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蒸餾器


太陽能蒸餾器
設計一個東西不只要管用,還得考量到使用時的便利性、直覺性、故障維修問題等
這東西甚至考量到了使用者的知識水平
並希望可以被當地工匠生產出來而在設計上更進一步的簡化
真是富有人情味的好東西
雲南氣鍋


這東西也是很厲害
是乾隆年間雲南人楊瀝發明的,所以又稱為楊瀝鍋
發明的因由是為了改善飲食
雲南水源以硬水為主
硬水可以煮出彈牙的好麵 (雲南以麵食、米線聞名),但要拿來煮飯煮菜煮湯就悲劇了
這東西不只可以透過蒸餾將硬水軟化,蒸餾時的火力也被直接用來煮熟食物
應用範圍不只硬水,甚至連汙水、海水都可以拿來淨化
怨念聚合體 wrote:
與其去吹捧漏洞一堆的...(恕刪)
吹捧??
我明明就說 這一定不會大賣
但這概念 可以延伸
至於你PO的發明
你大概沒看過 以色列的 海水淡化技術....
全球最先進 效率最高 最穩定
連新加坡都跟他們買
新加坡是沒有水的國家
通常是 雨水 + 尿水汙水 回收 +馬來西亞
以色列最新的海水淡化 跟你PO的
高下立判...
-----------
由以色列化工集團ICL及以色列控股集團Delek共同合資成立的IDE科技公司,從1965年開始至今,已經在全球40個國家打造了400座規模不等的海水淡化廠,估計每天處理的水量達到200萬立方公尺,一年處理7.3億立方公尺,還超過台灣最大水庫曾文水庫總蓄水量7億立方公尺,總量居全球之冠。
要知道台中市去年一年民生用水是多少嗎?
答案是1.1億度,也就是1.1億立方公尺。只要IDE在全球的400座海水淡化廠運作個55天,就足以供應台中市一年所需要的民生用水了。
其實,IDE能發展出全球第一大的海水淡化規模,真的是被環境所迫。「如果不是以色列缺水,我們怎麼會動到海水淡化念頭上去呢?」IDE執行副總裁Fredi Lokiec表示。
IDE主要的海水淡化技術有兩種:一是以逆滲透(RO)的方式來處理,另一種則是用蒸餾取水,兩種方式因應不同地方及國家的需求。
位在台拉維夫南方的Ashkelon海水淡化廠,在去年之前還是全球最大,年處理水量達到1.18億立方公尺的水。不過,隨後在去年被比下去,IDE在以色列境內興建另一座Hadera海水淡化廠,年生產淡水可達到1.27億立方公尺,已成了新的世界第一。
技術突破 規模愈來愈大
只是,目前最新公布的IDE擴建計畫中,1.5億立方公尺的年供水量即將在2013年建構完成,屆時世界第一海水淡化廠的寶座又要換人當了。
「因為我們愈做愈好,規模自然愈做愈大,」Lokiec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