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炒作單車的價格是最笨的行為!

"消費者炒作單車的價格是最笨的行為"

他是指那些賣二手車惡質抬價的賣家吧。
這還真是"火趁風勢,風趁火威"呢!
車子抬價,賣二手者不懂倫理惡搞,賣車的一看不得了,也一起亂搞。
(你們看我MSRP這麼貴賣二手還有人要,我應該賣更貴!)

這…此地應該有不少這麼做的吧。
我記得有不少覺得不對的人慘被公幹…。

反正倒霉的是新來的,不干老玩家P事不是嗎?

---------------------------------------------------

有人接觸過東歐/獨協系的車嗎?
我有興趣搞幾台回來,但對該地市場行情不清楚,
不知哪位可以幫忙解說一下?
其實腳踏車在台灣一直是賣方的市場
想想看一個腳踏車製造商一年的產量是多少台,但是台灣怎麼買都是缺貨??
因為大部分都是代工國外品牌的車,因為代工出貨的合約罰則很嚴厲的,延遲出貨罰金沒人吃的消,所以當然都是先滿足外銷的訂單,而且量也遠大於國內市場,國內販售出貨的量當然就相對被壓縮少得可憐,況且以生產管理上來說單一種產品的生產數量往往都會影響該產品的生產成本,量大才能COST DOWN,毛利才能增加
這也不能怪那些廠商,畢竟開設公司也是以營利為目的,以台灣的內銷量真的是無法養活工廠裡的員工的
當然一窩蜂的熱潮,對於製造商的銷售價格多少都會有些影響

供需部份,我想現在台灣是供需失調的
因為需求大於供給,買車都要預訂,且一等可能就是十天以上甚至更久
漲價??不買??還是有人秒殺
不過一般而言,現在需求較大的部份都是落在中階車種的部份,也因為缺貨情況也壓迫到消費的行為-往上等級消費,我想被迫往上消費的消費者也不願意吧

總而言之
真的是有多少錢就買甚麼等級的車
"也許"風潮一過,"也許"價格就會往下掉
台灣是有很多奇怪的現象的
當你想要的車一直漲一直漲,可能直覺就會有原PO的想法

不過我請問原PO
鑽石那一顆顆透明的石頭,到底是在貴啥?
你要不要去罵結婚去買或愛美去買的消費者最笨?
鑽石供應商再會陰謀囤積,再會穩定鑽價,還不是因為有人買。
沒人買,他是要貴給誰?
只要你有辦法讓全世界的人都不喜歡鑽石,工業上也用不到鑽石,
我保證它特便宜,便宜到沒人去處理,就像路上的小石頭還被掃到路邊去。
忠言逆耳.. 版主發的言論其實也沒啥不對. 有些車友說討論這沒意義 , 我認為有意義而且影響面很廣 , 包含車店的服務 , 單車高價化之後 , 車店的服務態度也變了 , 不是嗎? 不然服務態度的問題為何一堆抱怨文 ?
單車永遠是單車 , 再高價還是單車 , 本質是不變的 ! 版主只是有他的見解發表 , 參考之 , 沒啥不好呀 !!
小蔡2646 wrote:
目前中部有家廠商,準...(恕刪)

很好啊!有更多的廠商加入,才有良性的競爭
但話又說回來,姑且不論這個產品是否會如預期的以高品質及低價如期問市
﹝非質疑,純粹眼見為憑﹞
您覺得高價車商會不會被擊垮?
其實市面上除了G和M牌之外
還有很多便宜大碗的選擇,而相對的兩大品牌的CP值低一點也是事實
但是什麼讓消費者寧可選擇兩大品牌
那就是品牌的價值,今天板上一堆主題都在提G或M牌的不是
看起來好像很爛,實際上是它還有值得一提的實力
換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牌子,開板的講了半天
大家連聽都沒聽過,怎麼接得了腔?
說句不中聽的話,用成本來估算售價是經濟學不及格,行銷學死當
不管在哪一個行業,無印良品對品牌的戰爭未曾稍歛
您那家優質廠商是新加入戰局的新面孔
進得門來要不要鋪貨?打不打廣告?
產品定位要上打T3的話,減掉品牌你以為白牌折疊車能賣多少?
光是要把自己的形象拉到跟T3平起平坐就夠你燒錢燒好大一筆
如果對象不是高級折疊車市場
那就算上市了,不過是諸多便宜大碗車種的一員
跟您要打擊的高價車市場完完全全扯不上一點關係!
這沒有對錯的問題,商業行為本來就是這樣運作的


整天見不得人家好是最無聊的行為...
賣貴賣便宜你又能怎樣???
好好騎你的車不就好了~
發表這種勸世文不會太無聊嗎?
繼那位買好幾千塊單車覺得很浪費的單車弟弟後
又來位單車菩薩...勸世的~
我以前沒得選擇,現在我想做一個好人
看到這標題 就想到 上次去車行 跟老闆搏感情
聽老闆講的 美利達 某經銷商 以下

之前美金大跌 油價上升 原物料都漲
有錢都叫不到車 公司 根本沒有庫存可以給你
公司也不敢堆太多庫存
一台腳踏車 現都做的不錯 一台可以騎好久 除了要換耗材以外
--------------------------------------------------------
只要油價維持在100~120 大部分人 還是 會騎機車
騎腳踏車上班的人 還算是小部份 騎到公司都流汗了
誰敢跟你開會 除非你是老闆 或是 自己有辦法盥洗 <---別筆戰 !!

慢慢這情況會改變 把錢放在身上 還怕沒有車 堆這麼多 都是錢內

以上
一句話...有多少錢做多少事 說到重點了 不要做超出自己能力的事
無可厚非...

商人趁機會賺錢就這一波而已
接下來,騎單車的人口不會變
但是,單車量會漸漸飽和,(因為這沒有像手機那樣高的汰換率)
這運動是不會退的
除非遇上戰爭(戰亂國家哪還有多餘的娛樂可享)
很多人真的是愛上單車來的

前幾天一個新聞上,(忘記是什麼標題了)
阿嬤接受訪問...她說:...人活著就是為了工作...
著實讓人有所感
人活著是為了工作嗎?


換個想法吧!!


``工作是為了休息``
pkl01 wrote:
很好啊!有更多的廠商...(恕刪)

您說的沒錯,商業行為本來就是這樣?同樣地,身為買家消費者本來也是這樣,希望能用合理價格買到品質好的東西,不是這樣嗎?
台灣自行車目前的價位本來就屬不正常,我說過一年前與現在漲了近一萬,合理嗎?
我要說的是:一台小折賣兩萬多,其實在單車製造業都心知肚明,是被哄抬的,正常價格應該是1萬3、4至1萬5、6,我舉的是目前2萬多的小折,這確實是我在自行車製造業的朋友說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