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社會只會沈淪 不會進步的
像是單車停車場 這個建議就不錯
各家公司如果鼓勵員工騎單車上班(如上班時間可以延後半個小時 一個小時的 或獎勵等等的)
準備一些單車停放的空間給這樣的同仁
(當然無法一体適用 有些業務性質的還是得四輪的才行)
改善大眾交通工具的便利性及班次
提高摩托車及轎車的稅金
加徵汽材油的空污費
我想在荷蘭能有今天的規畫
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
應該也是逐步改善 並指導人民守法及愛護地球的觀念
但是 看完一些網誌介紹之後
你會發現 單車被偷舉世皆然
荷蘭這個國家
如果將自行車的失竊率統計在內,阿姆斯特丹的犯罪率高居世界第4位
如果將自行車失竊率扣除在外,則退居第25位
呵~~~ 我看還是小心一點 自求多福吧!
http://e-info.org.tw/node/36622
http://tw.myblog.yahoo.com/jw!wlfiMyGLESiq3OW6Tmw2Foecyg--/article?mid=1060
http://chyshihtrip.pixnet.net/blog/post/506033
http://hk.travel.nextmedia.com/index.php?fuseaction=ThemeTravel.ViewArticle&issueID=20050619&articleID=4258045
steve0608 wrote:
做也罵!不做也罵!很...(恕刪)
如果跟北歐、日本國家一樣,買車除了高額稅金、燃料直接隨油價調整,政府不用所有納稅人的錢去補貼,還要自備停車位才能買車,機車同樣也有高額的稅金,甚至嚴格控管牌照發行,直接控制汽機車數量,把汽機車位逐步畫為人行道、自行車道
加上台北市原有的公共運輸網,配合降低捷運、車站附近的房屋坪數、價格,讓多數上班族可以便利的搭乘公共運輸工具,多管齊下的政策,台北市交通絕對不輸給任何國際大都市
台北市有多大?公車數百條,捷運密度超高,比上不足,比下是綽綽有餘,為什麼汽機車還是那麼多?
以現實面來看,公共運輸點附近的房價太高,坪數太大,一般民眾買不起,只能買郊區交通沒有那麼便捷的地方
公共運輸工具的價格還是沒有機車低,加上還是要某一定距離才能搭乘,造成許多民眾還是以汽機車為主
惡性循環,公共運輸工具喪失客源,營運成本增加,競爭力越來越不如機車
買汽機車、考照相對容易,稅金相對也不高,造成車輛增加
以上是政策問題
其他還有人民心態問題,許多國家的人民,可以每天花1-2小時上下班,高緯度還會下雪,台灣氣候相較之下已經不錯了,而且台灣相對許多國家,土地小多了,台北市又相對許多城市,交通便利多了,但為什麼大家還是努力的買機車、買汽車?巷口買個東西還要騎機車,走五分鐘就有公車,還是寧願騎車開車
連有人願意多花時間騎自行車上下班,也被說是瘋子
自行車道的規劃,原本就是會剝奪原有的汽機車道,因為道路就是那麼寬
汽機車多一分塞車,就有可能少一個人騎車開車,就有可能多一個人搭公共運輸工具,多一個人騎自行車,整個社會朝更好的方向走
不做,節能減碳永遠都是口號
至於守法的問題,就不用討論了,自己不守法還怪到別人頭上
敗家真是無底洞阿~
………
在市區
推動騎自行車上下班的最大阻力不是來自於有沒有自行車專用道
最大的阻力是....
我騎1000元的賣場車加2個鎖,都有被幹走的可能
………
其實北市府已經開始在做了。今天去民有地下停車場那邊洽公,因為認識那邊的管理員,一開始問說,你辦公室外借我放一下腳踏車,結果他指著辦公室外一個用鐵絲網圍起來的區域,原來已經開始試辦地下停車場有管理的讓人停腳踏車了,而今天停完車後,該處的人請我幫忙寫一張問卷,其中有一題是,如果腳踏車停車要收費,你能接受的費用是多少,說實在的,使用者付費個人是覺得應該的,至於費用就見仁見智了。。不過,其實作腳踏車停車位(或腳踏車架)最無法解決的問題就在於,一堆人把他當作倉庫使用。騎樓下、路邊常常可以看到腳踏車任意停放,甚至放到鍊條都斷了他也不拿走。但是如果環保局清走時,有些人就跑出來說,我的車沒有壞啊~還是可以騎啊,然後獅子大開口要求賠償。而這些欠缺公德心的人常常是妨礙城市進步的一大元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