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說說:你有什麼點子,可讓河濱自行車道更完善呢?


其實可以統計

出事地段

相信 出事地點 絕大部分都出現在

1.橋樑引道
(多加宣導~或者道德勸說~再不然救罰)

2.過窄路面
(拓寬)

3.轉彎路口



然後先對這些危險路段 做改善


內斯特 wrote:
先加強事前教育以及最...(恕刪)



那每年各地都有在重舖柏油路,那些錢整合一下,把車道弄寬一些。

最好有高速專用的範圍

公共建設才能促進景氣

你想一下,一個工程三個月至半年,可以養活多少做工的人口?
有啊,把單車道拓寬到跟高速公路一樣寬就好啦,哈哈哈!
is_si70 wrote:
除了政府要改善外
也請帶小孩的家長
記得要跟小朋友說好,
騎車靠右邊哦...
也不要蛇行
更不要併排騎車

這個不管是不是小朋友都要尊守..........
行前教育要教好哦


那不如把兩個(政府, 家長)綜合起來
在各單車道的入口處樹立告示牌
內容為:
"請帶小孩的家長 記得要跟小朋友說好,騎車靠右邊哦...也不要蛇行 更不要併排騎車"

這個主意如何?
在自行車道以外某處設計一個測試路面,長20公尺、寬50公分(或固定某寬度?),做為家長衡量小孩子駕駛技術的參考。(騎四輪的就算了)

可能的話也貼公告,讓父母在小孩子上路前叮嚀騎乘原則及可能危險。我看沿路有河邊不准垂釣、水深危險的告示,自行車道也應該來點警告的標示比較好。

父母有正確騎乘觀念後小孩子才有可能跟著學好。
建議比照 北二高 來各八線道.這樣子是不是不錯....= =
在每一個可以到河堤的地方都設警示牌
例如:禮讓他人 過車道請注意左右來車...之類的
當然 為了多樣化 可以每個路口用不一樣的警語
但是 請用好一點的牌子 每一季可以調換警語
這樣子 也比較省錢 沒有事情的公務員 安排出公差去換
在允許的地方 增設50公尺以上的短車道
並在車道旁增加 禮讓行人 慢車靠右...等 警語
這個短車道 可以讓家長在這裡教小朋友騎車
有些地方 可以做膠囊狀的環狀車道 專給小朋友學騎單車
政府也可以 安排義工 或是公益團體 在假日舉辦教騎單車運動
現在 有些人 觀念及態度已經定型 要改有其困難
到不如從現在開始 教育新一代人
還有在固定地方設置單車公佈欄 最好在腳踏車道旁的休憩區
可以由相關單位招募 在那裡騎車的騎士一同再假日作義工
最好可以當地里長配合推動
警察 可以多多巡邏 有些路段比較暗 也是一些青少年幹壞事的地方
有部分腳踏車道不夠寬 實在需要拓寬一點
路面材質 太多樣化 應以柏油路面為第一鋪設選擇
現在幾乎所有河道二岸都有腳踏車道
建議 把所有河道的腳踏車道連結起來
可以避免有些沒有銜接的路段 需要再到馬路上與機汽車爭道
要是可以全部連結 對於經濟與台灣在國際的名聲會有所幫助
因為 為了辦腳踏車活動 而把馬路封起來 實在是勞民傷財
把封路的開銷 連結腳踏車道
聯結以後 就可以舉辦大型賽事 要整條河濱腳踏車道封路舉辦比賽
應該是比封馬路 要簡單許多
而腳踏車道的維護整修費用 應該也比馬路便宜許多
還可以舉辦國際賽事 實在是有許多的好處
台灣政府與民間企業 既然已經投資了這麼多硬體設備
實在不應該讓腳踏車退燒 就以現階段硬體來說
把他整合 讓腳踏車道可以連接 應該是在多一些經費即可達成
以台北市內的河濱自行車道都連接來說
應是可以達到的 要是可以達成
那麼 公里數 就可以增加許多 比賽也可以舉辦
一方面 也就可以成就一個都市內真正的腳踏車專用道(?百公里)
以上願望 真希望可以實現
這樣子 在木柵去淡水 就不用一下子在河濱騎 一下子在馬路騎了
不一定 可以在木柵騎腳踏車專用道去基隆 都騎河濱
多增加公民與道德的教育吧
這一來 當父母的就懂教導小孩專心
大朋友會較懂得互重
最最最重要的是

讓一堆自視甚高的人懂得大家都是人
別他XX的亂超車嚇到乖乖靠右騎車的小孩還罵X小孩閃遠點
這啥社會啊
沿河堤再蓋一條高速自行車飆車專用道~

沿途設置收費站~可使用ETC

哇哈哈~我是來亂A

危險路段 強制限速15km/hr 或 10km/hr - 撞不出個大問題

強制,或補貼所有車輛加裝碼表 超速蜂鳴器 - 擴大內需 必要時加裝攝影機,黑盒子

無薪假增加 買車來休閒運動的可能會把單車熱小小加持下去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