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erer wrote:忘記說...承德路四...(恕刪) 我的建議是...牽上去...騎上去固然沒有什麼錯,也不違法但是「容易」造成不必要的事故,這麼大的車流量,大家的均速雷同前面若是一個狀況要減速,難保後面的不會不小心撞上或是撞成一堆有時候大家互相一下可以降低自己以及其他騎士的風險何樂而不為?
castle0531 wrote:我的建議是......(恕刪) 承德橋的上下橋段...沒有人行道可以牽必須要走橋下到河堤邊然後[扛]上超沒人性的樓梯另...剛剛有講其中一向的最外側車道改成右轉汽車專用而非慢車道單車族要牽車也沒有任何空間可牽呀~~
pill wrote:總歸一句,當初在道路的設計上,根本沒有把單車使用考慮在內。這不是單車的錯,也不是汽機車的錯,是政府的錯。從小細節來看大方向,台灣沒有成為已開發國家的企圖心。...(恕刪) 我覺得說這話不厚道...政府建設各項設施,在什麼都沒有的時候,很難考量到面面俱到十項建設造中山高,還不是被罵有錢人的專利時代的變遷,有了二高,北宜高,台五高,加上許許多多的東西快速道路不就因應時代的需求?北海岸的飛碟屋知道吧?那是30年前的產品以現今來看,是個多麼現代的計畫,多麼奢華的享受只可惜有遠大的眼見,無法順應時代的需求,轉而荒廢,這就是浪費...以承德橋來說應該也有個二三十年了吧?或許更久如果當時規劃有弄個單車道你會認為政府很有遠見?哪天高速公路計畫開放1000cc以上重機行駛特定路段因而重新規劃重機道路你也會認為政府沒有遠見,那時候花的錢都是多花的,都是政府的錯?政府有慢慢的在做某些事情,是慢,還是沒做,這點可以討論拿這種例子來批評政府有失公允ps.我不認為有沒有單車道可以作為政府沒有成為已開發國家的企圖心來當作依據
orerer wrote:承德橋的上下橋段...沒有人行道可以牽必須要走橋下到河堤邊.....(恕刪) 基本上承德橋,跟重陽橋,都沒有針對單車騎士設計。真的要在尖峰期間騎上這兩座橋,真的跟玩命沒兩樣。迫於道路設計的不良所以個人只能選擇,從社子島涼亭出來,再繞社子回中正路。一切還是以保命,為最高依歸。
castle0531 wrote:我覺得說這話不厚道...政府建設各項設施,在什麼都沒有的時候,很難考量到面面俱到....(恕刪) 應該這麼說,政府應該要很明確知道,都市規劃未來的走向,且能確實執行。而不是想到什麼作什麼....東京的交通應該比台北複雜更多。但日本人在單車使用上,並沒有太多問題。當地人也很樂於使用單車,作為交通工具。沒有人有預知能力,但,為什麼別的國家作的到呢??都市的問題,未必只在道路規劃上。還有:河川的整治。柏油鋪設的品質。路霸的問題。建築物外觀的整體規劃。違章建築的改善。綠化的品質。很可惜,以上說的這幾點,多半只會出現在信義計畫區,大直,仁愛敦化,這些首善之區。若要說政府機關有企圖,個人覺得這些人的企圖心未免也太小了一點。