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害!小弟資質駑鈍,雖然經過那麼多前輩的指教,但一時間還無法完全理解,似懂非懂的,以ApplePie的圖直覺上還是 Δh / I .......對於[水平位移]跟[移動距離]間的差異很難調適過來,今後不能再自己根據碼表上移動距離和GPS高度差來算出坡度了,還必須先知道角度,帶入三角函數,算出水平距離才能算出正確坡度......以前真的太小看坡度的計算了。
ilovecpp wrote:金害!小弟資質駑鈍,...(恕刪) 看了那麼多,我認為用%就是要很直觀,7%就是開車騎車100公尺爬高7公尺.誰哪有本事在算碼錶上走100公尺,在用路標上的坡度,算出坡的角度,再算爬高多少,少來了,那是不可能的,也失去標坡度的意義.所以就是很直觀,沒那麼複雜,是我們把它複雜了.搞出水平移動,那有那麼多閒功夫.
這樣畫有比較清楚嗎同樣的高度跟水平絕對距離A'路線投影在水平面的位移距離就是A...所以坡度=高/AB'路線投影在水平面的位移距離就是B...所以坡度=高/B因為曲線B一定比直線A長...所以高/B<高/A所以同樣的高度...只要繞越長的路上去...所走的坡度一定更緩根本用不到角度計算....
abaama wrote:這樣畫有比較清楚嗎同...(恕刪) 謝謝abaama大不厭其煩的指導,觀念已經知道了,騎車出去要知道兩點的高度差很簡單,用GPS;要知道兩點的距離很簡單,看碼表,但問題是要算坡度必須先知道A' 或 B' ,困難在於如何算出A' 或 B' ,然後帶入公式?前文有人舉例用 tan(θ),知道角度θ和A(or B)和高,就可以算出A'(or B'),很複雜的啊。
ilovecpp wrote:前文有人舉例用 tan(θ),知道角度θ和A(or B)和高,就可以算出A'(or B'),很複雜的啊。 哈..一起研究看看..所以上面文章裡有提到....只要一般道路山路角度通常不大..簡單算法就是...斜邊=底邊...若要真正算也是運用簡單三角函數...斜邊^2=底邊^2+高^2....A'=底...B'=另一個底斜邊跟高GPS上都有...所以底就可以算出來...用不到角度啦....坡度百分比=高/底想像將曲線拉成直線就可以用一般三角學記算了
下圖是登山時,從山腳爬到山頂,衛星導航記錄的軌跡計算坡度時,是以【軌跡的長度】當分母,如下圖A 到C 的距離,而不是山腳到山頂的水平直線位移(B到C 的距離)。所以上坡時通常以迂迴路線增加距離,達到降低坡度的效果。至於不用角度而用坡度,是因為登山時忽左忽右,時上時下,亦陡亦緩,變換無常。沒有人登山的時候像下圖一樣,從山腳到山頂,以直線直達。除非坐纜車直達,或者像【極限運動】那種短坡道,才會用角度表示。
ilovecpp wrote:不對喔,前進100m...(恕刪) 嗯嗯 ilovecpp大 說的對!!大致上這樣就能求出"坡度"了...但除非斜坡面非常平坦...才能求出大約的"角度"不然一般路段都起伏不定...角度部份就純參考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