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陣子的心得,覺得在路上最討厭的有兩件事
排名第一是排出一堆刺鼻煙霧的二行程機車
第二是其他老舊的四行程引擎汽柴油交通工具
其他問題例如有沒有專用道之類的,目前我覺得都是次要的小問題
我都還可以自行克服
但是旁邊有一堆排氣嚴重不合格的機車汽車要幫我提早得肺癌
這我就無力回天了
就算有專用道給我
我是打死也不肯的
目前是因為上下班路線約有95%可利用河濱單車道(公館到景美)
我才能持續這樣的興趣
但不是每個人都跟我一樣幸運的
所以我是很贊成近幾年政策上一直提高的汽機車排放標準
至於執行的成效,就牽涉到整個大環境了
歐洲在人文環保及自省的能力上一向為人稱道
自行車專用道只是歐洲國家先進的整體國力衍生的一種現象
我們的整體國力水準還不到時
硬是去追求單一項目
自然容易畫虎不成,引發爭議
但在現有資源下,我也是贊成能做的還是要多做
隱形車道雖然聽起來好笑,但以務實的觀點
也是目前能最快建立的規範(這樣講應該會有人要罵我了)
況且速度等級不同的交通工具,不得已硬要擺在一起
速度慢的被追撞的機會很大,慢的要靠邊也很合理
有明文的規範才有遵循的依據
機車族群這麼多,也只能在空間允許的區域有專用道
自行車族群就......大家加油吧!
yuan1980 wrote:
原本不在都市規劃中的...(恕刪)
您說的也許有自己的一番道理,但是恕我無法認同~
騎單車在交通工具中算是相對弱勢(也許只比行人高一個等級),畫自行車道並不是只能讓自行車專用啊,我想目的只是為了讓大家更加注意自行車騎士進而避免發生事故,而非所謂的自行車專用道~
舉個例子來說,人行道上為什麼要有為了行動不便的少數人設置的導盲磚, 斜坡或無障礙空間?就是因為他們在行人中也是相對弱勢,而為了讓其他行人更加注意,所以才有相關措施以及設施來為這些少數中的少數而作,這樣,我們可以說它就是{佔用}嗎?更何況並不是鋪了導盲磚就不准一般行人走在上面啊,何來{佔用}之說?
就算是河濱的自行車專用道上也有很多運動人士或是三兩行人散步其中,我想這跟{佔用}一點關係都沒有,需要的是我們大家的相互尊重~
真要說{佔用},那就把公車專用道,高速公路,汽車專用道,機場等等特殊交通工具相關設施一起拉下來說吧~
以上並非離題筆戰之文,單純針對樓主發文討論他國與我國自行車道的相關內容,也絕非針對yuan1980,如有冒犯請見諒~
yuan1980 wrote:
原本不在都市規劃中的...(恕刪)
基本上,我覺得有些人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在看事情,說法真的很像那個叫我們去買五元青菜的官員講出來的話.........

就像以前很多人反對重機上快速道路一樣,也總是能講出很多似是而非的理由
政府存在的目的就是要照顧到各個階層的人民,提供給我們更好的生活環境.....不論他是何種階級的人(或是使用何種交通工具的人)
誰規定道路只應該提供給汽車?甚至你覺得理所當然的機車族?難道繳的起比較多稅金的人就應該擁有較高的道路使用權?(高速公路現在就是如此)而只能騎腳踏車的窮人就該被剝奪他使用道路的權力?(有錢有閒騎車健身的大大例外,因為那不是他的交通工具)而且照你的邏輯來講,那些一樣不過是為了炫耀(捨不得淋雨)的那些騎重機的人,又有多少人是拿來當交通工具的呢?那也不用開放他們上快速道路啦!
之前類似的是否該開放腳踏車上捷運的文章也是類似,捷運的功能是快速的把某地的人運送到另一個地點,對經濟狀況不佳的人來說,如何從居住地快速的移動到另一個點是很重要的(收取高費率也是變相的剝奪他們使用的權力),當一些人只買的起郊區的房子時,你該不會說他們可以提早一小時騎車出門就好了吧?!(或是說他可以騎摩托車上班?),又有人說捷運上下班時間班班客滿,腳踏車很難上去,這其實都可以靠縮短班距的方式來解決
很多事情如果有心,一定都會有辦法解決的..........重點是在上位者想不想去做而已



我個人很認同black兄所提的導盲設施一例,政府就是該照顧弱勢的族群,一個國家的公共建設可以看出施政者的思維,在上位者倒底有沒有花心思在照顧老百姓身上,還是每天只想著花大錢搞些政治口號來獲取自己的政治利益............離題遠了,拍謝拍謝
lichao wrote:
很多事情如果有心,一定都會有辦法解決的..........重點是在上位者想不想去做而已
我個人很認同black兄所提的導盲設施一例,政府就是該照顧弱勢的族群,一個國家的公共建設可以看出施政者的思維,在上位者倒底有沒有花心思在照顧老百姓身上,還是每天只想著花大錢搞些政治口號來獲取自己的政治利益............離題遠了,拍謝拍謝
頭一句我到滿認同,也希望台灣有更好的環境。不只在單車上,在各方面追上歐洲國家。
不過是很普通的路權之爭,演變成弱勢族群被政府歧視?
你有領殘障手冊或三餐不保嗎? 你確定要將騎著高級單車的單車客當成弱勢族群?
我喜歡騎單車,我反對在密集都會區設置自行車"專用"道,純粹是我認為以社會了立場來看C/P值不高。
那些非專用的自行車道和現在有什麼不同?一樣都是騎路邊跟機車搶空間,只差沒有劃出道路標線而已。
我也不認為畫了標線,其他駕駛會更小心單車客。 整個問題只是台灣地狹人稠,不容易有像歐洲一樣的環境。
沒有任何市區道路禁止自行車上路? 我搞不懂你們爭的單車路權是什麼?
你確定要拿(為瞎了眼的盲人設置的導盲磚)來比擬(單車道)?將單車客比做瞎子?
我也算喜歡單車的的單車客,我覺得我四肢健全,一點都不是弱勢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