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chou wrote:我是原發文的弟弟,當...(恕刪) +1 推.....小弟是個新手,最近常流連於01與其他論壇,也看到這篇文章挑起的一些火藥味與對立,我想大家都對當事人感到悲傷與惋惜,也提醒大家注意自身的健康與安全....大家騎車都是愛好運動,並且充滿熱情的.....網路上發言實在沒有必要帶有挑釁或貶抑人家的口吻,這樣容易引起不必要的紛爭與口水戰......(沒完沒了)不管是什麼車隊,不管是什麼人,我想,看到有人有急難,正常人都會樂於伸出援手的.....不是嗎?不要把單純的發文與事件搞的如此複雜,快樂騎車才是最重要的......新手的一點小感想......
我想這位過世的老趙..就是我們公司的同事今天公司的內部郵件..發送一篇文章..大約內容就是某位趙姓主管參加自行車活動意外過世這位主管平時就是家中的經濟支柱..突然這樣離開..除了保險理賠金之外..留給家人及小孩的並不多同事們為了感念及幫助趙姓主管的家人..主動發起樂捐的活動..希望同事們能響應的文章現在又在01看到這篇文章..心中的感觸真的很多!雖然我跟趙姓主管並無直接的接觸與認識但是我想公司內部的同事都會願意主動伸出援手..來幫助在本行服務多年的趙姓主管的家人聽說趙大嫂很堅強的面對..我想大家的關心與協助..會陪著趙大嫂跟孩子們渡過這些難過的日子!
蜜雪菲兒 wrote:我想這位過世的老趙....(恕刪) 這位老趙的同事,可不可以提供老趙家人的帳號.剛剛看完文章, 有點鼻酸, 想盡點心意, 就當是車友間的緣份.如果不方便公布在版上, 請 PM 給我.
今天在公司盡了一點微簿的心意,希望能夠幫上趙嫂一點忙,老趙是隔壁辦公司的長官,平常都跟本處有相當多的互動,對公司盡心盡力大家都有目共賭,星期一聽到這個消息,大家都覺得相當的可惜,希望他一路好走,並希望趙嫂能節哀,並堅強的走下去,本人也接觸鐵馬活動沒多久,但跟朋友每次去爬山就是只要累了就休息,口渴就停下來喝水,絕不逞強,才能保有更持久的體力。也希望各位車友注意自身安全,及多注意同行車友的一些狀況。
請蜜雪姐打聽一下,這位趙先生什麼時候公祭?個人如無衝突必到!既然是自已人見了上帝,我們這些人不送送有點給它說不過去不是嗎?懇請先打聽,如蒙同意,小老兒(或其他熱心同志)就另開欄邀人了。當然人家不同意的話我們就只好躲起來了…車衣顏色一向鮮艷,人家看了會不爽的。(我知道在台灣一般人畏懼喪禮…海龜可不吃這一套!)
偶已經四十多歲了,接觸單車的主要目的是要減肥,雖然本身並沒有需定期追蹤治療的心血管疾病,但為了保險起見,偶出門騎車除了不逞強逾越自身體能極限外,還一定隨身攜帶瓶裝救心以防萬一,必要時還可以幫助別人爭取一下搶救的時間!
接觸自行車運動約一年, (以前通勤不算).記得一開始也是拼命的想要哪裡不落地, 哪裡速度多少等等.後來發現, 其實根本不需要如此, 因為只要你維持規律的運動, 很自然的體能就會"慢慢"增加.有一個前輩跟我說, 如果每天出來騎2hr, 就算你騎的是平路, 過個兩年三年五年 十年,你也變強者了.不需要急於一時, 身體的強度是慢慢訓練出來的適可而止就好.今天別人騎巴拉卡一小時, 你一定要一小時嗎? 其實不必,也許第一次去牽車五次, 第二次牽車四次, 也許第十次的時候不落地.慢慢的自然就會變快, 當速度無法突破的那一天, 有必要更快嗎? 其實也不必.因為每個人的極限不同, 讓自己保持在健康的狀態最重要.很多車友喜歡勉強自己, 喜歡比較, 比較是進步的動力但卻隱藏著很可怕的危機.心跳表真的是很重要的,如果愛勉強自已或者想要更強, 建議加入有正規教練的車隊,相信有正確的訓練方式才會進步得健康 (不過為了拿名次的訓練有時候並不是健康的)
這算是有氧運動的陷阱吧很容易就衝破"極限"前五分鐘還覺得沒怎樣,後五分鐘就覺得頭昏眼花、呼吸困難、臉色慘白冒冷汗界線太模糊了不像是無氧運動或是肌力訓練,超過負荷的重量舉不起來就是舉不起來,想勉強也沒用但是騎腳踏車真的是可以隨便就再撐個一段,然後下車想吐加後悔 =_=唉就連熬夜打網咖、打麻將也有新聞可以打到猝死,就知道身體發出的警訊往往比自己預期的小聲一個不注意就沒聽到當你身體整個機能不斷在損耗下降的時候,心跳表也防不了過勞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