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只是少數人從事這活動那絕對是----杯水車薪但若多數人都開始騎自行車通勤了那可就是---積沙成塔了一個偉大的理想在實現前總是被一些無知的人譏笑為天方夜譚、痴人說夢可是殊不知 『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一根吸管才賺幾0.000X元可是為何全世界最大的吸管工廠年收入卻能達上億?無論是有意識、無意識(減碳)的從事這活動只要達到一定的數量,也可發揮螞蟻雄兵的力量唱衰的就讓他繼續唱衰吧...無須計較了
felixsturm wrote:大家都講騎單車是減碳...(恕刪) 其實騎腳踏車上班省油錢並不多以我騎摩托車為例一個月油錢涱價後大約在600上下這樣算下來一年可省7000買台T3+雜七雜八低週邊差不多要花個25000算一算差不多要三年才能攤提這樣有省到嗎不過健康無價節能省錢運動才是王道
小弟是覺得 通勤騎單車應該是能減碳啦但不見得能省錢光車子錢 就很夠看了再加上吃吃喝喝的錢 好像比油錢還要多之前分別有用機車跟單車環島兩種交通工具都要花燃料費用不過 一個是人吃掉一個是車子引擎燒掉算一算 騎單車環島補給吃喝的錢 還比 機車環島加油的錢 多......可能我比較會吃吧........
mas3751 wrote:上次看到某節目在談國...(恕刪) 而且很少看到該企業集團成立基金會出來做一些對社會有幫助的事情新聞上看到該企業集團的新聞都是今年某集團公司又賺都少又賺多少等等的他們的股東應該是很高興,畢竟每年獲利穩定不過對台灣大部分的民眾來說似乎是#$!@$@#$@$@!$!@#$!@#$本來想罵一些話,不過他們財大力大,我怕被告,還是算了......
大家又搞錯了,我沒有說騎車熱潮不好,那是兩回事,我是說買車騎車休閒的人自以為減碳嗎?那太天真。減碳有很多首要的,如果單一討論通勤減碳也行,我說的是現在的單車熱只是大家休閒時的活動,真正用單車通勤的人並沒有增加非常多,這其中的問題是政府才能解決的,如果只是週末騎個車就以為減碳,太天真。政府為單車通難可做的事太多了,個人一向主張癢的不抓不癢的抓到流血是很沒效率又笨的。
如果每個人都這樣想....美國壞 我們如果不壞對不起自己政府爛 我們如果不爛饒不了自己減碳 減不了多少 乾脆不減?美國是少有的野蠻大國,台灣真的要跟他們一般見識?歐洲的國家環保做得愈來愈好,科技研究也往消費產品材料 100% 循環再用的方向進發,你們每一個的態度將決定台灣的未來。環保其實不單是減碳,環保更是未來的經濟!你可能會說,台灣的未來也許對你來說也沒什麼關係...那麼...算我白說
其實,就算休閒騎腳踏車 也許也是減碳。君未真正計算過,又如何斷言休閒騎腳踏車無減碳效果呢?選擇騎腳踏車當休閒活動,也許你就不在冷氣房裡面活動、也許你就少開著車到處趴趴走....騎腳踏車身體變好,減少都市病的發生,少用了醫療資源也不用去冷氣房裡面的健身室...
油價貴少出門,北宜高,周休車流量少1萬【時報-台北電】油價五月廿八日調漲後,北宜高速公路首次面臨漲價後的周休假日,據頭城收費站統計,上周六、日2天,南北總車流不到10萬輛次,平常則有11萬輛次以上,足足少了1萬輛次,是近3個月來輛次最少的周休日,研判油價大漲已影響民眾自行開車的意願。頭城收費站近日統計,油價調漲後的車流量,平常日並無顯著的差異,但一日與上月卅一日,是漲價後首次的周休日,南北總車流計有9萬9916車次,較往常少了1萬多輛次,除了天候不佳影響民眾出遊意願,高油價時代的來臨,也不得不使民眾看緊荷包,少出門多省錢。(新聞來源:中國時報─李忠一宜蘭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