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uirrel1234 wrote:我已經不只追公車了常...(恕刪) 只追求最高速度是不夠刺激的,你的均速說真的偏低,我當時追公車整路二十公里左右時速都在45以上,那可是很拼的。一趟五十公里,紅燈都停下,我均速還破30,你要是這樣還無聊,那你真的太強了,可以考慮加入車隊來追求更高的進步。
squirrel1234 wrote:好奇一問因為我經濟能...(恕刪) 上卡一定比較快,肯定的,但是對於均速的提升可能只有1.2公里,主要還是你整段路程能夠保持多少時速以上,這個沒辦法急,就是慢慢練...然後其實卡鞋加卡踏便宜的也不用到三千,努力存一下吧,哈。
squirrel1234 wrote:因為我還是學生時間比較少最遠就騎50k而已等暑假想試試7、80k甚至100k可是我騎50k到最後都覺得自己騎很無聊、沒勁...(恕刪) 學生都喜歡追求新鮮的刺激感,騎腳踏車通勤的學生,沒聽過會騎到覺得無聊,當然做事漫無目標,最後就會不知為何而騎,只能說少遇到倚老賣老的人,騎車都是愉快的經驗吧!
squirrel1234 wrote:如果是到隧道慢車道...(恕刪) 環島人騎的省道有相當多都是沒有快慢車道的分別像是台東的海岸線,那汽車,砂石車經常都是時速80-90 km/h在行駛入夜後根本沒有路燈,即便有前燈尾燈也還是會擔心沒有被看到橫貫公路的隧道,現在多有設置路燈了但當年我還真走過沒燈又起霧的金馬隧道車燈僅能照明輪子前面1公尺左右,其他視線都因為霧氣發散看不見伸手不見五指外,隧道頂還會滴水下來,髒話都要噴出來來單騎這些的確需要經驗,沒人帶你要走就要當心點路線怎麼變化時,該走甚麼線過去公路的邊緣有甚麼東西時(青苔,玻璃),不要騎到線右側面對坑洞的處理,是要輾壓還是繞過去可以先嘗試大台北地區近郊單車人多的登山路線,或是公路路線(西濱,北海岸)縣道101也算車略少的山道,坡度也不陡這些多半可以走河濱車道抵達,也安全些登山車,公路車都有的人很多,各有各的樂趣騎林道的挑戰性也很高,牽車也是常態... XD登山車也能裝光頭公路胎,公路車也有越野版以前我騎登山車(無避震)跟朋友去報團騎林道不過當有人聽到我也騎公路車後,講話就會帶點刺大意就是說騎公路車只是快而已,有甚麼好玩的之類的我登山,也騎單車都是在運動,愛山林,只是不同的方式去實踐有的人喜歡一次到位買東西一次到頂,一口氣收集所有的路線,山頭不過也有像大叔我們這樣一步一步慢慢累積不管你怎麼做,當你享受其中,心境會自然而然地浮現,無聊就不知道去哪了做人就是本於初衷,尊重他人不需要被一些言論給影響了
哇~ 看了樓主的文...馬上浮現"年輕真好!"如樓上學長言會買車騎必有初衷,是為競速得牌、是為運動健身、還是為身穿勁裝殺人底片...回想去年開始騎小折健身,唉~中年大叔久沒運動...一開始只能騎10多KM(還河濱自行車道呢~)便沒氣力+屁股痛痛,經過3~6個月核心肌力慢慢建立起來,開始遠離河濱自行車道避開滿滿人潮,往郊區走慢慢地有體力騎30KM 40KM.....目前最遠騎80多KM,每日體重量測紀錄這10個月來...體重減少了5KG、體脂率維持<20%...至於騎久會無聊嗎? 當騎到設定目標(貓空纜車站/北宜海倫咖啡/烏來瀑布/福山部落/十分瀑布....)超越的自我滿足~ 開心得很呢!!!相信年輕的樓主必能尋得自身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