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lly10 wrote:
很好奇偏擺5m/m以下算正常? 這個數據從那裡來的?
各位想像一下如果是V煞的話偏擺5m/m會是怎樣的情況?
大賣場的低價車都不會有這麼大的偏擺!...(恕刪)
來來'再來看一次原文'免的爭來爭去'在這5mm打轉....
KWSB wrote:
大量廠編的輪組'多少都會有偏擺.
至於偏擺多少才算正常'我想只要不太過份'左右偏擺和5mm以下都算正常吧.
不過可別把輪胎(外胎)安裝不良的偏擺算到輪框偏擺的頭上去喔'兩者是不一樣的.
常常有人看外胎歪來扭去'就說是輪框歪掉.這是錯誤的....(恕刪)
一般廠編輪的偏擺裕度是可以依情況調整的'所以也不是說一定是這樣.只是說一般情況...
偏擺裕度越小'成本就越高'因為單位成品時間就越大'產量就越小....
請參考.....請參考.....請參考.....請參考.....請參考.....請參考.....請參考.....請參考.....請參考.....請參考.....
這還滿正常的
組裝廠經人工器具簡單快速組盒裝箱,上貨車後途中經過路途的碰撞,又有卸貨的碰撞
輪框如果歪一點不是什麼大驚小怪的事, 當然這絕對跟他們總公司沒有任何關係, 但有品牌責任
不管對哪個國家的哪個品牌的量產自行車都是這樣的
接下來才是重點
下流經銷商店家會怎麼去對待這些量產車? 完全端賴店家老闆跟技工的成事態度.....
拆箱把車子組裝起來,發現到煞車變速或是輪框一些小細節有不夠好的地方,他們要怎麼去處理?
當然捷安特可能沒有考績制度,這對經銷商很自由
煞車不夠緊,煞車皮歪了,這都是他們簡單調整就好了,要是賣給你還發現到煞車有問題那才是真問題!
其它像輪框跟變速,輪框如果不是偏幅很大,組裝起來的試轉也許是看不出來的,除非幅度很大
有些細心的人,或說是執著在細節的人就會去調整好,同樣地也有偷懶的技工不會去理它,像這種事老闆一定不會知道
變速通常都是消費者再騎才會出問題,因為車子是新的,店家都不想讓客人感覺是花錢買二手貨
調整經常是在立車架上調整,不會讓它去壓柏油路...除非是很負責任的店家,會在客人取車之前再親自試騎作調整
這樣的店家有待客人自己去發掘
被請來的技工通常不會是這種負責任的人,他們連維修技術都有問題了
只不過一般的消費者都很信任大廠牌的服務品質,所以誤信了全部的經銷商或是店內的員工都能給你一流的服務
想奢望店家幫你把輪子取下,內外胎拔下輪子架上調框架調整並用平衡弓檢查.....很難吧
如果真的要好的品質,可以把輪子取下,去私營車店請人幫你從新調校
順代一提~舉自己看過的例子
每次去有請技工或員工的店家都覺得很滑稽,不論是大品牌經銷商或是私人小車店
客人將零件升級成全套Deore,兩名技工竟然躲在角落偷笑:才Deore喔~
或是推門進去店內,技工員工通通在聊天,這樣我也許能拿個topeak的打氣筒或是手機袋正大光明走出去......
要求品質的做法下卻得反效果,有點諷刺
fattywalker wrote:
5mm應該是指左右偏...(恕刪)
不巧今天剛收到一組所謂的"高檔"輪組,照例先檢查偏擺與真圓
前輪低空掠過正負值相加落在 18"條",後輪就reject了,37"條
聯絡賣方老闆親口證實20條以內是標準
來回寄送太麻煩了,乾脆自己動手(無奈),照例正負相加0.1m/m以內
裝上輪胎後再來個靜態平衡,前大後小試轉120RPM,車身紋風不動,收工
正事不做,花了我3.5hr
去年底至今買超過10台單車,就連低價車算進來沒有一個輪子偏擺超過2m/m,是我比較好運嗎?
以上是一個有一點中單車毒,對機械標準有些偏執的人帶著一點無奈的自力救濟
接觸單車不久,卻常常被這個行業的生態嚇的目瞪口呆的人留
P.S.:看文這麼久,第一次認真起來,真是罪過!
muonlie2000 wrote:
輪圈偏擺怎跟輪組等級沒關係?
輪圈的材質!鋼絲!花鼓!銅頭!編法!都影響整個輪組!
便宜輪組當然能調到跟XTR一樣!會不會比較費工?
答案是不會!但是能維持多久?台灣路面好不好?
大量廠編的輪組!能跟要價接近萬和破萬的輪組比嗎?(手工編輪除外)
!...(恕刪)
其實這種說法,一直是受到大家爭論的。舉例而言:在7、8年前單車並不這麼風行的時候,小弟買了一台二手的捷安特as911的通勤車(每天上、下班使用10公里、也都直接上、下人行道),也一直到今年3月才發現有所謂的偏擺,…。
事實上,這台輪組的強度應該比不上萬的車吧;然而騎了這麼久,才發現有偏擺,可能是我的運氣比較好吧…。
王建民
曹錦輝陳金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