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車顱內出血 單車騎士不治....安全真的很重要

昨天我到我家附近的雙溪河濱腳踏車道去走走,這是我第一次去走,去的時候己經六點多了,真是有夠多人在騎耶~走著走著就走到基隆河濱腳踏車道了,說真的車道做的真的很好,但那時己經近七點了,其中有一大段沒路燈,而我又是用走的,不是騎車,天色很暗,我自己開始擔心起來會不會被後方來車撞到,幸好我的手機是可以把相機閃光燈一直開著,後方的來車至少可以看的到我,走到下一個出口時己是快七點半了(有一段走了快20分鐘沒出口),真是很驚險的一段。

說了這些,我只是想說怎麼政府沒有什麼配套的安全規定啊?晚上騎車,還有一堆車是沒有前後車燈的,也一堆人沒載安全帽,還有一些人不知道是在趕什麼,一路騎快車在超車;連在路上的指示板也沒有燈,要是真的出事了,老天才會知道那個出事地點在哪。

政府倡導騎車運動是個很好的事,但希望不要每次都是做半套,尤其在安全上,真的是希望有什麼規範可以讓所有騎友們可以更安全一點。

我想到,為什麼高速公路每隔幾公里就有電話箱,怎麼騎車道沒有?連救護車都還不一定進的去,救護車找到最近的停車點,救護人員走到傷者,背傷者上下河堤,我想最少都要十多分鐘。

希望我不是想太多...
前七後三是指機車,所以你可以注意雙碟煞的車子,

前碟較大,後碟較小,

汽車也是前碟較大,後碟較小,

如果機車改為前三後七,就等著甩尾了,

前七後三是指直線時,轉彎就不適用。
PT-教士 wrote:
呵呵分享一個在偏遠道...(恕刪)


+1

這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因為現在為了維修上方便大都會延著道路架設
不過市內地下化就比較不方便
我老頭都是用這個方法找地址

總之 騎車一定要小心 安全真的很重要 開開心心騎車就要平平安安回家

TENRAL wrote:
我確定耶...
田螺......你的煞車方式是off road的方式,不太適用於公路上
o_o_o_o /| ,[_____], |¯¯¯L --O|||||||O- ()_)¯()_) ¯¯¯¯¯ )_)
swbc wrote:
田螺......你的煞車方式是off road的方式,不太適用於公路上...(恕刪)

........公路的煞法跟off road不一樣嗎...
那慘了...我還真沒研究過公路上我怎麼煞的.......
但是...我還是覺得前煞少抓為妙耶....是被喔服漏洗腦了嗎.......
騎車真的要很小心 上次在竹北騎車時 旁邊的停車 突然開車門 我就直接撞上去了 整個人翻一圈 還好人沒事 對方認賠我單車的損失
關於前 7 後 3,我想只要是有分前後輪的車子,這個精神 (前煞為主) 都是適用的,
只是依實際的情況而調整前後的比例。

如果是平路,而平常又有常常練習煞車的話,可以用前 7 後 3。

會怕的話,可以改為前 6 後 4。
如果你的前叉沒有避震功能,也請酌量降低前煞的比重。
而如果是下坡,也須降低前煞的比重。

至於上坡的話,可以大膽加大前煞比例。

另外,大家不妨作個實驗,單獨按後煞時,按到多深會開始鎖死,記住那個位置和手感。
單獨按前煞時,按到多深煞車會開始作動,也記住那個位置和手感。
可以幫助各位力度的拿捏 (要多揣摩,熟悉自己愛車的個性)

有些人主張後輪力道要比較強,其實這樣子很容易把後輪鎖死的,
輪子是在瀕臨鎖死時才有最大制動力,已經鎖死的話制動力反而會大幅降低
而且還浪費了前輪的制動能力。


關於前左後右還是前右後左,永遠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個人認為依自己習慣比較重要
我認為,自行車有他自己的文化,機車也有他自己的文化,我不想讓誰去遷就誰
我在上自行車前,會按三下在右側的後煞;我在上機車前,會按三下在左側的後煞
有人一定會說我沒事找事,但這就是我自己的習慣,哈
經過多年也都沒有錯亂。

還有,騎車時手指請永遠扣住煞車桿,有突發狀況時才能爭取時效。
使用牛角前,要先確認是在安全的路況。


在彎道中實在很不建議煞車,除非我們對力道的拿捏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我都是在進彎前盡全力降速,已經進入彎道時就保持等速



以上是我對整個討論串的回覆
請多指教
以上心得全部都是 on road... off road 不知道...我沒騎過
(MTA-520,看主人有多呵護你,捨不得你受傷)
唉~~別為了趕7分鐘~~而晚7天回家
Stallings wrote:
關於前 7 後 3,...(恕刪)



也許這位大大您的控車技術有如神技,
可以這般靈活的操控煞車於手指間。

但請別忘了不是大家都是神手,
所以請別散佈這種會出人命的煞車觀念給其它新手…

前7後3的煞車配置會用在機車上,
是因為機車的重心都是落在後輪上。

要是一口氣後煞力道過強那就很容易造成鎖死打滑。
可以參考一些重機的煞車配置,
那些車重僅17X公斤的1000cc級仿賽車,
就連後輪的煞車都只用到對向雙活塞的等級…

-

但只要是騎兩輪的就一定要記住一點,
那就是"無論如何前輪絕對不能超過極限"

後輪超過極限,
打滑"甩尾",
對於重心控制或是平衡感較佳的騎士而言還算是在可以救回的範圍(只要車速不要太超過)

但只要是前輪一滑掉,
那就真的只有掰了。

不管你是職業賽車手還是一般道路使用者通通一樣,
除非運氣超級好不然幾乎很少人能救的回來。

-

單車的重心不像機車一樣都在後方,
而且輪胎抓地力也沒有想像中的那樣強大。

過大的前煞力道出現在單車上,
除了容易鎖死滑掉外,
還容易出現連機車都需要很高速度急煞前煞才有可能會出現的"舉後輪"

這一舉起來可不得了,
通常力道過猛就是整個人偏出去頭著地…

更何況單車的龍頭比起機車的還要來輕的許多,
隨便一個前輪鎖死打滑那下場也是只有"摔"一個大字…

-

也許你很厲害可以這樣靈活的運用前煞,
但對於一般普羅大眾來說,
他們需要的不是那種超級厲害的煞車(厲害到不要命?)技巧,
而是一種"容錯率"高的煞車技巧。

不知道你的前7後3inBike理論有沒有常常運用在"緊急煞車"裡呢?
一般人在碰到緊急煞車時光反應都來不及了更別提"好好控制煞車"了。

要是今天這條路上只有你一個人在騎,
那歡迎盡情使用這種不要命的煞車觀念在騎。

但,
不是大家都像你一樣,
大家要的就是正確好上手的煞車觀念而非"神人級"的煞車技術。

不要自己很厲害可以用這種玩命的煞車技巧來煞車就要教導別人說"這才是對的煞車技術"。
請各位讀者們支持"無視無理取鬧者"運動~簡單的說就是別去理會惡意回文的言論讓它們自動的消失!還給版面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