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使用BCAA支鏈胺基酸(可加入運動飲料內)或是運動前吃...大型單車店都有賣2.騎完隔天可進行緩和短距離慢速排乳酸3.騎車時盡量別踩太重齒比4.老生常談...常騎就對了5.以後練大一點...騎完後喝乳清蛋白...加速肌肉修復變強壯
joan7218 wrote:謝謝諸位前輩的指點,我了解了^^我的第一趟是騎小折,從三重騎到鶯歌來回,大約40出頭公里(因為那時還沒買馬錶)。花了我五個小時,差點沒死在半路上第三趟從三芝北新莊到櫻花山莊(巴拉卡公路的一小段)來回,里程數不高,但是那段山路讓我邊爬邊罵三字經....... 第一次騎車就40km以上,有點超標了,會酸是正常的。如果是平常沒在運動的人,一次先以一至二小時,也就是差不多20到30公里開始。慢慢再增加長度。也不要那麼早就騎陡坡。慢慢來,可以騎得比較久。萬一運動傷害,以後想騎也沒辦法了。
彼岸花開 wrote:大大請問如何高迴轉輕...(恕刪) joan7218 wrote:拍寫~~~請教什麼叫...(恕刪) 齒輪比低一點, 用力就會輕一點, 要和高齒比一樣達到相同速度, 踩踏頻率就要增加,最簡單是買個有迴轉數的碼錶, 自己平路一般是保持80~95圈/分鐘, 供參考
joan7218 wrote:對於一個從來不運動的...(恕刪) 騎車是個好運動 年齡不是問題的其實騎車沒有一定的標準針對自己身體所能承受的範圍去調整嚕適當的休息還是必須的超過負荷是很容易造成運動性傷害的騎車前 先暖身拉筋 騎車後也必須適當的按摩拉筋 會有幫助的睡前花點時間 做點抬腿 溫和的空踩運動 也有幫助喔ps. 別把脂肪變肌肉 那樣還是會腫大的 把他消化掉就好了所以 千萬別重踩 適當的增加迴轉速 別在意車速這樣的方法 可以燃燒脂肪 增加心肺功能 又不傷身的
以上各位車友已提供相當豐富的經驗值,可說相當受益由版主車型看來與小弟目前好似同款我已入手近一年,版主攜帶似乎也頗齊備,看來預計長此以往邁入健康幽境練迴轉數有相當好的目的,即指不吃力地前進...前盤換最小盤,後齒除最右小齒避用(斜角較大易磨耗)外,可以體驗差異性乳酸堆積確實是肌肉過操,所以騎乘過程不必太過使力,倒是應求避免運動傷害出門遊興與動機很是重要,建議有同好陪騎相互照應,避免單槍匹馬易招不想出門在外啥事都有,有伴~遊興更高 安全更勝 不是!?
話說我是個急性子,加上沒有單車經驗和概念,所以很狠的踩...造成鐵腿算小意思 這次騎碧潭途中,見到多位年長的前輩,騎著骨董鐵馬時速超過20從旁呼嘯而過...,而且看來不是像我維持"一下子",而是好長一陣子都那個時速...我真感到羞愧...不是羞愧時速不如他人,而是我這輩子從來沒有為自己的健康努力"運動"過。生病能漸漸康復算是大幸,因為如今我還能踩著單車吹風,感到非常幸運與幸福。我會持續下去的!!並且偶爾來發問一些幼稚園程度的問題,請前輩們不吝賜教唷~
joan7218 wrote:話說我是個急性子,加...(恕刪) 萬事起頭難剛開始騎車都難免會腿軟我自己也是荒廢了3年多沒騎這陣子重操舊業也難逃鐵腿的命運健康無價騎車是幸福的運動一起加油嚕也許哪天在單車道踫上了已經追不上妳的速度了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