好的,一個月後難忍寂寞,想說輕鬆踩一下訓練台應該沒關係,也儘量避免骨折那手施力,沒想到越騎越帶勁,八周後強度幾乎回復到骨折前,也偷偷跑去爬了幾次觀音山,感覺好像恢復了...
上周回診(骨折第三個月),醫生說我的鋼板變形,螺絲鬆掉兩顆(共六顆),骨折接口開掉了,再觀察一個月,如果還是癒合沒有進展的跡象,可能要重新手術
心得:還是要多忍耐,等待徹底復原


斷鎖骨,踩斜躺式磁控健身車,應該就不會影響到。
對自己身體狀況比較不敏感的,建議保守復健。

我右腿股骨轉子間 stage 3 骨折(鼠蹊部那裏的腿骨完全斷開),開刀打釘,
醫生說三個月內拄拐杖、六個月後可以慢慢跑。
我術後一個月就沒有使用拐杖、開始騎斜躺式磁控健身車,
右腳無法獨力上下卡,還要用兩隻手幫忙。
每天踩 2 小時 40KM,踩了一個月,踩到受傷前的 80% 阻力。
然後出門騎往常的訓練路線 50K 爬 850m。
又過了兩週,開始跑步,兩個多月後(術後約五個月)可以 2h34m 跑完半馬的距離。
又過了不到三個月(手術後八個月),去參加了生平第一次路跑賽,完成了全馬。
又過兩個多月,去日本參加日本縱貫2700K。
再過兩個月,去參加北海道 1200K。
之後一個月,開刀把釘子拿出來,傷口比第一次手術還大,開始第二次復健。
十個月後,去參加了南韓 1200K。

如果了解自己的狀況,積極復健,進度可以比醫生說的快。
但如果對自己的實際狀況較不敏感,還是不要操之過急,以免又要重來。

twoolin wrote:
斷鎖骨,踩斜躺式磁...(恕刪)

謝T大分享,

其實據醫生所述,我鎖骨斷的蠻嚴重,但我不知道是少條筋還是骨折時把神經也搞斷了,整個過程完全沒痛過,捏一捏傷口感覺還算正常,但一些病友的痛苦復健過程我都沒經歷過,做完手術後除了覺得緊緊的、動作太大會有點酸,其他完全都沒影響,一度還以為自己是傳說中的練武奇才
ourboy wrote:
整個過程完全沒痛過
除了覺得緊緊的、動作太大會有點酸


我除了兩次手術中做的半身麻醉外,沒有再用任何麻藥或止痛藥。
除了刻意拉筋肉的時候外,沒有感覺到任何疼痛。
你覺得緊緊的、酸酸的,有可能是肌肉沾黏。
開刀後肌肉生長容易不小心沾黏在一起,
如果活動度有較開刀前受限,要做伸展。
疼痛難免,因為就是要把沾黏的地方撕開。但不做的話,活動度會回不去喔。
我因為受傷到開刀隔了八天,腫成兩倍大的右腳一整個禮拜都完全沒自主移動過。
開完刀隔天,醫生要我躺著把右腳平抬離床,我完全做不到。
因為我又沒有感覺到疼痛,醫生還一度擔心是否有神經受損。
原本受傷之前腳跟可以碰到坐骨,術後卻發現只彎到小腿大腿成90度就沒辦法再彎了。
所以從開刀隔天開始,我忍著肌肉被撕裂的痛,用雙手每次半公分地把腳跟拉近屁股。
三天過去,我的右腳跟又碰到了右坐骨。
之後,跑步騎車做操日常生活就沒有再感到任何不適。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