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頸鹿"的愛好者請進,說說你為何前叉上管留很長或是用龍頭增高器。

youngmth wrote:
看照片斷掉的前叉上管,2個墊圈上面露出一節應該是2個墊圈的高度,再看龍頭上還夾著斷掉的上管,表示前叉上面露出那節應該原本是墊圈(肉眼估計2個)而不是鎖龍頭. 所以估計斷掉前有4個墊圈.

第二張照片是不同車的龍頭,無法判斷.


如果是四公分應該就超過了
我看過兩個品牌的解說

1,龍頭底下五公分

用龍頭底下這種算法
那應該是要把頭碗突出車架的部分也算進去了
目測有6公分

2,龍頭以上至少要有7mm墊圈<--所以龍頭上要突出4mm
超出車架以上少於80mm

80mm-4-龍頭(我看過公路車用有35-41先假設這樣)=35~41
這還沒算上頭碗
所以35-41適用於全隱藏頭碗
要是用在傳統頭碗
頭碗各有不同
以我現下頭碗為例
有13
這下只剩下22-28
頭碗本身還有個5mm錐形上蓋
這下剩下17-23這個品牌是柔軟度差者的噩夢啊...

在討論長頸鹿是只會伸手數有幾個墊圈而沒考量到頭碗
這不對吧?
長頸鹿就是長頸鹿,誰會去管長頸鹿的脖子有多長.....
妳的美麗..我看見了..就不會忘記了......
iwasafool wrote:
.我只好說那個誇張的前叉肯定是有特殊的設計
使用公規的上蓋只能說明在上段會用到上蓋的部分是公規
下半截大可以加厚 特殊構造
加金屬網進去等等.(恕刪)


你也真的只能胡亂猜了
但是還是比須針對你的胡亂猜測作反駁

該車架為單一尺寸車架,車架頭管單一長度

然而該車架必須對應180cm的車手,也必須對應165的車手

假設真的有你所謂的下半截,而且是實心,用了多麼了不起的材料.....

起碼在前叉上管的上半截--也就是內管膨脹器適用的部分,也就是你說的「使用公規的上蓋只能說明在上段會用到上蓋的部分是公規」這段落差範圍裡的剖面結構必定都是公規格

關鍵在於這段公規格的上半截長度有多長?

這公規格上半截的長度必須對應各種身高各種柔軟度的車手,也就是說這個公規格上半截的長度絕對不短(航翊並沒有針對車主身高去做前叉規格的匹配),我朋友車隊165cm左右的車手前叉上管可以鋸到夠短,同時膨脹器可以深入適當的位置抓出落差,同樣規格的前叉上管,用在178cm的車手膨脹器就必須拉高也就變成你們所謂的長頸鹿(單看上半截公規格的部分)

所以一切都跟你想像的“下半截“一點關係都沒有

要講科學,真的不要在那4cm5cm上面打轉,即使相同結構切面,不同材料的強度可能是倍數成長
怎麼可能是你用“目視”的“感覺”就在那邊四公分五公分可以大肆評論會不會斷的
AM TSR/BF PR/BIRDY Ti/BIRDY Capreo/BROMPTON M6L/DAHON PSL/DAHON Jxp/DAHON III
巴拉巴拉
繼續懶得引言

但是那必須做成公規的上半截
還是照樣可以做特殊的設計
只要尺碼公規就OK
而且根據斷掉的照片
長頸鹿喜歡斷在中段

說真的我也很希望有可以做長頸鹿的全碳纖公路車前叉
航翊開發個出來吧!
我希望可以突出車架6~7公分
多出五十一百克我買單
反正肯定比鋼管輕太多了
也不必搞超長頭管的大壓縮車架
或者角度上揚龍頭

我後來去查了一下
許多前叉的未裁長度超短
265-275之類的
我現在有280...

再說我們說會斷的前叉原廠警語就是叫你只能裝那麼短
可不可以告訴我們提出特例的小徑車意義何在
我算的幾公分又不是我掰的
就是原廠的建議值

至於你說的
難道一級大廠比航翊差云云...

做的比較弱不代表只能做那麼弱
做成只能讓你用一小截墊片
只能說是現下的潮流
輕量化啊


然後咧
航翊為什麼要這樣設計?
很顯然地
全部公用一個尺碼的車架和前叉
減少庫存壓力啊
從這個想法
設計一個可以做超級長頸鹿的前叉
實在太划算了
但這樣的車架不出問題也只能說在安全性上沒有問題
從性能表現和美學兩種觀點來看
航翊肯定不會是我的選擇
iwasafool wrote:
巴拉巴拉繼續懶得引言...(恕刪)


我只是想告訴你

不要看了幾本幾個品牌說明書
就擺出一副頭管專家的姿態
就可以肆意的隨處評論人家是不是長頸鹿
直指人家的上管會不會斷

你的評論基礎只有"看起來超過4cm很危險""看起來4個墊圈超過幾公分很危險"
你研究過你評論過的上管材質了嗎?沒有!!
你研究過該品牌定義安裝高度上限的背景基礎了嗎?
是因為幾何?因為剛性考量?還是因為管材破壞的安全係數抓的特別嚴謹?
你根本什麼都不知道!!
這就是俗話說的"見了黑影就開槍"!!!

我舉航翊不要要替航翊背書,因為我也不喜歡航翊
幫香港朋友買好多支這個車架完全是受人之託
買車架的過程也是被魔術方塊氣的半死
只是看你在那邊4cm5cm的評論
拿出航翊這支超長小徑當成對照組就是最好的反例!!
你可以說人家航翊是五四三的公司,騎這台小徑的騎士很弱,騎乘時間不夠久..
隨便你講都沒關係

重點就是人家沒斷過,而且看了你組的車,我相信航亦即使再不專業,應該也比你專業!

AM TSR/BF PR/BIRDY Ti/BIRDY Capreo/BROMPTON M6L/DAHON PSL/DAHON Jxp/DAHON III
davihuang wrote:
而且看了你組的車,我相信航亦即使再不專業,應該也比你專業!


說好不打臉的...
davihuang wrote:
不要看了幾本幾個品牌說明書
就擺出一副頭管專家的姿態
就可以肆意的隨處評論人家是不是長頸鹿
直指人家的上管會不會斷

你的評論基礎只有"看起來超過4cm很危險""看起來4個墊圈超過幾公分很危險"
你研究過你評論過的上管材質了嗎?沒有!!
你研究過該品牌定義安裝高度上限的背景基礎了嗎?
是因為幾何?因為剛性考量?還是因為管材破壞的安全係數抓的特別嚴謹?
你根本什麼都不知道!!
這就是俗話說的"見了黑影就開槍"!!!


又來了又來了
又拿這種標準來論斷我
根本不管自己的論調是否根本在同一個水平
只不過我的論調是安全優先
你的論調到底是啥優先
車主自己爽優先?

隨便啦
我明知那些警語
要我閉上嘴不開口
根本違背良心

基本上可以輕易的想像
龍頭有多少stack height
龍頭多長 角度多大
把手多大
騎士實力 騎乘風格
車子設定角度
用的墊片的設計
圈圈叉叉
肯定會有人超出個一兩公分沒事的
建議值那麼低只是安全考量
我甚麼都不知道?
那最好你超出建議值安裝的那些人
都知道啦!
愛這樣裝就對自己的安全負責!
長頸鹿加-角度龍頭這種矛盾的作法
用意很明顯啊
就是覺得上揚角度看起來沒跑格就是了

davihuang wrote:
重點就是人家沒斷過,而且看了你組的車,我相信航亦即使再不專業,應該也比你專業!


試著說看看我的車有甚麼問題
你怎麼不知道只是你的誤解?
是否有些問題早被我發現而改變了設定?
我的車很專業嗎?
非也!
一開始就擺明是有很多妥協的設定
我是甚麼人?
雜誌專欄作家?
名部落客?
我需要這麼專業嗎?

講來講去
我開始覺得你有為了吵而吵的心態出來了
針對我重新引言的部分講講看吧
不要選擇性目盲

iwasafool wrote:
至於你說的
難道一級大廠比航翊差云云...

做的比較弱不代表只能做那麼弱
做成只能讓你用一小截墊片
只能說是現下的潮流
輕量化啊
突然覺得長頸鹿加平龍頭的做法,簡直和那個甚麼圓月彎刀動力曲柄有異曲同工之妙呢
iwasafool wrote:
又來了又來了又拿這種...(恕刪)
Luke Chen wrote:
突然覺得長頸鹿加平龍頭的做法,簡直和那個甚麼圓月彎刀動力曲柄有異曲同工之妙呢


抱歉齁
這支鋼前叉原廠是隨便你長頸鹿的
我還算切的短的
長頸鹿加0度肯定比超長頸鹿加-角度安全多了

閣下這種論調
大概也會認為把手轉動角度的補償方式也是異曲同工了
但是把手彎形
有不可妥協的一些眉角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