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過天真』騎自行車應該是運動,不是交通方式?!

jwave wrote:
謝謝一些版友提供非常好的方案
但是『淋浴間、可以還衣服的廁所、晾衣服』這種事情
我想台北市區大部分公司都辦不到吧?...(恕刪)


這就是所謂的~同梯不同命~
我在世貿附近上班
公司備有淋浴間
只能說~運氣好

但我回想過去服務過的公司,假設如果當時已經接觸單車,並用來通勤......
24小時不休息的誠X書店~有間很大的殘障專用廁所,借用5分鐘不是難事;深夜辦公室都沒人,車子可以隨便放。
XX圖書發行有限公司~廁所有點狹宰、洗手台男女共用是最大的缺點......不能正大光明的用毛巾擦身體;辦公室的無用空間還挺多的,放車也不是問題。
最近終於重新運作的XX院~廁所很大間...甚至躲到倉庫換衣服都行(我管的),不過要穿著車褲去刷卡、進辦公室,位階太低~實在是不太敢這麼囂張(如果我是高考進去有自己的辦公室另當別論);有機車專用停車場,不過車子還是可以放倉庫(甚至是備用衣褲),但是如果長官剛好去找東找西的,發現後一定會被訓

也不是都能這麼方便
看來公司的硬體配合也是決定能否快樂的單車通勤的一大主因
不會阿
很多菜市場賣菜的阿伯都是騎腳踏車上班(賣菜算是上班吧)
只不過菜市場的味道比汗味還臭
小弟住桃園南崁,在竹北上班,也來分享一下單車通勤。

最近為了節能減炭以及健身,一個月前開始嘗試單車通勤,只有週一上班跟週五下班是開車,其他上下班只要天氣許可,一律用小折加高鐵的方式通勤:
南崁0715>(25min, 10KM)>青埔高鐵站0752>(10min, 25KM)>六家高鐵站0802>(20min, 6KM)>竹北辦公室0825
比開車多花約20分鐘,換來是節省約一半的交通費用以及下降的體重

當然一定會流汗,一開始就考慮到更衣的問題。辦公室沒有淋浴間,但是有殘障專用的大洗手間,所以週一早上就預先將一週後面4天要換穿的外衣、內衣、鞋襪都準備好帶到公司,騎車跟搭高鐵都穿車衣車褲,到辦公室花10分鐘略做清潔、擦拭,換上乾爽的新衣服有精神的上班,回家時再把當天換穿的衣服包回家清洗。

最近開始嘗試直接騎公路車到公司,輕鬆有氧騎乘42KM(非省道車少安全)大約需要100分鐘,0630出發0810到公司,汗當然會更多,所以考慮加入公司所在園區內的健身中心,每個月750會員費,就有淋浴間可以使用。幾位住附近有騎車的同事甚至願意免費提供浴室借小弟使用

只要有心去做,很多困難都可以克服。以小弟來說,節能減炭是藉口,追求健康才是王道。
通勤之路一
通勤之路二
Brother Joe、卡打車亂亂照的攝影休閒組 http://blog.xuite.net/brojoe.tw/papazao
要在交通繁忙的都市區騎自行車上下班,本來就有一定難度
車多 人多 空氣髒 等等不利於自行車的因素
除非有規劃良好的專用路線...

單車上下班原本就是不容易的事情
有著不少的難題要去克服
但是仍然有為數不少的單車通勤族不是嗎?

小弟比較幸運,麻豆往南科的上班路線車流很少
提早個30分到公司,換個衣服,稍做休息便能準備上班拉
辦法是人想出來的,版大加油~
解決的方法前面已經有很多朋友說過, 重點是要有心.
沒有人說單車通勤比開車更安全, 更舒服, 更快速. 但是為了環保, 為了讓我們擁有更好的單車環境, 如果自認是單車族, 就應該身先士卒, 不能等到一切都弄到完美才來享受成果. 建議大家看看昨天中國時報的這篇讀者投書, 重點是這句:「單車天堂」並不是天生,而是人造的。他們選擇了單車當生活方式,然後才把荷蘭打造成「天堂」。

============================
中國時報 A15/時論廣場 2008/08/10
《我見我思》騎單車通勤去

【莊佩璋】
  我單車通勤十年,每天騎腳踏車十五公里以上。十年前,八十公斤;現在,六十二公斤。朋友都很羨慕。但,一說到單車通勤,大家馬上說:「台灣又不是歐洲,天氣這麼悶熱,哪適合單車通勤呀!」
  歐洲成為單車天堂,台灣變成汽車地獄。果真是「天」註定嗎?
  ○四年七月,我到阿姆斯特丹「朝聖」。一如想像,時當溽暑卻是氣候如春,小河蜿蜒,風光明媚,單車穿梭其間,確有「天堂」之感。一家三口馬上租單車,興沖沖地騎往郊外找風車。
  沒想到,騎沒多久,就烏雲密佈,風雨交加,冷若冬天。正躲雨煩惱著,太陽一探頭,又變春天。
  整天就這麼陰晴不定,時風時雨。我們躲躲騎騎,十分掃興;但荷蘭人卻無視晴雨,照常騎車。
  後來才知道,這正是典型的荷蘭天氣。而且,這已是最舒服的季節。除了短短的夏季外,大半年時間荷蘭人必須冒著風雪,摸黑騎車上下班。這「單車天堂」並不是天生,而是人造的。他們選擇了單車當生活方式,然後才把荷蘭打造成「天堂」。   
  回頭看台灣,四十年前,誰會以「悶熱」為由,拒絕單車通勤、通學?大家不都是汗流浹背地衝進學校,也常冒著滂沱大雨淋回家嗎?當單車已成生活方式,一年四季,不論晴雨,哪天不是騎車天呢?
  諷刺的是,高雄加工出口區前,單車如蜂湧般出入時,西歐已是汽車時代。但是,當台灣逐漸淘汰單車時,西歐卻一步步把自己打造成「單車天堂」。
  趁今天休假,不妨搞輛單車,穿上排汗衣,找條安全、舒適的路,輕鬆地往公司、學校騎去。你會發現速度不同,視野不同,心境也會不同。而且,即使是八月天,依然是舒服的騎車天。
  怎樣?明天可以單車通勤了吧?

jwave wrote:
這時候我才恍然大悟
『騎自行車』當『通勤方式』是不切實際的(一般論),『騎車』應該是一種『運動』才對


這應該只是您玩票性質騎個一趟通勤之後的感想吧,對於許多長騎單車通勤的人(我在台北,已騎一年多)來說,許多問題都是可以克服的,只是要搭配自己的工作環境去調整而已。

自行車本來就是一種交通工具,是現代人賦與它運動休閒的功能,而它在動力車輛尚未普及的時代卻是都會區交通的主要工具,如何應用端看各人的想法及智慧了。至於鼓勵單車通勤的企業及政府部門,相信在各項軟硬體設施上也會儘量改善的,增設林浴間也不會是甚麼難事,只是要不要做而已。
小弟我在工廠上班,因為工作環境較差,所以工廠內設有淋浴間供員工淋浴。
每天來回24公里,因為有段算陡的上坡,所以難免滿身大汗。
淋浴不可少....

我是那種很會流汗的,一定要沖涼,否則一整天一定滿身臭味...

所以,還是看個人的工作環境是否能配合,節能減碳雖然重要,如果真的無法配合,不一定要勉強自己!
況且,上班與汽機車爭道,也有點危險性,畢竟台灣的環境不比國外....
小弟也是長期騎車通勤的一員
同時也是汗線發達的危險份子
公司所幸有淋浴間可用
不幸的是它同時也是哺乳室

在接連不斷的新媽媽潮下
因為要擠奶的人數比較多
加上小弟也是母乳推廣者
(女王哺乳一年半,因此能體會哺乳的辛勞)
所以我大概有6個月左右沒踏進去過(去年12月到今年5月)

剛開始我的做法是:
星期一因為固定要開早會
所以我大都騎機車上班
便會多帶幾套衣褲+襪到公司擺放
週二~週五騎車上班就有乾淨衣物可穿
至於身上的汗水當然是認份的到廁所去處理

而在熬過新媽媽高峰期後
基本上只有我在用淋浴間而已(長程通勤只有我一人,短程通勤二人)
後來發現其實只要準備一套衣褲就夠了
目前做法是:
第一天穿A衣帶B衣去公司
在淋浴時順便把A衣用清水洗淨後放在公司晾乾
再穿上B衣就可以上班了
第二天穿C衣騎車到公司時就洗C衣穿B衣
把C衣用清水洗淨後放在公司晾乾
如此循環便解決換洗衣物的問題了

給大家參考一下啦




事情不會只有一種方式解決
想法過於天真倒是真的,

要或不要而以,我還是沒辦法達到天天通勤的地步
內心都有個小惡魔,說服我今天不騎車上班,
可以學我啊!找一家設有淋浴設備,離家只有1.3公里的公司上班就可以了,太陽不大的日子根本不會流汗,覺得騎不爽,下班再去騎一趟,騎車上下班真是愜意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